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3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core蛋白区的分子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多种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进行基因分型,但尚无一个“金标准”.为确定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最佳区域,从GenBank中筛选出15条对各成熟肽区域有注释,来源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别对5′UTR区、core区、E1区、E2区及NS5B区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以5′UTR区建树基因分型不完全正确,而以core区、E1区、E2区及NS5B区建树,基因分型均完全正确,但同一基因型间的核苷酸演化距离存在差异.计算5条1a型序列的core区、E1区、E2区、NS5B区的核苷酸演化距离并和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演化距离比较,结果发现,NS5B蛋白区基因分型最能反映病毒株间的演化关系.同时分析各序列的core区的分子演化,为发明针对core区的新的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2.
大熊猫和小熊猫是食肉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 两个物种,均特化为以竹类为生,在四川西部的横断山地同域共存.近年来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表明两者亲缘关系较远,其在诸多形态特征上的相似乃是长期趋同进化的结果.竹子是一类低营养价值的食物,有丰富的储量及相对稳定的营养组成,保障了两种熊猫的长期续存.由于仍保留着食肉动物消化系统的典型特征,大熊猫、小熊猫对食物的消化利用率极低,两者在一些生态习性(如独栖、无冬眠、巢域普遍重叠及具有活动与休息多次交替的昼夜活动模式等)的相似可能反映了这种特殊食物的影响.此外,大熊猫和小熊猫在食性、昼夜活动节律及微生境利用上的差异与其体型大小及系统发育有关,有利于两者在川西横断山地的同域共存.  相似文献   
153.
基于叶绿体DNA trnL-F序列研究肋果沙棘的谱系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效应,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反复变化应对现今该地区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其居群遗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肋果沙棘Hippophae neurocarpa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特有种,根据叶上的附属物(星状鳞毛或者鳞片状鳞毛)分为两个亚种:肋果沙棘亚种subsp.neurocarpa和密毛肋果沙棘亚种subsp.stellatopilosa。依据母系遗传的叶绿体DNA片段对该物种谱系地理学进行研究不仅能阐明该物种冰期避难所,而且对于理解两个亚种的母系分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共对两个亚种14居群的70个个体的trnL-F序列进行了测序,共发现8种单倍型,其中5种单倍型出现在肋果沙棘亚种中,4种出现在密毛肋果沙棘亚种中,两个亚种共享一种单倍型。种内谱系分化与两个亚种形态上的分化不一致。嵌套进化分支把8种单倍型分为三支:一支为肋果沙棘亚种,其他两支中两个亚种单倍型嵌套组成,且肋果沙棘亚种处于进化末端。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肋果沙棘在冰期可能在高海拔地区存在多个避难所,并且存在来自避难所的邻域扩张。  相似文献   
154.
瘿椒树超长有性生殖周期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为我国特有的珍稀保护植物,其有性生殖过程持续17个月之久。通过对花果发育形态的观察,揭示了瘿椒树超长生殖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合子长时间休眠。瘿椒树花于当年5月开放,受精后的合子进入休眠状态,直到次年3月。休眠的幼果表现出一系列与越冬相适应的特征:子房壁表面形成木栓层,花托膨大,并向下延伸包围果柄等。次年4月果实开始发育,并迅速膨大,5月出现花果同期现象,至9月果实成熟。瘿椒树具长的合子休眠期和果实越年成熟现象,我们认为可将瘿椒树属Tapiscia提升为瘿椒树科Tapisciaceae。瘿椒树在生殖上的特异性和在系统学中的特殊性说明该类群在系统演化上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5.
植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负密度制约假说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负密度制约假说主要描述由于资源竞争、有害生物侵害(比如病原微生物、食草动物捕食)等, 同种个体之间发生的相互损害行为; 它主要强调同种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解释自然群落物种共存的机理; 负密度制约机制主要在小尺度上降低群落内同种个体生长率, 同时提高个体死亡率, 从而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空间和资源, 促进物种共存。目前负密度制约假说的检验研究主要侧重密度制约、距离制约、群落补偿效应等三个方面。最近, 研究者又探讨了近缘物种之间由于对相似资源的竞争所产生的负效应, 扩展了负密度制约假说, 进而提出异群保护假说和谱系多样性制约假说。负密度制约假说引起生态学家长久的探讨和关注, 世界范围内大尺度森林动态样地的建立, 又为探索不同尺度上密度制约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条件。然而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 比如负密度制约假说的检验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区域研究不平衡等。因此, 生态学家们仍然怀疑负密度制约效应调节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性, 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发现否定负密度制约假说的充分证据。  相似文献   
156.
线粒体序列分析黑龙江流域哲罗鲑的种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哲罗鲑是我国土著的重要经济鱼类,近些年来,由于环境的恶化及人类活动的加剧,已对其资源量、栖息地、产卵场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种群处于濒危状态,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此研究哲罗鲑的群体遗传结构、演化历史、分布动态等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用线粒体Cox1和ND1基因序列对黑龙江流域内9个群体(n=30)进行了遗传结构、群体演化分析.在30个个体中,Cox1扩增出1550bp的片段,群体间序列分歧距离在0~0.0028之间,共发现10个单倍型;ND1基因扩增出1000bp的片段,群体间序列分歧距离在0~0.0013之间,共发现7个单倍型.单倍型网络(TCS)和AMOVA分析结果均表明黑龙江流域哲罗鲑存在显著的群体分化,Cox1基因、ND1基因及组合数据的群体间Fst分别为0.0704、0.0491、0.0792,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根据配对群体间Fst(Pairwised Fst)可以将黑龙江流域哲罗鲑群体分为黑龙江上游群体、呼玛河群体、乌苏里江群体、内蒙古伊敏河上游群体4个地理群.9个群体共享同一个单倍型(BH11),表明这些群体具有相同的演化历史,为同一个祖先群体(黑龙江上游群体)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57.
造礁石珊瑚与其共生藻(Symbiodinium)共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造礁石珊瑚与其共生藻共生研究现状及其在全球变化下的适应能力进行较全面的综述.造礁石珊瑚与遗传和生理功能独特的共生藻组成内共生关系是成功演化的范例.近年来对珊瑚共生体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共生藻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当前认为共生藻属至少包括8个(A-H)各自包含亚系群的世系或系群.珊瑚-共生藻共生功能体对诸如全球变化引起的海水温度上升等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由于珊瑚以及珊瑚礁面临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对珊瑚与其共生藻共生关系和共生功体适应能力的研究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8.
《生物磁学》2009,(13):I0002-I0002
一项研究表明,新近北美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新毒株所有的基因都来自猪流感病毒,只是来自两个不同谱系.其中一个谱系的猪流感病毒约是10年前人、禽、猪流感病毒的杂合体。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陈继明等研究人员,借助互联网流感病毒数据库平台。对猪流感病毒进行了谱系分析。并得出上述结论。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2009年第12期上。  相似文献   
159.
周海 《生命世界》2009,(12):103-105
生物学研究涵盖了几十亿年的生命演化,涉及几百万种生命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等方面的问题;微观领域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宏观层次深入到生物个体和群体发展规律;生物学的研究和学习必需以一定的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发展为基础,形成了包括形态,  相似文献   
160.
《昆虫分类学报》2006,28(3):F0003-F0003
《昆虫分类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行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专门刊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昆虫分类学论文,包括分类理论、系统演化、分类方法和技术的新进展;中国及东亚地区昆虫区系,特别是农、林、卫生昆虫种、属及其它分类单元的新记载及订正;以及与分类和进化有关的各种理论问题,并刊登一定数量的螨类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