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以山东省东营市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自然生草4a、6a和9a的黄金梨[Pyrus pyrifolia(Burm.f.).cv.Nakai]梨园耕作层土壤为试材,以清耕为对照,探讨了多年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能明显提高耕作层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和电导率(可溶性含盐量),而对土壤含水量没有影响;自然生草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通过PCR-DGGE及测序技术发现细菌主要增加的是未培养菌类;与清耕对照相比,多年自然生草梨园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活跃微生物量、微生物磷酯脂肪酸总量提高效果明显,但对微生物磷酯脂肪酸种类影响较小,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同时,自然生草提高了碳源利用能力,其中以生草4a最大,随着生草年限增加,6类碳源利用更加均衡。综上所述,自然生草优化了黄河三角洲梨园耕作层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了微生物量C、N,其中细菌主要增加的是未培养菌类;同时,持续多年自然生草,有利于参试梨园土壤微生物呼吸、活性、活跃微生物量及磷酯脂肪酸总量的提高,并对微生物均衡利用6类碳源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32.
生物冰期避难所与冰期后的重新扩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沈浪  陈小勇  李媛媛 《生态学报》2002,22(11):1983-1990
冰期(尤其是更新世冰期)对当今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遗传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生物冰期避难所对于了解不同生物区系间的关系、物种形成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冰期避难所的确定员韧是根据特有种的分布、化石、抱粉等证据推测而来,分子遗传标记为冰期生物避难所以及冰期后重新扩散路线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以北美和欧洲为例,介绍了分子遗传标记在生物避难所以及冰期后再扩散路线研究中的应用和一些结论。我国存在许多东西走向的大山,减缓了冰期时低温对生物的影响,为许多生物提供了避难场所,但我国有关研究开展得很少。员后,对我国该领域提出了应优先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33.
湿地氮素传输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综述了湿地氮素传输过程的研究进展。湿地氮素传输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 ,与土壤、植物的发生、发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并形成了空气 -水 -土 -生命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网络。湿地硝态氮的淋失直接威胁着湿地地下水水质安全 ,N2 O源汇转变受土壤和水体等环境因子的制约 ,氨挥发则与水体 p H值密切相关排放。湿地氮素的化学转化过程是矿质养分供给和 N2 O产生的主要机制 ,受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 ;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描述氮素的化学转化过程。湿地植物的吸收和累积以及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是湿地氮素循环的重要环节。最后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并对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4.
基于2000-2015年的NDVI、NPP和GPP多源数据,并结合人类干扰强度等级的构建,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在不同干扰等级下三江源区生态工程实施前5年和后10年草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人类干扰强度和NDVI、NPP、GPP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均表现为从西北向东南增加的趋势,且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草地NDVI、NPP和GPP值明显高于2000-2004年;(2)与2000-2004年相比,2006-2010年草地NDVI、NPP和GPP值的草地退化面积均减少,而2011-2015年退化面积又均增加,表明生态工程建设后的5年较前5年草地退化状况得到改善,然而在下一个5年草地又出现退化趋势;(3)在各人类干扰等级下生态工程实施后的5年内70%以上的草地处于改善状态,均出现退化面积比例显著减少,改善面积比例显著增加的趋势,而在2011-2015后5年草地退化面积比例增加,表明生态工程的实施促进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改善,尤其在重度人类干扰区,草地由2000-2004年的52.71%退化区域到2006-2010年84.95%的改善区域。(4)影响草地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距离道路的距离、距离居民点的距离、人口密度、干旱、温度和坡度等,各影响因素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管理和战略制定提供科学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35.
赵华  CORKEH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3):543-553
利用RAV-3D(Newport Scientific Pey.Ltd.,Narrabeen,Australia)、TA-XT2(Stable Micro Systems,Godalming,Surrey,England)、DSC20(Mettler Naenikon-Uster,Suitzerland)等分析仪,对已被染色体组原位杂交(GISH)检测过的35份小麦-冰草异源衍生系及其亲本Fukuho(Triticum aestivum cv.Fukuho,2n=6x=42,AABBDD,母本)和Z559(Agropyron cristatum L.Gaertn,2n=4x=28,PPPP,父本)进行了演粉糊化特性、淀粉胶结构特性、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淀粉膨胀体积及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物理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①冰草(Z559)和小麦(Fukuho)淀粉的主要物理特性显著不同,但它们的RVA曲线的变化趋势却很相似;②同一淀粉性状在不同的杂种衍生系之间变异幅度很大,有的变异高于小麦亲本(Fukuho),而有的变异则低于小麦亲本(Fukuho)。平均热糊粘度(HPV)、冷糊粘度(CPV)和稀释值(Breakdown)与双亲显著不同,而平均淀粉胶硬度(Hardness)与小麦亲本(Fukuho)显著不同,而与冰(Z559)无显著差异;③部分参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这对进一步评价和利用这些杂种衍生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6.
林业既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生态安全的保障,更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担负着改善生态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使命。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文章从林业经管角度,针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37.
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修  章力建  李正  孙芳 《生态学报》2005,25(4):904-909
分析了我国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污染特点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平衡、结构与功能、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负载定额、相生相克等原理应作为农业立体污染防治的重要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了生态工程设计、生态工程技术、生态管理与调控等解决农业立体污染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38.
细胞膜是细胞的物理屏障,也是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复杂功能的重要结构.细胞膜把细胞包裹起来,使细胞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保证必需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等.细胞膜结构具有共同特征:镶嵌性,蛋白质极性及流动性等.笔者使用同种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用同种膜蛋白的抗体进行免疫,然后用带有不同荧光的二抗标记,最后对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证明细胞膜是具有流动性的.  相似文献   
439.
杨福愉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家,是我国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为中国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教育和科研辛勤耕耘了半个多世纪。今年10月30日他将迎来自己的80岁生日。作为晚辈和他长期担任主编的《生物物理学报》的后任,我们衷心祝愿他生日愉快,健康长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40.
西土寒宪蚓(Ocnerodrilus occidentalis)为广东人工林和撂荒地内广泛分布的外来种蚯蚓, 因其对水热、pH值及土壤有机质等的变化不敏感, 其分布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研究西土寒宪蚓对人工林碳循环的影响过程, 可以为如何减少外来蚯蚓影响下的人工林土壤碳排放提供思路。在广东鹤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人工林内设置外来蚯蚓和乡土植物野外控制实验,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CO2通量进行15天的原位测定。结果发现, 单独添加西土寒宪蚓及单独种植三叉苦(Evodia lepta), 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都不明显。植物物理过程(如遮阴作用等)、植物生物过程(如根际化学物质分泌过程等)及植物在未添加蚯蚓样方和添加蚯蚓样方中对土壤CO2通量的效应分别为-32.1%、40.9%、8.8%和-7.2%、30.7%、23.5%。植物的物理过程抑制了土壤CO2排放, 但提高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39.3%)。植物的生物过程促进了土壤CO2排放, 但减弱了蚯蚓对土壤CO2排放的促进作用(降低了23.5%)。试验期间蚯蚓对多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不明显, 但是蚯蚓的存在有增强土壤细菌活性的趋势, 而且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更加密切了; 同时, 蚯蚓的存在也使土壤CO2通量与土壤水热因子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见, 森林土壤CO2通量不仅与水热条件有关, 还受地上和地下生物过程的调控。如果只关注森林土壤CO2通量的大小, 而忽略影响土壤CO2产生及释放的生物学过程, 将无法找到减少森林土壤CO2排放的有效途径。减缓人工林中土壤碳的排放, 必须综合考虑植物物理过程、植物生物过程以及蚯蚓对土壤CO2排放过程的独立效应和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