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73篇
  180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黑龙江西部生态脆弱带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利  周光达  张艳秋 《植物研究》2003,23(3):353-355
运用景观生态学格局的分析方法,对黑龙江西部生态脆弱带典型的土地景观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各种景观类型的关系,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2.
森林草地转换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景观保护的视点,定量研究了森林草地转换对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景域的可视区域比近景域和远景域大,草地建设对中景域景观视觉效果的影响也最大,因此,中景域是重要的景观保护对象.对草地内林地的可视量分析可知,各景域的可视林地多分布在400~600m高海拔上。25°以上的坡度范围内分布偏少.并探讨了草地建成后应采取的景观管理和保护对策,以增加草地景观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3.
陈晓宇  姚蒙  李晟 《生态学报》2022,42(7):3033-3043
山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分布与保护的热点。山地景观遗传学(Mountain Landscape Genetics)研究在山地景观尺度上野生生物的种群遗传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是景观遗传学(Landscape Genetics)的重要分支。山地景观遗传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物种的空间遗传结构、形成过程、物种形成与分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可以为珍稀濒危物种和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为了更好地掌握目前山地景观遗传学的发展趋势与重点研究问题,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与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系统检索,全面汇总分析了1999-2020年山地景观遗传学领域发表的192篇英文文献与31篇中文文献。结果显示,该领域自2008年起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共有46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发表了山地景观遗传相关研究,研究热点地区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以及亚洲的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研究对象类群涵盖真菌、植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其中脊椎动物是研究发表最多的类群,占发表文献总数的62.0%;脊椎动物中,又以对哺乳类(占脊椎动物发表文献总数的52.9%)与两栖类(23.5%)的研究最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识别山地景观中的基因流路径或阻碍;(2)量化山地景观特征对种群遗传结构时空变化的影响。中国是发表山地景观遗传学文章数量最多的亚洲国家,近十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类群以植物(占在中国发表文献总数的62.3%)与脊椎动物(35.8%)为主,对脊椎动物的研究中以两栖动物为最多(占所有脊椎动物发文数量的52.6%),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横断山脉与秦岭。本文进一步对目前山地景观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空缺及未来重点关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4.
生态恢复的全球性挑战--第17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少麟  陈卓全 《生态学报》2005,25(9):2454-2454
第17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与第4届欧洲恢复生态学大会合办,于2005年9月13~18日在西班牙的旅游城市萨拉戈萨召开。这是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首次与欧洲恢复生态学大会合并举办,也是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第2次在北美以外的国家召开,其历届仅一次在北美以外的欧洲国家英国召开。西班牙  相似文献   
75.
植物的文化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植物不仅影响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人类文化与植物界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语言文化、信仰文化、景观文化、医药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道德文化。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五十六个民族长期生息繁衍于广袤的国土上,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其中与植物有关的传统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6.
北京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阳文锐 《生态学报》2015,35(13):4357-4366
2004—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以来,北京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期,城市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采用TM遥感影像为信息源,通过RS解译建立了2003、2007和2011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覆盖空间数据,利用Fragstats对景观格局特征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分别从全市域和六环内城市化典型地区两个尺度研究了北京市城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社会经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政策因素,分析了北京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去近10年,市域景观特征发生了深刻变化,建设用地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比例由15.0%上升至18.0%,相反耕地面积比例由21.3%下降至18.8%。林地一直是市域的优势景观类型,比例维持在51%以上。而六环内城市化典型地区的景观变化更加明显,建设用地比例增加近10%,是六环地区的优势景观类型,耕地比例相应减少10%。建设用地的增长主要以耕地占用为主。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表明,大尺度和小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市域大尺度建设用地斑块破碎化程度高,景观蔓延度、聚合度下降,景观多样性增加;而小尺度六环内的建设用地斑块破碎化趋势降低,景观蔓延度和聚合度上升,但景观多样性下降迅速。大小两个尺度的景观空间形态均表现出复杂性增加的趋势。通过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人口规模的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城市发展政策的变化是导致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7.
城市扩张导致京津冀区域生境质量下降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邓越  蒋卫国  王文杰  吕金霞  陈坤 《生态学报》2018,38(12):4516-4525
城镇化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生境分布格局和功能,从而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因此,开展生境质量的评估,对于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In VEST生境质量模型,评估了京津冀区域2005—2015年生境质量时空变化格局。研究结论如下:1)2005—2015年,京津冀生境面积减少7134.2 km~2,占2005年生境面积的3.7%。耕地、草地和水域生境面积分别减少5081.0、1695.1、421.6 km~2,占对应类型生境面积的4.7%,4.9%和7.2%。2)京津冀生境质量从0.88降至0.83,下降幅度达5.69%。其中,耕地生境质量下降最为严重,其次为水域生境质量。3)生境质量下降区域主要沿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经济发展迅速的区域分布,表现为城市扩张侵占原有生境。4)京津冀高生境质量斑块破碎度增加,低生境质量斑块集聚度增加。整体上看,京津冀区域生境斑块破碎度增加。  相似文献   
78.
魏方 《生物信息学》2018,25(3):105-111
基于时空关系与体验,探讨了景观与建筑的交接空间。对其建构方式与体验感知方式进行研究。基于戴维·哈维(David Harvey)的“时空压缩”以及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的“空间时间”理论,通过诠释“厚性”的概念,分析了景观与建筑空间交接的2种基本出发点:基于时空拉伸的“延展”,以及基于时空压缩的“解蔽”;通过案例研究,对其不同的空间组织方法与空间界定材料的使用方式进行解读,并论述与此对应的2种空间感知过程:“可推导性”与“瞬时生成性”;通过分析4个现当代景观实践案例,对景观设计在空间“内外交互”建构中所发挥的主动性与使用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最后,对时空建构的基本方法、综合使用等方面进行应用层面的分类与总结。  相似文献   
79.
邬建国 《生态学杂志》1992,3(3):286-288
日益加剧的人类干扰和景观破碎化已危及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也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指导这一实践的理论和原则极为需要。本文试图综述与自然保护科学有关的几个学科在理论和实际研究(尤其是模型)方面的近期成果以及发展趋势,从而提出自然保护模型的发展方向。文中涉猎基于不同方法论、不同组织水平的模型,并对数学模型在自然保护科学中的作用和实用性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0.
热带森林中的斑块动态与物种多样性维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斑块作为景观要素之一,直接到景观结构的空间格局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动态也将导致景观格局的变化。异质性的斑块在自然森林中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说,顶极森林中仍然存在着由不同种类或不同生长时期的植物种群组成的森林斑块。由自然或人为干扰所驱动的森林生长循环导致敢这些斑块在空间上的镶嵌,对于持定的地域片段,也导致了不同生长时期的森林斑块的周期性循环。在热带森林中,森林的生长循环由林窗期(g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