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干酵母、2,4-二硝基酚、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引起SD大鼠实验性发热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浓度外致热原对大鼠发热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干酵母(2 g/kg、1 g/kg)、2,4-二硝基酚(30mg/kg、15 mg/kg)、LPS(100μg/kg、20μg/kg)、细菌内毒素(120 EU/kg、60 EU/kg)发热模型,记录不同时间点大鼠升温值,绘制各模型平均升温曲线,比较不同大鼠发热模型的发热特点。结果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注射后2~3 h开始升温,6~7 h达峰值,升温持续20 h;皮下注射2,4-二硝基酚溶液,注射后20 min开始升温,1~1.5 h达峰值,升温持续3~5 h;腹腔注射LPS、细菌内毒素,注射后30 min开始升温,此后升温曲线表现为双相热或三相热,升温持续5~8 h。结论不同外致热原所致SD大鼠发热的过程和特点不同;外致热原浓度不同,所致大鼠发热过程和特点不同。解热试验中,应根据受试药物本身特点选用合适的大鼠发热模型。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2011年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20 572例,发病率为21.88/10万,发病率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35.33%,发病构成占2011年丙类传染病的16.57%,在河南省11种丙类传染病中居第3位。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发病数明显少于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豫北豫西发病率高于豫南豫东,发病年龄以4~8岁儿童为主,发病性别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儿童为主。结论当前流行性腮腺炎仍然是严重危害河南省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议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53.
肌切蛋白(scinderin)是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哺乳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广泛表达.肌切蛋白作为凝溶胶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通过肌动蛋白丝切割、肌动蛋白聚集等方式来控制肌动蛋白的结构.肌切蛋白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除影响肌动蛋白丝重组外,肌切蛋白还参与细胞胞吐作用、调节细胞运动、细胞分化等细胞活动.此外,肌切蛋白在慢性炎症、凝血过程、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肌切蛋白的结构特点、参与调节细胞的功能和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4.
耐阴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耐阴地被植物的概念及分类,并根据植物特点、习性和园林造景实例说明阴生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选择,为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特点,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长春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28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未能确定体重是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中循环时间和主动脉断流时间的因素.②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断流时间有助于降低死亡率.结论:术中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采取保护心肌措施,减少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操作应精细,尽量减少手术操作对心肌的损伤;术后注意防治呼吸道并发症、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维持电解质和营养平衡,尽量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的疗效,提高转复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4-2011.05我院住院治疗的37例PSVT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比较心律平与胺碘酮的药物转复率,构成比采用x2检验,α=0.05。结果:37例患儿中,13例治疗原发病后自动转率,24例患儿给予心律平治疗,其中1例放弃治疗,5例未见效,心律平转复率为69.77%,5例未见效患儿改用胺碘酮治疗,1例死于原发病,1例控制症状后行射频消融术治愈,胺碘酮转复率为75%,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心律平与胺碘酮均能较好的治疗小儿PSVT,对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的小儿PSVT,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7.
A型激酶锚定蛋白(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s,AKAPs)是一类结构不同而功能相关的蛋白家族,其主要功能是将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锚定于特定的亚细胞结构.PKA是第二信使cAMP的主要效应器,而AKAPs在靶向定位和调节PKA介导的磷酸化事件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AKAPs更为重要的功能是与多种信号分子形成信号复合物,从时间和空间上整合cAMP-PKA和其他信号途径.本文将对AKAPs及其信号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机制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8.
在约25℃温度下孵化并选用第30~44期的美西螈(Ambystoma mexicanum)胚胎标本,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进行整体标本免疫染色,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胚胎30期,可观察到鳃神经节短小的鳃神经本干;胚胎35期,已能观察到较明显的部分分支和交通支;胚胎37期,形成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胚胎38期,可观察到舌咽神经的背支、咽头支;胚胎40期,可观察到舌咽神经的鳃裂前支.因而,美西螈鳃神经在胚胎早期遵循祖先型排列的特点,之后随胚胎的发育,出现随鳃器官演化而重新分布的趋势;其舌咽神经基本保持了鳃神经的原始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59.
铜型亚硝酸还原酶的电子传递模式及催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还原酶(NiRs)是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酶,它使NO2-转变成NO,减轻了水体中的氮污染.根据辅基的不同,NiRs分为血红素cd1型亚硝酸还原酶(cd1-NiRs)和铜型亚硝酸还原酶(Cu-NiRs)两种.Cu-NiRs呈三聚体结构,每个单体都含有两种类型的铜原子,它们在酶催化过程中起着传递电子的重要作用.在催化过程中,Cu-NiRs中部分残基的结构变化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此文结合Cu-NiRs的最新研究成果,从整体上对其结构特点、电子传递过程及催化机理等研究作了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60.
丁雄飞  俞文球 《蛇志》2005,17(1):14-15
颜面部蝮蛇咬伤系蝮蛇咬伤中的一种特殊情况,病情发展快,扩散迅速,凶险。现报告1例典型的颜面部蝮蛇咬伤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