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31.
目的:调查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的1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理特征、ECOG评分、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放疗、临床分期和合并疾病的关系。结果:195例NSCLC患者中,170例(87%)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指标异常,42例(21.5%)出现PLT升高,78例(40%)出现FIB升高,12例(6.2%)出现TT延长,45例出现(23.1%)PT缩短,60例出现(30.8%)D-D升高,15例出现(7.7%)APTT缩短。NSCLC患者的高凝状态与其年龄、放疗、中心静脉置管均无关(P0.05)。而男性TT值显著高于女性,腺癌NSCLC患者FIB值显著高于鳞癌和其它类型NSCLC患者,ECOG≤2的NSCLC患者PT、FIB的水平显著高于ECOG2者,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AP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化疗者,Ⅲ~Ⅳ期NSCLC患者FIB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合并其它疾病的NSCLC患者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合并疾病者(P0.05)。结论:NSCLC患者易发生高凝状态,可能与其性别、病理类型、ECOG评分、化疗、临床分期及合并疾病有关,如何进行抗凝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32.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尽管发生率较低,但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高凝状态源自患者的自身因素及支架植入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包括斑块破裂、血管内皮损伤、组织因子大量表达、微粒生成增多等,进一步可激活血细胞和凝血系统,重者可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及时检测及防治支架术后的高凝状态对降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3.
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40,自引:16,他引:24  
马骏  李昌晓  魏虹  马朋  杨予静  任庆水  张雯 《生态学报》2015,35(21):7117-7129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选取18个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对2001—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对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5个等级: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和极度脆弱。通过统计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求算得到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2001—2010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标准化平均值为4.23±1.29,整体处于中度脆弱。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高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度脆弱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东南部。近10年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最小值为2002年的2.37,最大值为2008年的2.99,三峡水库蓄水后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逐年递增,2008年到达峰值后有所降低。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生活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状况等为主要的驱动因子。研究时段内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脆弱性呈现两极化趋势,高度脆弱地区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低度脆弱地区脆弱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34.
多疣壁虎卵的孵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供试多疣壁虎于1987、1988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采自杭州市区。  相似文献   
535.
在鲫鱼视网膜上考察了明、暗适应两种状态下视网膜细胞的NADPH黄递酶染色的不同.在暗适应5h的视网膜中,视杆和视锥的内段、部分水平细胞呈深度染色.部分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也有染色.此外,Muller细胞对NADPH黄递酶染色是强阳性.在明适应的视网膜中,光感受器的内段、神经节细胞的染色则较浅,而Muller细胞和水平细胞则呈阴性反应.此外,视杆去极化型双极细胞则清楚地被染色.无长突细胞在两种状态下的染色没有显著差异.Muller细胞,部分水平细胞和视杆去极化型双极细胞中存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其诱导与否取决于视网膜的适应状态.  相似文献   
536.
用生物膜的拆离与重建方法将从牛脑皮层膜中纯化的激活型GTP结合蛋白(Gs)和腺苷酸环化酶(AC)在含有不同极性头部或不同脂肪酸侧链的磷脂组成的脂质体上重建形成脂酶体,测定脂酶体中AC的基础活力及Gs激活AC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磷脂影响AC的基础活力和Gs激活AC活力的顺序依次为:PE>PS>PC;含不同脂肪酸侧链的混合磷脂对Gs的激活活力的影响大于含单一脂肪酸侧链的纯磷脂,如PEDPPE,PSDPPS,PCDPPC。含不同脂肪酸侧链的磷脂影响Gs的活力的顺序为DLPC>DMPC>DPPC。用反映磷脂分子的堆积程度的荧光探剂MC540和脂双层的流动性变化的DPH以及专一性标记蛋白质巯基(-SH)基团的荧光探剂acrylodan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磷脂影响Gs的活力的差异主要是由于脂质物理状态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537.
机体的免疫状态与细菌感染的关系北京309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91李洪敏,杨丽珍,匡铁吉人类机体免疫状态是处在一定相对恒定的范围,保护着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免疫状态过高,会引起过敏反应等疾病,过低的免疫状态也容易引起疾病,而以患有慢性疾病的机体免...  相似文献   
538.
1 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 (C16∶0LPC)对甘油二油酸脂 (DOG)诱导的蛋白激酶C(PKC)有双向调控作用 ,低浓度时激活 ,高浓度时反而抑制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 (DSC)、荧光探针标记等方法 ,研究了磷脂样品浊度、热相变行为、磷脂分子酰链的堆积情况以及分子头部基团间空隙 .C16∶0LPC的加入使脂质体双层膜上磷脂分子堆积更加疏松 ,头部基团间空隙逐渐加大 ,DSC图显示膜上出现两不互溶的区域 :C16∶0LPC富集的DPPS/C16∶0LPC区和C16∶0LPC缺乏的DPPS区 .C16∶0LPC/DPPS摩尔比为 0 .2 3 4时 ,两区域有最大的共存交界范围 ,此时PKC的活性最大 ;C16∶0LPC/DPPS超过 0 .43 4后 ,DPPS的相变峰消失 ,脂质体遭到破坏 ,趋向于微团结构 ,PKC的活性被抑制 .DOG具有保持双层膜稳定的功能 ,在DPPS和DOG组成的体系中需要更高浓度的C16∶0LPC才能破坏脂质体的双层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 ,C16∶0LPC通过改变磷脂脂质体的结构及膜的物理状态 ,影响了PKC的活性 .  相似文献   
539.
环境胁迫和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状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了解环境胁迫对植物体中抗坏血酸含量及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以不同强度的冰冻和干旱两种胁迫为例,研究了它们对沈阳几种针叶树离体叶抗坏血酸、脱氢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中4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胁迫达到一定强度后,都能使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下降而使脱氢抗坏血酸含量上升。冰冻使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轻度失水使这两种酶活性上升,失水加重后转而趋于下降。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对两种胁迫反应均不如前两种酶敏感。结合以前的研究结果,认为这一H2O2清除系统在导致驯化(acclimation)的轻度胁迫作用下可以得到加强,而当胁迫强度过大时则其清除能力下降并使组织受到伤害。文中还报告了沈阳几种针叶树抗寒性和针叶中抗坏血酸含量及上述4种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40.
在常氧孵育中,当孵育介质自由钙离子浓度升高时,离体心肌线粒体钙含量显著增加。同时,线粒体状态4呼吸速率也明显加快并与其钙含量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在低氧孵育中,当孵育介质自由钙离子浓度升高时,离体心肌线粒体钙含量没有明显的增加,其状态4呼吸速率虽有加快但程度明显较常氧孵育时低。另外,在低孵育介质自由钙离子浓度(pCa8.0)的条件下,低氧可引起轻微的线粒体状态4呼吸速率加快。从以上结果作者推测,低氧引起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损伤可能主要不是低氧直接对线粒体作用所造成的,而是由低氧引起的心肌细胞胞浆环境变化对线粒体破坏的结果。其中胞浆自由钙离子的升高可能是一个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