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6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祥  张维秋  殷嘉浚  张宁  陈辰  杨谡  焦新安 《微生物学报》2013,53(10):1080-1086
摘要:【目的】研究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S在一养殖场中的流行特点。【方法】分离养殖场不同来源样品中的大肠杆菌菌株,利用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CLSI)推荐的药敏纸片法测定菌株耐药情况,通过质粒接合试验获得qnrS阳性接合子,测定qnrS对喹诺酮类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的影响及其与其它类抗生素耐药性的相关性,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该场中qnrS阳性菌株遗传进化关系。【结果】环境源菌株qnrS的阳性率为29.2%,显著高于禽源菌株基因检出率(13.4%),新进的雏鸡可迅速从养殖场中获得 qnrS基因并在鸡群中流行。qnrS基因可使接合子对喹诺酮类药物MIC值不同程度升高,并且与其它五类抗生素具有相关性,不同qnrS阳性菌株间遗传关系较远,但也存在同一克隆株的流行。【讨论】qnrS基因主要通过质粒的播散等进行水平传播,同时也存在同一克隆株的流行传播。qnrS基因多样性及其水平传播方式造成了它的广泛流行,加强对耐药基因的监测及研究对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笔者对东北地区12个样点的芦苇叶片的植硅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芦苇植硅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揭示芦苇植硅体的环境指示意义,为定量恢复古环境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12个样点中芦苇植硅体基本类型相同,共有5种主要植硅体类型,即中鞍型、帽型、芦苇扇型、尖型和棒型;但芦苇植硅体的浓度随着纬度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总体来说,纬度较低的样点芦苇植硅体的浓度较大,而纬度较高的样点芦苇植硅体的浓度相对较小;随着纬度的变化,芦苇的特征植硅体中鞍型的浓度也呈现波状变化,牡丹江以南的几个样点中鞍型植硅体浓度相对较大,9、10两个月牡丹江以北的几个样点中鞍型植硅体浓度迅速减少。芦苇扇型植硅体则呈现出纬度较高的样点植硅体浓度较大,纬度较低的样点植硅体浓度较小的特点,芦苇扇型植硅体的空间变化规律与扇型植硅体的不同。  相似文献   
23.
通过顶置光源植物生长室控制380和760 μmol·mol-1 2个CO2浓度水平,研究了磷缺乏与正常供磷条件下,CO2浓度升高对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3种种植模式下作物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CO2浓度升高能显著增加单/间作玉米、大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及总干重.(2)CO2浓度升高对供磷水平下单、间作玉米大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的正效应均大于缺磷处理.(3)两种CO2浓度下,间作大豆与单作大豆生长差异不显著,而间作玉米较单作玉米有明显的生长优势,且供磷和CO2浓度的升高均能够促进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24.
Mean hemoglobin (Hb) concentration of about 3 500 subjects derived from 17 studies of Himalayan highlanders (Tibetans, Sherpas, and Ladakhis) was compared with lowlanders (Chinese Han, Indian Tamils) lived in the Himalayas, and European climbers during Everest expeditions as well as Andean native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Hb concentration in Himalayan highlanders was systemically lower than those reported for Andean natives and lowland immigrants. These comparative data demonstrated that a healthy native population may successfully reside at high altitude without a significant elevation in Hb, and the lower Hb levels of Himalayan highlanders than those of migrated lowlanders and Andean natives are an example of favourable adaptation over the generations. In addition, excessive polycythemia has frequently been used as a marker of 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 (CMS). Altitude populations who have a higher Hb concentration also have a higher incidence of CMS. The low Hb in Himalayans suggested as showing adaptation over many generations in Tibetan stock. Recent work in Tibet, suggested that Tibetans there may have adapted to high altitude as a result of evolutionary pressure selecting for genes which give an advantage at altitude. All of the population genomic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EPAS1 and EGLN1 are mostly likely responsible for high altitude adaptation and closely related to low Hb concentration in Tibetans. These data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Himalayan highlanders have evolved a genetically different erythropoietic response to chronic hypoxia by virtue of their much longer exposure to high altitude.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索MDCK细胞在微载体上的培养条件,并研究H1N1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条件。方法在微载体上培养好MDCK细胞上用H1N1型流感病毒在不同的病毒感染复数(MOI)、胰酶浓度两个关键的病毒增殖条件进行流感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研究。结果微载体质量浓度为6 g/L时,MDCK细胞培养密度可以达到4.5×106cells/mL。在MOI为0.05接种流感病毒,胰酶质量浓度4μg/mL,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可获得较高的滴度。结论 MDCK细胞用微载体培养可以达到较高的细胞密度,可以作为规模化生产新型流感病毒疫苗的主要细胞基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苦参、当归、侧柏叶和白鲜皮及观察苦参、当归、侧柏叶和白鲜皮、混合药液与主要有效成分对4株CBS马拉色菌标准株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通过液基稀释法,用含橄榄油的液体培养基测定各药液对马拉色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最小抑菌浓度(MIC)由小到大排列分别为:白鲜碱、苦参碱、苦参、侧柏叶、氧化苦参碱、侧柏叶+当归(二仙丸)、混合药液(侧柏叶+当归+苦参+白鲜皮)、白鲜皮、二仙丸+苦参、苦参+白鲜皮、二仙丸+白鲜皮、槲皮素、当归、阿魏酸。结论4种中草药及其混合药液、主要有效成分均有抑制马拉色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人体血浆中氨氯地平浓度的HPLC-MS/MS的方法.方法:以克林霉素为内标,采用Shim-pack VP-ODS柱(150× 2.0 mm I.D.,5μm,日本Shimadzu Technologies Inc.公司)为固定相;乙腈-10 mmol/L乙酸铵溶液(90∶1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4 mL/min;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氨氯地平与内标用于检测的离子对分别为m/z409.3 m/z 238.2和rn/z 425.2 m/z 126.3.结果:氨氯地平在0.10~20.00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线性范围良好(r=0.9968),定量下限为0.1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大于86%.结论:所建方法准确度较高,灵敏度好,专属性强且操作简便,可适用于氨氯地平的血药浓度测定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8.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4):I0002-I0003
过度饮酒会导致器官受损甚至引起社交问题的产生。虽然目前有一些预防醉酒的方法,但其效果还未经验证。而许多胶状解毒剂又是针对过量用药开发出来的,这样的解毒剂对于过量饮酒可能没什么足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证明不同消毒液均能对于指征菌群达到定量杀灭效果(杀灭对数值)。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消毒液经不同时间的反应后,取出适量加入相应培养基中经不同温度的培养,观察杀灭微生物的效果。结论:不同消毒液各剂型对于指征菌群的定量杀灭效果(杀灭对数值),均能达到对物品的消毒要求。  相似文献   
30.
王书胜  张雅慧  邹芹  单文  李晓花  张乐华 《广西植物》2016,36(12):1468-1475
为探明有鳞大花亚组杜鹃扦插生根的最佳IBA浓度和扦插时间,该研究以江西杜鹃、百合花杜鹃为材料,分别采用腐叶土+河沙(1:1)、泥炭+珍珠岩+蛭石(3:1:1)基质,开展了4个IBA浓度和4个扦插时间的生根试验.结果表明:IBA浓度对除老叶留存数外的所有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100 mg·L-1 IBA处理生根率、新梢长最大,腐烂率最低,其它指标也表现良好,为最佳生根浓度;50 mg·L-1 IBA处理根幅、新梢率最大,但不定根数最少,效果其次;200 mg·L-1 IBA处理促进根系生长,但生根率较低、特别是显著抑制新梢发育;对照处理生根效果最差.扦插时间对所有生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早春(04-18)木质化硬枝扦插除老叶留存数较差外,其它指标均表现极佳,为最适扦插时间;秋季(10-19)半木质-木质化过渡枝扦插效果其次;夏季(06-21)嫩枝及(08-16)半木质化枝生根效果极差,不宜进行扦插育苗.物种、基质对生根指标也有显著影响,百合花杜鹃扦插生根能力强于江西杜鹃,泥炭+珍珠岩+蛭石(3:1:1)基质生根效果优于腐叶土+河沙(1:1).该研究结果首次发现早春新梢萌发前采用木质化硬枝扦插可以显著提高两种杜鹃的生根效果,为该亚组杜鹃的扦插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