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为探究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的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利用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方法,对华重楼与其它百合目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华重楼的叶绿体全基因组长158307 bp,由4个区组成,包括2个反向重复区(IRA和IRB,27473 bp)、1个小单拷贝区(SSC,18175 bp)和1个大单拷贝区(LSC,85187 bp)。其叶绿体基因组有115个基因,包括81个编码蛋白质基因、30个转运RNA基因和4 个核糖体RNA基因。11种百合目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的基因组成和基因顺序相似。华重楼的cemA基因是假基因,其起始密码子后有多聚核苷酸poly(A)及CA双核苷酸重复序列,编码序列中出现多个终止密码子, 且与北重楼(Paris verticillata)的cemA编码序列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不同。因此,华重楼叶绿体基因组比较保守;cemA结构及假基因化现象可能具有重要的进化与系统发育信息,其编码序列中的终止密码子可以区分华重楼和北重楼。  相似文献   
32.
病毒侵染对西伯利亚百合DNA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AFLP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用10对引物对侵染百合花叶病毒和丛簇病毒的西伯利亚百合植株和无毒植株进行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分析.结果发现,西伯利亚百合无毒植株和病毒侵染植株的平均甲基化水平分别为40.1%和31.5%;平均全甲基化率分别为13.0%和9.7%;半甲基化率分别为27.1%和21.8%.研究表明,百合DNA甲基化多以半甲基化的形式存在;病毒侵染导致百合植株DNA甲基化水平降低,且对整体甲基化水平、全甲基化水平和半甲基化水平均产生了影响;说明病毒侵染百合后植株出现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与DNA甲基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3.
以3种不同的百合为原料,用水浸提法提取百合中游离氨基酸,对提取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宜提取条件(即:以7.5%乙酸为提取液,料液比1:35,70℃提取3 h).同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3种百合的水提取液样品,共检出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7种为必需氨基酸).结果表明,百合中的游离氨基酸以精氨酸为主体,占总游离...  相似文献   
34.
百合不定芽的快速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麝香百合组织培养最优外植体及探讨蔗糖、6-BA和NAA的最佳用量,本文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通过4因素3水平(L9 (34)) 3次重复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花器官及不同浓度的蔗糖、6-BA (6 苄基嘌呤)和NAA (α-萘乙酸)对麝香百合组织培养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托为诱导不定芽最优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3 mg/L+蔗糖90 g/L.同时经过分析,可以判断本试验中设计的4个试验因素对百合组培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外植体>蔗糖>奈乙酸和6-苄氨基嘌呤.本研究结果将为百合优良品种的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35.
两种百合染色体变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巢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长度、臂比、染色体长度比、平均臂比、核型不对称系数和染色体组实际长度方面,通江百合居群间平均变异相对量大于岷江百合。表明通江百合的染色体结构变异比岷江百合更丰富。染色体结构畸变是两物种核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6.
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调查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进行调查,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有野生百合资源14个种和3个变种即野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ex Miellez var. brownii)、百合(L. brownii F. E. Brown ex Miellez var. viridulum Baker)、宜昌百合(L. leucanthum (Baker) Baker)、渥丹(L. concolor Salisb. var. concolor)、有斑百合(L. concolor Sali sb. var. pulchellum (Fisch.)Regel)、滇百合(L. baberianum Coll.et Hemsl)、大理百合(L.taliense Franch.)、药百合(L.speciosum Thunb. var. gloriosoides Baker)、湖北百合(L.henryi Baker)、南川百合(L. rosthornii Diels)、宝兴百合(L. duchartrei Franch.)、山丹(L. pumilum DC.)、川百合(L. davidii Duchartre)、条叶百合(L. callosum Sieb. et Zucc.)、乳头百合(L. papilliferum Franch.)、绿花百合(L. fargesii Franch.)和卷丹(L. tigrinum Ker Gawler)。对野生百合在长江中游地区分布现状、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百合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同时对长江中游地区野生百合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7.
延迟自动自交和欺骗传粉吸引在被子植物多数类群中有相关报道,但是至今没有发现两种繁育策略在同一物种中共存现象。本研究通过对照试验检测新西兰岩石百合雄蕊附属物和花冠闭合运动是否分别具有欺骗吸引和延迟自交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新西兰岩石百合黄色的雄蕊附属物拟态花粉(或花药),约93%的昆虫访花行为源自黄色花药附属物的欺骗吸引,雄蕊附属物的报酬拟态功能有效提高昆虫拜访频率并促进异交。同时,研究发现新西兰岩石百合花期结束时花瓣闭合促使雌雄隔离距离的缩小,花瓣自然闭合的花朵平均结籽数(20.62)显著高于闭合前去雄处理花朵(11.79)。我们的结果表明延迟自动自交与欺骗传粉吸引两种繁育策略在新西兰岩石百合中共存。  相似文献   
38.
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方法,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对秦岭火地塘林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地理成分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它7个毗邻地区植物区系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火地塘林区有种子植物136科,547属,1 283种;(2)该区的种子植物主要以温带区系成分为主(335属,占总属数61.2%),热带性质的植物次之(135属,占总属数24.7%)。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到温带的过渡性质;(3)火地塘林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与青木川、天华山、牛背梁、周至老县城植物区系亲缘关系较近,与东段的伏牛山次之,与西段的小陇山以及北部的子午岭有一定差异,表明秦岭植物区系成分的经向地带性,即经度越低,温带-北温带成分越高,经度越高,热带-亚热带成分越高。  相似文献   
39.
以南川百合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并初步建立其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南川百合鳞片适宜诱导芽和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NAA0.01mg/L 6-BA2.0mg/L;增殖培养基为Ms 6-BA2.0mg/L NAA 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mg/L 活性炭1g/L.培养基均添加0.8%琼脂和4%蔗糖.  相似文献   
40.
百合鳞茎苯丙氨酸解氨酶提取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鳞茎内PAL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pH 8.8的硼砂缓冲液为最适缓冲液;百合鳞茎的PAL不耐酸碱,更不耐酸;最适反应温度为40℃;随着水浴时间延长和水浴温度提高,PAL活性逐渐降低,但40℃水浴30 min后,酶活性仍保留47%;最适底物浓度为0.032 mol·L-1;磨样时加入PVP 0.5 g,能够明显提高PAL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