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研究了羊草-杂类草草原状况,设计一种研究无树草原周期的方法,结果表明,羊草-杂类草草原较为稳定的着季节时间为每年的5月和10月,自然周期为4年,人为周期为25年。强度足以彻底清除地上草本柘落物,草原牲畜粪便等大型可燃物是影响烧迹地内部格局的主要因素。讨论了烧产生的各种现象的生态学意义,定义了成因子。  相似文献   
82.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干扰因子之一,直接影响地表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为了解大兴安岭烧迹地地表土壤动物群落恢复状况,于2016年6月和8月,选取松岭区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06年落叶松白桦混交林重度烧迹地为实验样地、未受干扰的混交林为对照样地,采用陷阱法研究地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本研究共捕获地表土壤节肢动物17 460只,隶属5纲14目57科85属。其中大型土壤节肢动物隶属4纲11目36科55属,优势类群为铺道蚁属(Tetramorium);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隶属2纲3目18科30属,优势类群为球角跳属(Hypogastrura)。整体而言,重度烧迹地地表土壤节肢动物总个体数多于对照样地,而总类群数低于对照样地,但仅大型地表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明显低于对照样地(P < 0.05)。研究时段,8月份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的个体数明显高于6月份(P < 0.05)。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重度烧迹地与对照样地的地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显著(P > 0.05),其中6月份中小型地表土壤节肢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8月份(P < 0.01),而6月份Simpson优势度指数高于8月份(P < 0.01)。烧迹地与对照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78,不同月份之间地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均为0.43,表明地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总体变化较小,但地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随时间发生改变。地表土壤节肢动物对研究区域资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P < 0.01),重度烧迹地可共同利用资源增多,对照样地可共同利用资源少而优势现象明显。重度烧迹地地表主要土壤动物类群因可利用资源增加而导致生态位重叠指数增加。典型判别分析显示,地表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受烧干扰影响,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83.
火棘饮料酿制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4.
资源植物—火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植物根系的觅食反应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1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壤资源,对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产生各种可塑性反应.包括形态可塑性、生理可塑性、菌根可塑性等.许多植物种的根系在养分丰富的斑块中大量增生,增生程度种间差异较大,并受斑块属性(斑块大小、养分浓度)、营养元素种类和养分总体供应状况的影响.植物还通过调整富养斑块中细根的直径、分枝角、节问距以及空间构型来实现斑块养分的高效利用.根系的生理可塑性及菌根可塑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形态可塑性.生理可塑性表现为处于不同养分斑块上的根系迅速调整其养分吸收速率,从而增加单位根系的养分吸收,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化频繁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养分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根系增生反应的不足.菌根可塑性目前研究较少,一些植物种的菌根代替细根实现在富养斑块中的增生.菌根增生的碳投入养分吸收效率较高、根系增生对增加养分吸收的作用较复杂,取决于养分离子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能以及是否存在竞争植物;对植物生长(竞争能力)的作用因种而异,一些敏感种由此获得生长效益,而其它一些植物种受影响较小.植物个体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反应能力和生长差异,影响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和命运,最终影响群落组成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86.
通过样地调查,比较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的林分结实量、种子散布格局、种子密度及幼苗、幼树数量,并对影响天然更新的因素以及树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使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两树种天然更新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相同年龄新银合欢树种的单株结实量为1 199粒/株,苏门答腊金合欢为566粒/株,同一树种单株平均结实量为混交林高于纯林;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单株结实量介于新银合欢和苏门答腊金合欢之间.随着距母树距离的增加,林地苏门答腊金合欢种子密度减少的幅度较新银合欢小,新银合欢种子的传播距离为90 m、苏门答腊金合欢为110 m.苏门答腊金合欢人工林、新银合欢人工林及天然更新的新银合欢林关联系数分别为0.7269、0.6000和0.6000,苏门答腊金合欢天然更新效果稍好.  相似文献   
87.
88.
以南宁老虎岭松栎公益林为例,介绍了可燃物特征分类系统(FCCS)的使用方法。研究了FCCS所需数据的采集方法、输入方法和计算结果的解读,探讨了环境变量的输入对地表行为预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老虎岭松栎公益林在调查期间(2013年4—5月)的反应强度和蔓延速度均很低。如果环境变得干旱,达到FCCS的D2L2水分含量阈值时,3号样地类型的公益林(28年生马尾松疏林)有高的潜势、反应强度和蔓延速度。FCCS可以输入样地调查数据,提供的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可以用来指导森林管理决策,识别高风险林分优先进行可燃物处理。  相似文献   
89.
棘主要含黄酮、多糖、色素、多酚以及磷脂等功能性成分,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抗氧化和抗疲劳活性、抗菌活性和预防肿瘤等作用。近年来,棘的化学成分、活性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大进展,本文通过对棘的功能性成分、生物活性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棘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火对森林主要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忠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726-1732
生态学是当代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最为深入的领域之一.理解生态效应及其基本原理,对降低野灾害并适当利用作为一种有效管理手段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对若干具倾性的生态系统(尤其是位于北美的寒温带及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着重论述了作为一种主导性的力量在植被动态、养分循环、土壤及水分关系的紧密关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以下主要过程影响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即选择性地保留和去除物种,释放贮于生物量中的养分且增进其循环,藉改变土壤微生物活动及水分关系等影响土壤性能,并形成异质的时空环境镶嵌格局,而这些变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行为及其生态效应.作为一种毁灭性的力量能迅速消耗大量生物量,并导致继后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但作为一种建设性力量,对维持一些对有依赖性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及持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独特调节作用,应被视为生态系统及其管理中有机组分之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取决于情势(包括发生的季节、规模大小、频率及强度等)、植被类型、气候条件、物理环境及评价所用的时空尺度.未来有必要加强有关对一些特定生态系统的作用研究,尤其是基于长期试验性的监测和模型来研究对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