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德夯河谷特殊生境区典型植物群落的研究表明:1)不同群落物种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物种最多,达74种;常绿落叶阔叶林的乔木种类最为丰富,有20种;次生竹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6.70、3.83;2)科层次上,各群落内热带分布科数量明显高于温带分布科;属层次上,温带分布成分进一步发展,各个群落内均以温带性质为主.除自然生境条件的差异外,人类不同强度的干扰可能是造成各群落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2.
本研究以我国放归野化的普氏野马家族群为观测对象,在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系统研究了该物种家族群变更的类型及其频次。结果表明,普氏野马家族群的变更类型有5种:1)头马更替、2)群体分裂、3)群体合并、4)家族群间个体变换、5)亚成体离群。头马更替和群体分裂主要发生于6~7月份,分别占该类变更总数的50%和66%;群体合并主要发生于6月、8月,占66%;家族群间个体变换主要发生于7月、10月和11月,占89%;亚成体离群主要发生于4月和5月,占75%。普氏野马家族群变更是该物种生物学特性与放归地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本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调整放归野马群体的年龄结构,改善放归地水源空间配置,进而维护放归普氏野马家族群的稳定性的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73.
菌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生物体及其残体乃至许多特殊生境中或基质上,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建立、演替、稳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菌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以腐生、共生、附生和寄生等生活方式与植物和动物等生物因子及环境中的非生物因子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4.
在湖南省娄底地区调查了汉族湘语族群507例(男269例、女238例)高中学生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研究结果显示:1)湘语族群叠臂与起步类型L型率高于R型率, 其余5项均R型率高于L型率。2)湘语族群利手、叠臂、利足出现率存在性别间差异, 其余4项出现率均不存在性别间差异。3)在已发表的资料中, 湘语族群扣手和起步类型右型率中等偏高, 利手右型率处于中等水平, 叠臂和叠腿右型率低,利足和优势眼右型率高。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 汉族各族群不对称行为特征有一定的共性, 相对接近于中国北亚类型族群, 而与南亚类型族群差距较大。中国族群间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差异, 主要反映在叠臂率差异、利足率差异。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91份精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测.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结果作对比分析。方法直接涂片镜检和经特殊处理后瑞-姬氏染色镜检精液中细胞和精子形态分析。精子体外活体染色测精子的活率。结果直接涂片镜下均查到自细胞,占100%,经染色后确定为自细胞者25例,占27.5%,其中非自细胞60份,占66%,有5例检出阴道毛滴虫。检出率5.5%。假死精子检出率25.3%。结论直接涂片镜检精液具备了感染性特征,尚不能确诊,对精液有形成分。精囊感染的确诊,必须染色,仔细检测。  相似文献   
76.
1999~2002年,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8只健康大熊猫20只次受配后行为进行了观察,以了解大熊猫配种后的行为变化,结果发现有以下4种情况:1)妊娠反应明显;2)妊娠反应不明显;3)假妊娠;4)无任何反应。并对这4种情况从行为上进行了探讨,明显的妊娠反应是怀孕产仔大熊猫的普遍规律,在产前27d左右明显减食、拒食,静卧安静休息时间在91%以上,有明显的临产反应,外阴、乳房发生明显的变化;不明显的妊娠反应是怀孕产仔大熊猫的特殊情况,有所减食,静卧安静休息时间无明显变化,也无明显的临产反应,有的外阴变化不大;假妊娠反应类似于明显的妊娠反应,出现在部分受配和未受配的大熊猫中,食欲变化有波动,到一定时间后食欲、活动量及外阴逐渐恢复;无任何反应是受配后一直无任何与妊娠有关的行为表现,食欲、活动情况如常。  相似文献   
77.
翼手目动物的特殊生殖策略:精子贮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精子贮存现象在翼手目动物中的分布、产生的原因、精子贮存的部位、贮存后的受精能力、精子长期贮存的机制及贮存过程中的免疫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水螅摄食中的特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安泰  余少文  胡章立 《动物学杂志》2002,37(4):44-46,F004
取经中性红活染后的杆吻虫喂水螅,仔细观察了水螅的摄食行为。结果表明,水螅垂唇端部能够相互识别出同类;水螅的垂唇与胃区能协力把杆吻虫吞入胃腔,触手经常随食物进入胃腔;吞食时经常出现头部内翻或外翻;个体间及其成体与芽体间常出现争夺食物的现象,当垂唇端部互不相触时,体型较大的个体常常把较小个体或芽体连同食物一起吞食;垂唇内胚层腺细胞对食物有消化作用,对同类无伤害;水螅的神经系统已有初步的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79.
对湖南德夯风景区峡谷特殊生境植物区系和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 162种,隶属于148科566属.其中蕨类植物90种(21科,44属,占总数的7.7%)、裸子植物1种(1科,1属)、被子植物1 071种(126科,521属,占总数92.2%),有草本704种(占60.6%)、木本458种(占39.4%).(2)峡谷特殊生境区系是德夯植物区系的主体,体现了该区植物区系的特征与性质.有峡谷生境专性种160种,分别归属71科121属,其中蕨类植物36种( 15科,23属)、被子植物124种(单子叶植物11种,双子叶植物113种),草本植物102种(占63.7%)、灌木26种(占16.3%)、乔木21种(占13.1%)、藤本11种(占6.9%).(3)群落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物种大部分为峡谷生境专性种,乔木层优势植物中专性种较少.(4)德夯峡谷特殊生境专性种在生长型、器官形态、生活史、生态适应类群及适应性分区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以及特定的适应分布结构,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峡谷生境专性植物由少逐步增多,演替后期则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80.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亲子关系中的冲突不可回避;尤其青少年时期,这是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向成熟人生过度时期.往往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因此最容易发生冲突.自20世纪60年代对亲子冲突进行实证研究以来,有关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成果,这些成果增加了我们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认识,为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和家庭干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