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An increase in ultraviolet (UV) B radiation on the earth's surface is a feature of curr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s.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alternative oxidase (AOX) may have a protective role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environmental stresses, such as UV-B.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 tolerance of plants to UV-B radiation, the effects of enhanced UV-B radiation on the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AOX in red kidney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eav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respiration rate and AOX activity in red kidney bean leav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reatment with enhanced UV-B. However, cytochrome oxidase (COX) activity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H2O2 content was also markedly increased and reached a maximum of 4.45 mmol·L^-1·g^-1 DW (dry weight) at 24 h of UV-B treatment, before dropping rapidly. Both alternative pathway content and alternative pathway activity were in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exogenous H2O2. Immunoblotting analysis with anti-AOX monoclonal antibody revealed that expression of the AOX protein increased in red kidney bean leaves under enhanced UV-B radiation, reaching a peak at 72 h. In addition, AOX expression in red kidney bean leaves was induced by exogenous H2O2.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in AOX activity in red kidney bean leaves under enhanced UV-B radiation was mainly due to H2O2-induced AOX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22.
牡豆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具有高产、抗旱、优质等特点,受到农民的欢迎。本文通过对其亲本进行追溯,建立系谱树,分析其亲本的地理来源及核遗传贡献率,揭示其遗传基础,为大豆育种亲本的选择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牡豆8号属于四粒黄细胞质家族,传递过程是: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克5501-3→绥农3号→绥农4号→绥农8号→垦农19→牡豆8号。核基因由祖先亲本农大4840、克山四粒荚、小粒豆9号、十胜长叶、Amsoy、四粒黄、金元、白眉、永丰豆、小粒黄、黄-中-中20和佳木斯秃夹子共同提供,核遗传贡献率分别是:25.00%、15.23%、12.50%、12.50%、7.81%、7.28%、7.28%、5.96%、3.13%、2.34%、0.78%和0.20%;选择亲本时,母本往往选择在当地有广泛适应性的主栽品种,而父本则选择融入地理远缘基因和生态远缘基因的桥梁亲本;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仍然是限制大豆育种进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23.
赵敏  戎郁萍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2):2405-2411
利用SSR技术研究分布于蒙古高原和大兴安岭地区24个扁蓿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以明确扁蓿豆种群等位基因分布状况及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分异规律,揭示居群分布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利用紫花苜蓿的10个引物进行扩增,5个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出1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42 3。(2)24个扁蓿豆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为0.17,表明扁蓿豆82.8%的变异来自居群内,基因流(Nm)为1.2。(3)聚类分析表明,24个扁蓿豆居群可聚成三大类,其中:大青山北部的扁蓿豆居群(hs)单独聚为一类,内蒙古高原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的居群(kh、hb1、hb2、hb3、lq、lx、bl、zs、lh)聚为一类,蒙古高原东北部向大兴安岭的过渡区和大兴安岭地区的居群(dm、db、xs、eg、xb、eh、al、kj、aq1、dw、hb4、ys、aq2、xl)聚为一类。(4)遗传距离和环境条件关系的Mantel检验表明,地理位置(经度和纬度)的影响大于海拔,且大于单一的经度或者纬度(r=0.402 7,P<0.01);水平距离上,经度对遗传距离的影响大于纬度。  相似文献   
124.
从药用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豆甾-5-烯-3β,7β-二醇(1)、豆甾-5-烯-3β7,α-二醇(2)、豆甾-3β6,α-二醇(3)和β-谷甾醇(4)。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龙芽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5.
潘科  黄炳球  侯学文 《昆虫知识》2006,43(5):728-730
采用经修改的半纯人工饲料配制营养液及自制饲养装置来人工饲养豆蚜Aphis craccivoraKoch。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营养液及自制饲养装置饲养豆蚜)存活率高,且操作简单、饲养装置、条件容易达到,能满足对蚜虫等同翅目昆虫生物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6.
烤烟巨豆三烯酮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巨豆三烯酮4种同分异构体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值的提高(5.15~8.30),巨豆三烯酮2和巨豆三烯酮4含量呈现降低趋势;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0.54%~3.61%)的提高,巨豆三烯酮1呈现增加趋势,而巨豆三烯酮2含量呈现降低趋势;随着土壤粒径介于0.05mm和0.001mm之间的土壤颗粒百分含量(8.08%~92.93%)的提高,巨豆三烯酮2和巨豆三烯酮4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钙、镁、铁、铝含量的提高和钠含量的降低,巨豆三烯酮2和巨豆三烯酮4含量呈现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27.
藏药熏倒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色谱对藏药熏倒牛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藏药熏倒牛(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 Maxim.)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采用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hypolaetin 7-O-β-xylopyranoside (1)、山羊豆碱 (2)、反式-4-羟基山羊豆碱 (3)、甘露糖醇 (4)、伞形花内脂 (5)、槲皮素 (6).对化合物1的1H、13C NMR信号进行了准确归属,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8.
塔拉单宁和塔拉多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拉单宁和塔拉多糖是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本文阐述了作为一类可再生绿色资源的塔拉单宁和塔拉多糖的研究现状及其利用情况,讨论了塔拉单宁和塔拉多糖的研究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9.
降低细胞内的氧气含量是提高莱茵衣藻产氢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首次尝试将豆血红蛋白基因lba转入衣藻叶绿体中表达,利用豆血红蛋白具有与氧可逆结合的特性,期望降低转基因衣藻细胞内的氧气含量,达到提高衣藻产氢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证明,lba成功转入到衣藻叶绿体中,且对其生长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这为下一步调控Lba在衣藻叶绿体中表达活性和提高衣藻产氢效率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0.
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应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Oxytropiscoeruleacommunity)的种间关系,分别测定了18种植物,共153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结果表明,χ2检验仅有6个种对为显著或极显著正(或负)关联,而相关系数表明有10个种对呈显著正相关,8个种对呈显著负相关。整体来看,大多数种群之间关系松散。种群之间正关联或正相关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的需求相似;而种对间的负关联和负相关,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或相互竞争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