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对镰刀菌3个种的47个菌株用豌豆发芽抑制和鸽子呕吐试验筛选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的产生菌株。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雪腐镰刀菌M-24和禾谷镰刀菌M-46能够产生雪腐镰刀菌烯醇。菌株M-24适宜的产毒温度为25-30℃;25℃条件下,M-24的产毒高峰出现在接种后的第三、四周,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分别达到447.9mg/kg和538.0mg/kg;五种培养基上产毒量也有所不同,在大麦和大米上产毒量最高(毒素含量分别为819.7mg/kg和780.5mg/kg),玉米和小麦上次之(521.9mg/kg,402.4mg/kg),绿豆上产毒量最低(167.6mg/kg)。菌株M-46在上述条件下产毒量均低于5mg/kg。  相似文献   
82.
【背景】随着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对异养微生物进行代谢改造,利用生物法进行二氧化碳固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生物代谢途径中存在着大量固碳酶,这些酶尚待挖掘与应用,不同的酶固碳效率之间也缺少比较。【目的】在体外和体内对固碳功能和效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3种固碳酶,即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ibose 1,5-diphosphate carboxylation oxygenase, RuBisC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PCK)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 ACC)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并纯化。测定纯酶的酶活,并建立无细胞催化实验-液质联用评价酶固碳能力的方法。在厌氧发酵条件下检测代谢指标,比较过表达固碳酶的地衣芽孢杆菌相较于原始菌的代谢差异。【结果】3种酶均实现可溶性表达,纯酶的比酶活分别为66.43、1.16和12.52 U/mg。通过体外无细胞催化实验,ACC在3种酶中表现出最高的固碳效率。分别过表达了PCK、ACC的重组地衣芽孢杆菌,厌氧发酵主产物乳酸的转化率从48.6%分别提升至58.1%和59.7%。【结论】可以通过体外、体内结合的方式对固碳酶的效率进行评价,该研究可为固碳酶在微生物遗传改造中理性、精准地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应用疏水荧光探针──ANS在不同浓度的变构效应剂存在时进行荧光滴定.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分子中疏水微区的微环境能被效应剂或底物诱导产生变构,不同的变构效应剂所诱发的构象态是不一致的。这进一步证明了高粱叶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在溶液中的多构象态。  相似文献   
84.
Rhodtorula sp.Saccharomyces sp.Arthorbacter sp.和Candida sp.四属20株菌对由Fusarium graminearum 产生的类雌激素——赤霉烯酮(Zearalenone)的还原转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Rhodotorula sp和 Arthrobacter sp.的还原产物主要是α-赤霉烯醇(α-Zearalenol,经HPLC鉴定含量分别为96%和84%)。Saccharomyces sp.和Candidasp.的主要还原产物是β-赤霉烯醇(β-Zearalenol,经HPLC鉴定含量分别为91%和92%)。产物均经HPLC、13C—NMR和MS鉴定确证。  相似文献   
85.
干旱和盐胁迫使露花叶片中PEPCase活性水平提高数倍。经双相电泳和蛋白免疫印溃(Western immunoblot)发现干旱后露花叶片中PEPCase蛋白量有明显增多。火箭免疫电泳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过程中,PEPCase活性水平的提高主要基于其酶蛋白量的增加。干旱引起的这些变化是可逆的,在恢复供水一定时间后可以完全恢复。RubisCO蛋白量在干旱处理的露花叶片中明显减少,恢复供水后又回复到原初水平。PEPCase蛋白量增多,RubisCO蛋白量减少可能是露花叶片CAM途径诱导的生化特征之一。露花叶片中PEPCase活性水平及蛋白量受到叶片发育状况的控制,干旱引起的这两者的变化在中部成熟叶片中最明显,在幼嫩叶片中最小。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花生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的功能,对二倍体祖先种野生蔓花生(Arachis duranensis)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分析,发现存在9个Ad PEPC基因家族成员,这些基因的序列长度为3 584~12 95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02~3 168 bp,分布在3、5、7、8、9、10号染色体上。蔓花生Ad PEPC家族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HCO3-结合位点和PEP结合位点等保守结构域,根据序列特征可分为植物型、细菌型和序列较短的PEPC等3类,同类蛋白序列的同源性较高,基因结构中的内含子与外显子的数目也较相似。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多数成员在花或茎中的表达量较高,Ad PEPC1;2和Ad PEPC4;2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其他家族成员尤其是Ad PEPC2、Ad PEPC1;5和Ad PEPC1;3在花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Ad PEPC1;5基因在叶中不表达。Ad PEPC3在根、茎、叶和花中均不表达,推测该基因为假基因。这为深入研究Ad PEPC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二点螟性外激素的化学结构及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触角电位(EAG)技术,从70种合成的标样化合物中,确定顺-11-十六碳烯醇(Z11-16:OH)、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为二点螟性外激素的候选化合物。借助气相色谱(GC)、薄层色谱(TLC)和酯化反应,对此虫雌蛾腹尖提取物分析,显示出仅有与烯醇相同保留时间的活性峰,排除了烯醛存在的可能性,用田间诱蛾试验验证室内分析的结果证明:烯醇张烯醛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随着烯醛在混合物中的比例增加,诱蛾活性也越来越低,只有烯醇单独存在时,才具有最高的诱蛾活性,而且高于一头未交配的活雌蛾诱蛾活性。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对雌蛾腹尖提取物进行分折,也证实了二点螟的性外激素成分是Z11-16:OH。  相似文献   
88.
水分胁迫能引进露花叶片PEP羧化酶的活力,酶蛋白和mRNA水平的提高。复水后,叶片PEP羧化酶表达量降低,茎中的PEP羧化酶在水分胁迫和恢复水分供应过程中变化情况与叶片相似,兼性CAM植物的碳代谢类型转变发生在植物的绿色组织中。  相似文献   
89.
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能稳定分泌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3D7.3D7的亚类为lgG_1.运用该抗体,建立了检测小麦中DON的间接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该法最低检出量为5ng/ml,敏感范围为5—1000ng/ml;平均回收率为96.6—107.3%;精密度为6.2—13.3%.运用该方法,检测了10份小麦样品.均为阳性,其含量为56.4—1002.0ppb.  相似文献   
90.
目的是以烯醇式丙酮酸转移酶(EPT)为靶点筛选其抑制剂,以期寻找抗细菌活性样品。实验是在96%孔酶标板上对来源于169个科、560个属、916种动植物2490个提取物或分离部位样品在EPT模型上进行了批量筛选。结果表明在96.15μg/ml浓度下发现了来源于80个科、169个届、218个种的309个样品有活性,其中14个样品的IC50小于10.00μg/ml,40个样品的IC50在10.01-30.00μg/ml范围,83个样品的IC50在30.01—50.00μg/ml范围,172个样品的IC50在50.01—96.15μg/ml范围。通过以上工作我们认为以烯醇式丙酮酸转移酶为分子靶点的体外筛选方法稳定、方便、快速、微量、有效,特别适用于天然产物的抗细菌活性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