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5 毫秒
71.
灵长类婴幼儿断奶是个体生命的重要过程,即标志着婴幼猴能独立获取营养,也体现雌性繁殖调控和特定环境下物种断奶行为的适应机制.为了解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婴幼猴断奶过程及影响因素,于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以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滇金丝猴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10 min间隔的瞬时扫描取...  相似文献   
72.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7):703
林龄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在不同碳组分(植被、木质残体、凋落物和土壤)中的分配有着重要影响。亚热带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水青冈属(Fagus)植物是我国亚热带广泛分布的重要树种, 而有关水青冈林碳储量随林龄变化的研究在我国鲜有报道。该研究选取贵州月亮山3个演替阶段(林龄分别为33年、82年和208年)的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林为研究对象, 对其生态系统全组分的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调查与估算。研究发现, 随林龄增加, 亮叶水青冈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显著增加, 33年、82年和208年林分别为(186.9 ± 46.0)、(265.8 ± 82.3)和(515.1 ± 176.4) Mg·hm -2, 且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增加主要由植被碳储量(占比由32%增长至79%)贡献。凋落物与木质残体碳储量随林龄增加亦呈增加趋势, 但二者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比例很小(<1%)。而不同林龄土壤碳储量无显著差异, 其占比由33年林的67%降至208年林的20%。这些结果验证了林龄对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及其分配的重要影响, 同时指出干扰和土地利用历史等对森林植物残体和土壤碳积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李贵真 《动物学研究》1985,6(3):243-248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王应祥同志于1979年11—12月间从云南德钦的甲午雪山采到一批跳蚤。其中从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 Mime-Edwards)体上采到的一种鉴定为蠕形蚤属Vermipsyall Schimkewitsch,1885平行蠕形蚤V.parallela Liu,Wu et Wu,1965下一新亚种,依其宿主命名为平行蠕形蚤金丝猴亚种V.parallela rhinopitheca新亚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74.
以馥郁滇丁香品种‘香妃’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设置不同的光周期及采用迁光法对其进行处理,探讨不同光周期下馥郁滇丁香‘香妃’的成花反应,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以期为馥郁滇丁香‘香妃’的花期调控及商品化盆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馥郁滇丁香‘香妃’属于质性或专性短日照植物,临界日长约为14 h,适宜成花的日照长度为10~12 h,限界性诱导光周期为30 d短日照。(2)在诱导光周期下,花芽形态分化包括未分化期、总苞原基分化期、花序或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在诱导光周期下处理16 d后,植株全部完成了成花转变;处理30 d后,所有植株的花芽分化处于花被原基发育形成期,并且成花决定达到稳定状态,移入非诱导光周期下不会发生成花逆转。(3)在4 h暗中断的非诱导光周期下,所有植株的芽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的未分化期。  相似文献   
75.
滇金丝猴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76.
滇牡丹复合群的GiemsaC—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BSG方法对滇牡丹复合群5个类群的GiemsaG-带进行了比较研究。在5个类群的根尖体细胞有丝分中期观察到10条染色体,其核型基本一致,均为K=2n=10=6m+2sm+2st。各类群的10条染色体都在着丝点附近显示出了GiemsaC-带,所有染色体的长臂上都没有显示出GiemsaC-带,。而短臂上的GiemsaC-带的数量和位置在娄各之间表现了一定的差异。除了滇牡丹第一地同源染色体中只有一条  相似文献   
77.
滇金丝猴地理分布、种群数量与相关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龙勇诚  钟泰  肖李 《动物学研究》1996,17(4):437-441
经过8年的野外考察,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bieti)的现状已基本查明。这一物种的全部现存自然种群只有13个,分布在云南的德钦、兰坪、维西、丽江和西藏的芒康5县境内。其现存种群数量约为1000—1500只。该物种分布范围的东界是金沙江,西界是澜沧江,分布最北的1个猴群的纬度为29°20′N,最南的1个猴群的纬度为26°14′N。所有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状态,呈岛屿分布,群间不可能进行基因交流。其栖息地内的森林中,高大乔木主要为冷杉,林中灌木主要为杜鹃和竹林。猴群长年生活在海拔3800-4300m的原始冷杉林中,但有时也会在4300-4700m的低矮灌丛、草甸和流石滩上活动达数小时之久,甚至能跨越近千米的无林高海拔地带;因而它是海拔分布最高的非人灵长类。松萝是它的主要食物,取食松萝的时间占其取食时间的91%。猴群活动范围相当大,可达近百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78.
促进紫草色素合成的米曲霉诱导子的纯化和活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曲霉(Aspergillusoryzae)诱导子来源于该真菌的菌丝体部分。诱导子粗提物通过DEAE-Cellu-lose、Sepharose-4B、Bio-Gelp-4、732 柱层析,得到既不吸附于阴离子交换纤维素又不吸附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子量约为1200~2200 D、糖含量为粗提物6.7% 的组分FⅠb2-H,与粗提物相比它的诱导子相对活性提高了120 倍。诱导子粗提物中还含有低浓度不影响滇紫草(Onosm a paniculatum )细胞合成紫草色素、而高浓度抑制紫草色素合成的核酸类组分FⅡ,核苷酸、氨基酸类组分FⅠb2-Na 及强烈抑制紫草色素合成的多糖类组分FⅠa。FⅠa可诱导细胞合成对照中没有的一种黄色素,是另一类代谢产物的诱导子  相似文献   
79.
王献溥  李俊清   《广西植物》1996,16(3):251-258
水青冈林是北半球重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东亚的平原和山地.东亚拥有水青冈属植物种类最多,特别是在中国,但对它们研究较少,在林业上几乎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本文主要概略地介绍台湾拉拉山台湾水青冈林的群落学特点,并与广西越城岭的长柄水青冈林和光叶水青冈林作生态比较,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水青冈林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0.
Yunnan(云南):Lancang(澜沧),alt.2000m,under sparse forests,1991-07-24,Y.Y.Qian 2311(holotape!PE,isotype!SMAO),3034. 植株全部无毛。茎高17~70cm,纤细,分枝。基生叶有长柄,一至二回三出复叶,茎中部叶有短柄,为二至三回三出复叶;叶片长5~10cm;小叶纸质,顶生小叶圆形或宽心形,稀倒卵形,长0.7~2.2cm,宽0.7~2.9cm,顶端钝,稀具小尖头或微凹,基部心形或浅心形,稀宽楔形,在上部3~5(~7)浅裂,裂片全缘或有1~3个圆齿,脉在两面隆起,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