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硅处理对甜瓜采后POD、PAL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玉蓉  毕阳  刘磊  刘刚  曹孜义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1):1894-1898
以厚皮甜瓜玉金香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硅处理对甜瓜玉金香采后POD、PAL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1)不同硅剂处理对甜瓜玉金香的伤害差异很大,纳米硅对甜瓜玉金香不造成任何伤害;正硅酸乙酯即使在很低的浓度下(25mmol·L-1),也能造成产品严重伤害;硅酸钠在100mmol·L-1时可造成轻度的易恢复性伤害。(2)100mmol·L-1硅酸钠处理能显著提高甜瓜玉金香POD和PAL的活性,降低其呼吸强度。(3)200mmol·L-1纳米硅处理能降低甜瓜玉金香的呼吸强度,而对POD和PAL的活性无影响。(4)纳米氧化硅和硅酸钠处理后可明显提高表皮硅含量,且气孔部位硅含量有一个高峰;剖面接近表皮部位,硅含量也有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32.
大田栽培条件下,于2005~2006年在江苏南京(118°50′E,32°02′N,长江流域下游棉区)以美棉33B(平均比强度32cN/tex)和科棉1号(平均比强度35cN/tex)2个品种为材料,进行氮素水平(O(零氮),240(适氮)和480kgN/hm^2(高氮))实验,研究棉花纤维发育关键酶(蔗糖合成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特征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纤维比强度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棉纤维发育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强度均受氮素影响,并影响棉纤维素的累积特征及纤维比强度的形成.蔗糖合成酶活性随铃龄增加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铃龄31天,其基因表达强度在7~21天维持较高水平;氮素水平间比较,以240kgN/hm^2处理的蔗糖合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强度最高,酶活性高表达持续时间长.β-1,3-葡聚糖酶活性随铃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基因表达在铃龄7~24天间呈单峰曲线,铃龄18天时达到峰值;氮素水平间比较,以240kgN/hm^2处理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其基因表达量在纤维发育前期(铃龄9~12天)较低,之后大幅增加且稳定表达.240kgN/hm^2下棉纤维发育关键酶的上述变化促进纤维素累积持续期长且整个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素累积速率平缓,最终形成纤维比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3.
田晓瑞  殷丽  舒立福  王明玉 《生态学杂志》2009,20(12):2877-2883
根据野外火烧迹地调查,比较过火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差异,计算2005—2007年大兴安岭林区各种可燃物类型的过火面积、火烧消耗的可燃物量,对森林火烧程度进行分级,并利用植物平均含碳率估算林火释放碳量.结果表明:2005—2007年大兴安岭林区总过火面积为436512.5 hm2,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火烧面积分别为207178.4、150159.2和79159.4 hm2.这些火烧消耗可燃物量为3.9×106 t,释放碳1.76×106 t,其中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草地燃烧释放的碳量分别为0.34×106、0.83×106、0.27×106和0.32×106 t.  相似文献   
134.
广东鹤山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广东鹤山桉林和灌草坡火烧迹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火烧3年后,桉林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和pH含量明显降低,土壤有效磷、交换性镁、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和氨化速率降低,但不显著;火烧灌草坡除土壤交换性钙明显增加外,其他土壤养分均无显著变化.火烧桉林氮矿化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其可利用基质的减少和桉树快速生长吸收大量养分所致,火烧灌草坡土壤养分的恢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35.
帽儿山天然次生林10种主要阔叶树冠径与胸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戴福  李凤日  贾炜玮  陈禹 《植物研究》2009,29(5):597-602
根据帽儿山天然次生林30块标准地每木检尺的实测数据,建立帽儿山天然次生林10种主要阔叶树冠径与胸径以及胸径和冠径与胸径比值(cd/D)之间的关系,并且简要论述冠径与胸径比值在树木空间、断面积和林分密度和间伐强度的应用。研究表明:胸径在10~30 cm之间,相关系数(R2)在0.8以上时,冠径与胸径关系近似一条直线。通过对不同树种的不同大小树木(cd/D)比值的分析,得出随着胸径的增加的比值是逐渐减小的,并且减小的趋势随着胸径的增加趋于平稳,最后趋于一个常数。  相似文献   
136.
海南黄鳝体内新棘衣虫和胃瘤线虫感染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文彬  曾伯平 《四川动物》2006,25(3):539-542
首次报道了海南产野生黄鳝对新棘衣虫和胃瘤线虫(幼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新棘衣虫的感染率为46.7%,感染强度为3.80,平均丰度为1.78;胃瘤线虫的感染率为24.3%,感染强度为2.15,平均丰度为0.52;黄鳝的感染与其自身的体长有一定关系,体长190 mm以下黄鳝对线虫未发现有感染,对棘头虫的感染率亦最低,为20%,而体长191 mm以上黄鳝对棘头虫和线虫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其中体长191~220 mm黄鳝的感染率最高;棘头虫和线虫的种群在黄鳝种群中均呈聚集分布,其负二项参数k值分别为0.2539和0.2176;棘头虫和线虫的感染均以210~220 mm体长段的阳性宿主最多,分别占26.0%和34.6%。  相似文献   
137.
以松材线虫入侵马尾松林后经过不同伐倒干扰强度经营形成的不同群落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9个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列顺序为: 马尾松纯林受害皆伐后形成的阔叶林(富阳)>轻度受害的马尾松 木荷混交林(富阳)>对照>轻度受害的马尾松 纯林(富阳)>马尾松 栓皮栎混交林受害择伐后形成的栓皮栎林(舟山)>马尾松纯林受害皆伐后形成的马尾松幼龄林(富阳)>马尾松纯林受害择伐后形成的枫香林(舟山)>受害的黑松 马尾松混交林(舟山)>受害的马尾松纯林(舟山).灌木层舟山马尾松纯林的3种多样性指数均最低,其余各地相差不大.草本层马尾松幼树纯林、栓皮栎林和枫香林的3个指数较高.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受害程度的马尾松林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不同干扰程度、不同恢复方式下马尾松林内的植物多样性差异也显著.建立了伐倒干扰强度指数,发现物种多样性指数随伐倒干扰强度指数的变化规律符合“中间高度膨胀”理论.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的指数能有效地反映松材线虫入侵及病木伐除后马尾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8.
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固定化微胶囊的影响以及不同物质向微胶囊扩散的规律。方法:采用海藻酸钠与明胶协同固定化制备微胶囊,考察了海藻酸钠、明胶浓度等因子对微胶囊直径与机械强度的影响,以及牛血清蛋白与葡萄糖向微胶囊扩散的状况,并利用非稳态传递模型计算了这两种物质在微胶囊中的有效扩散系数。结果:随着海藻酸钠质量浓度的升高,微胶囊的直径与机械强度逐渐增大。制备的最优条件是CaCl2浓度为10%,滴定速度为180滴/min,最优浸泡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葡萄糖与牛血清蛋白的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4.63×10-5cm2/min、1.01×10-7cm2/min。结论:海藻酸钠明胶协同固定化制备的微胶囊作为一种生物载体,非常适合细胞或酶的固定化。  相似文献   
139.
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是植物必需的太阳光线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双重效应:一方面UV-B在强度较高时,就触发产生大量活性氧对DNA、蛋白质以及生物膜等造成伤害,同时植物通过抗氧化系统对其作出防御反应以减轻伤害;另一方面,低强度的UV-B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光信号因子之一,经由UVR8等光受体介导中、低、极低强度的UV-B信号,可能通过几个分子途径控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别对植物的UV-B保护基因表达、形态建成、昼夜节律、生长发育等进行调控。目前对UVR8介导的低强度UV-B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相对深入。在本文中,将对UV-B生理效应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0.
基于LMDI分解的厦门市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基于厦门市2005—2010年各部门终端消费数据对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因素分解,并将传统分析仅注重产业部门的能源碳排放,拓展到全面考虑产业部门和家庭消费的能源活动和非能源活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厦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17.29%,其中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对总碳排放强度变化影响最大(贡献63.07%),家庭消费能源强度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抑制因素(-45.46%)。从影响效应角度看,经济效率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贡献最大,碳排系数减排贡献最小;从部门减排贡献角度看,第二产业贡献最大,家庭消费贡献最小。总体而言,厦门市未来碳减排重点部门在第二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较大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