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53篇
  74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59年   9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协同与权衡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流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其社会-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因此开展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及协同/权衡关系研究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双变量逐像元相关分析,对黑河流域1990-2015年的各项关键生态系...  相似文献   
692.
二道白河河岸带植物群落最小面积与物种丰富度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河岸带是森林小流域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河水的影响和边缘效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河岸带植物群落与远离河岸带的森林群落在组成,结构和分布格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如落最小面积也不同。本文对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河岸带植物群落最小面积和物种丰富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河岸带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均小于远离河岸带的森林群落的最小面积,在河岸带,阔叶红松林群落的60,80和90%植物在时的平均最小面积分别约为80,180和320m^2;而远离河岸带的森林内部,相应的平均最小面积分别为260,380和480m^2左右。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普遍高于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69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生态减灾和流域管理对策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洞庭湖是承纳湘,资,沅,澧四水和蚕吐长江的洪道型调蓄湖泊。湖区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没有协调好人地,人湖关系,中上游干支流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泥沙 与过度围湖垦殖,高水位地段农业布局与种植制度不合理等人为因素导致湖区调蓄能力下降,洪水位抬升且历时持久;垸高田低,外洪内涝交织,灾害频率上升,灾情增大,为抗御洪水,堤防越筑越高,出现了“水涨-堤高-水再涨-堤再高”的恶性循环现象,造成抬高洪  相似文献   
694.
滇池太湖新银鱼的生长特性与资源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瑛  陈银瑞 《动物学研究》1998,19(4):289-295
为了滇池中太源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Chen)达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管理部门急需寻求一个合理的资源平衡点,经31个月的连续采样调查,应用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得到太湖新银鱼1989年和1990年生长方程分别为:L=6.70(1-e^-0.198(t-0.225),W=1.78(1-e^-0.198(t-0.225))^3和L=7.48(1-e^-  相似文献   
695.
海河流域61种植物磷元素化学特征及地理分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河流域61种植物磷元素化学特征及地理分异的分析结果表明:滨蒿(Artemisiascoparia)含磷量最高,达0.212%,浮萍(Lemnaminor)最低,只有0.043%;玉米(Zeamays)、高粱(Sorghumvulgare)、谷子(Panicummiliaceum)、水稻(Oryzasativa)、小麦(Triticumaestivum)、莜麦(Avenanuda)等谷物含磷量<0.200%,低于作物正常含量水平,反应了土壤缺磷特点。各类植物含磷量大小为:盐生植物>天然草本植物>农作物>蔬菜>落叶阔叶树>灌木半灌木>果树>针叶树>水生植物(P<0.05)。农作物各器官部位以果实含磷量最高达0.234%,其次是叶0.161%和茎0.111%,根最低,只有0.084%,这种结果造成土壤有效磷因收获而亏损。不同支流域植物磷的地理分布规律表现为:滹沱河流域>永定河流域>漳卫河流域>潮白河流域>大清河流域(P<0.05)。土壤中含磷量相对较低,以及盐碱土pH较高,不利于植物吸收磷,造成植物磷营养元素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696.
为揭示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引入降水量、干燥度、蒸散发、坡度、植被覆盖度、集水区等6个因素,结合分区权重赋值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中国水资源空间分配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二级流域的改进水资源空间分配模型对我国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其中在三级流域和省级行政单元上的空间分配总体误差分别为7.89%和7.25%。相比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西北诸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东南诸河流域的水资源空间分配精度更优,其原因在于该区域的水资源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降水量、蒸散发等)影响更为显著。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从西北到东南呈增长趋势,这与降水的空间格局基本吻合。南方诸河流域的水资源量主要来源于降水,而冰川融水则是西北诸河流域及多数内陆河流域的主要水源。水资源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密度之间的关系随城市规模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这些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697.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近70年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芬  王继军   《生态学报》2008,28(5):2380-2380~2388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近70a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参考PSR模型,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综合功能3方面构建黄土丘陵区流域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赋权的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对纸坊沟流域1938~2005年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农业生态安全状况发生了先降后升的变化,1938年处于较安全状况,1958年为极不安全状况,1975年和1985年都处于较不安全状况,1995年处于临界安全状况,2005年属于较安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系统结构,实现农业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698.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生物学、生态学及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于南美洲,属于苋科Amaranthaceae莲子草属Alternanthera。一百多年来,该物种通过压舱水或军马饲料被传播到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和中国等地,成为暖温带-热带湿润气候区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外来入侵种。本文结合对喜旱莲子草在原产地的分布状况的考察、原产地和入侵地喜旱莲子草的比较研究,以及入侵生态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该物种在原产地的地理分布和种内变异、生活史特征、入侵机制和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评述,以提高我国科研人员对这一外来入侵种的认识,为科学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99.
背角无齿蚌摄食率及对水中叶绿素a清除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椭圆背角无齿蚌是云南滇池的一种主要贝类物种。为探索该物种应用于滇池水体生物操纵的可行性,采用半野外模拟和原位围隔的方法,文章研究了背角无齿蚌的摄食率及对水中Chla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23-28℃的温度范围内,背角无齿蚌的摄食率(IR)和湿重(W)呈现显著的相关冪指数关系:IR=aWb,1龄蚌和3龄蚌符合下列关系式:IR=6.2283X0.45,(R2=0.94);IR=0.0002X2.2,(R2=0.93)。3龄蚌的摄食率高于1龄蚌,且随生物量的增加摄食率有所减少。实验同时证明,背角无齿蚌有良好的清除水体中Chla的效果,对降低CODMn、TP含量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且3龄蚌优于1龄蚌。通过方差分析综合分析得出,在生物量为4.17只/m3时,清除水体Chla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700.
田义超  黄远林  张强  陶进  张亚丽  黄鹄  周国清 《生态学报》2019,39(21):8156-8171
分析北部湾南流江流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估算了研究区2000-2015年流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借助于Theil-Sen趋势、Mann-Kendall检验以及Hurst指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区NPP的时空变化特征、未来趋势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尺度上,流域NPP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增速为44.03 g C m-2(10 a)-1,快于广西自治区,上游和下游地区NPP快于全区,而中游地区慢于全区;②空间尺度上,流域NPP的分布规律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中游最高(1098.99 g C/m2),下游次之(1041.71 g C/m2),而上游最小(1013.22 g C/m2)。NPP的Sen趋势度介于-77.10-74.80 g C m-2 a-1之间,在空间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③空间波动性上,流域NPP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值介于0.01-0.71,其中洪潮江水库、小江水库周边以及玉林市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处于高波动状态,而流域中部的六万大山以及五皇山地带则处于低波动状态;④未来变化趋势上,流域NPP的Hurst指数范围介于0-0.99之间,平均值为0.70,呈现单峰右偏分布,预示着流域NPP未来处于持续性增加的趋势;⑤驱动机制上,流域NPP与多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气温是该流域植被NPP的主控因子。由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所导致的NPP损失值最大,其值达到4715.62 t/a,而草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导致NPP损失值最小,其值仅为184.63 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