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8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高粱籽粒有粳(非糯)、糯之分,我国传统名酒如茅台、五粮液等,均以糯高粱为主要原料,快速鉴别高粱的粳糯对种质鉴定、糯高粱育种和原料采购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高粱粳糯的鉴定方法主要有染色法和蒸煮法等,但均存在鉴定效率不高的问题,影响糯高粱育种进程.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总结出如下4种适合不同情形的高粱粳糯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782.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内镜(NBI)、染色内镜及常规内镜模式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患者,均行NBI、染色内镜、常规内镜检查。比较三种模式图像清晰度以及鉴别诊断非肿瘤性、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效能。结果:NBI、染色内镜模式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常规内镜(P<0.05),NBI图像质量评分分布优于染色内镜模式(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常规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73.13%,NBI 91.04%,染色内镜96.26%,NBI、染色内镜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常规内镜(P<0.05),NBI、染色内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NBI模式下检测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01,P<0.05)。NBI、染色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染色内镜、NBI、常规内镜诊断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95%CI:0.812~0.956)、0.921(95%CI:0.860~0.982)、0.750(95%CI:0.651~0.848)。结论:NBI、染色内镜在鉴别非肿瘤性和肿瘤性结直肠增生性病变方面效能相似,均优于常规内镜,NBI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性高,更适合结直肠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83.
大豆遗传转化一直是植物基因工程领域的难点之一,受体品种对农杆菌的敏感程度以及不同农杆菌菌株对靶组织的侵染能力是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利用GUS组织瞬时表达技术,比较了4个农杆菌菌株对靶组织子叶节的侵染能力差异,同时利用筛选到的侵染能力最强的菌株评估了33个不同受体基因型对农杆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超毒农杆菌菌株Ag10对靶组织的侵染能力最强,优于其他3个菌株;地方与野生大豆种质在农杆菌侵染后GUS的平均瞬时表达效率显著高于选育品种。此外,通过鉴定筛选出6个对农杆菌敏感性较高的受体材料,其对农杆菌的敏感性优于前人报道的敏感材料Peking,为大豆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和新型转化受体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84.
为提高植物染料叶绿素铜钠盐对蚕丝织物上染过程的控制,提供染色工艺优化的理论指导,本文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上染蚕丝织物的动力学吸附过程,探讨了染色机理,并运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叶绿素铜钠盐染色蚕丝织物的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叶绿素铜钠盐染色蚕丝织物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在蚕丝织物上的染色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在染色温度70~90℃范围内,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平衡吸附量降低,染色速率常数增大,半染时间减小,扩散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785.
该实验旨在分离牛肝干细胞,培养观察其生长特性,为比较医学研究及开发牛肝脏体外研究工具提供实验基础。实验采用改良的离体两步胶原酶灌流法,结合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牛肝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PCR对牛肝干细胞相关标志物进行鉴定。实验分离的细胞接种48 h开始贴壁分裂,随后呈集落样生长,表现出干细胞的特性,低密度下培养504 h后细胞呈肝细胞样分化。正常接种密度的细胞可传至P3代,HE染色可见细胞均为单核,核浆比大,呈幼稚低分化状态;免疫荧光染色和PCR结果均显示,该细胞表达甲胎蛋白AFP、上皮细胞黏附蛋白(EpCAM)、造血干/祖细胞表面标志CD34、干细胞因子受体蛋白(c-kit)、细胞角蛋白CK18、CK19。结果表明,该研究分离了一种具有明显干细胞特征,并表达成熟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牛肝干细胞。  相似文献   
786.
养殖中华绒螯蟹肠道内优势细菌群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染色计数法对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内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肠道内细菌数量为(2.5±0.9)×106/μL。同时采用分离培养与16S rDNA基因克隆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多样性分析,旨在揭示其中可培养细菌的组成结构。结果发现,分离自养殖中华绒螯蟹肠道内的49株代表性细菌均属于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les)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787.
45S rDNA基因由串联重复序列构成,是遗传不稳定性的热点区域,易于发生DNA断裂和重组。以Hela和CHO细胞系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45S rDNA基因的不稳定性表型。结果表明,位点特异性的染色体浓缩失败是其在中期染色体上不稳定性的主要表型。具有这种表型的染色体在后期可能会出现落后或粘连现象,甚至有可能引发断裂,形成卫星核。同时,免疫荧光双染色技术检测表明DNA双链断裂的标记蛋白(γH2AX)和RNA聚合酶I的上游结合因子(UBF)在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共定位现象。该结果为探讨45S rDNA基因的不稳定性与转录的关系提供了直观的细胞学证据。  相似文献   
788.
目的:使用核酸染料Genefinder检测琼脂糖凝胶中的核酸,通过比较预染样品法、胶内染色法和后染法三种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了解该染料的染色特性,以期找到性能稳定,染色效果好的染色方法.方法: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以不同的染色方法使用核酸染料Genefinder进行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电泳后染色方法染色效果较好,胶内染色法次之,预染样品法效果最差.结论:核酸染料Genefinder会干扰DNA的迁移效率,因此,使用Genefinder进行电泳后染色是一种较好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789.
目的建立嗜酸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快速染色方法,完善包括嗜酸粒细胞脱颗粒或中性粒细胞粗颗粒等各种情况下嗜酸粒细胞准确并快速计数的质量控制。方法随机选取75例血液病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要求常规瑞-姬染色骨髓分类嗜酸粒细胞≥3.5%,取材3d内。每份标本中选取两张,分别划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标本进行嗜酸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快速染色,对照组标本进行常规瑞-姬染色。分别计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数。结果实验组嗜酸粒细胞颗粒染成黑色,对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其他细胞染色效果同瑞-姬染色,显微镜下嗜酸粒细胞显示醒目,可快速准确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嗜酸粒细胞过氧化物酶快速染色方法比较常规瑞-姬染色具有快速染色,对嗜酸粒细胞的显示更加醒目的优点,且对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其他细胞染色兼有瑞-姬染色的效果。该方法值得推广用于快速骨髓细胞染色,且适用于包括嗜酸粒细胞形态不典型及中性粒细胞颗粒粗大等各种情况下的嗜酸细胞计数的质量控制,从而准确有效地服务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790.
一种研究和鉴别悬浮培养红豆杉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在动物细胞凋亡研究中应用的Hoechst-PI双重荧光染色法与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更加完善、能同时鉴别和研究悬浮培养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坏死的新方法-Hoechst-PI-SDH三重染色法(H-P-S法)。该方法可直接用于红豆杉悬浮培养细胞,无需对细胞进行去壁、固定及切片等其它方法所必需的步骤,在荧光显微镜下可鉴别活细胞、死细胞及凋亡细胞,并可同时观测细胞凋亡的全部过程。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而且克服了因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引起的对死、活细胞判断的困难,可在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