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01.
杉科植物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永福 《植物研究》1994,14(4):369-382
本文对杉科植物的研究历史作了回顾,根据分支分类结果和表征分类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系统。以形态学为依据,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杉科的分类作了订正。作者承认杉科植物共9属、12种及3变种,将杉木、厚皮杉木、德昌杉木和米德杉木归并,支持柳杉作为日本柳杉的变种、台湾杉木作为杉木的变种、秃杉和台湾杉归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具有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大鼠血液成分和流变学变化,以阐释“热毒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连续8周,从中西医学不同视角,观察注射期间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症状表现,包括采集舌像、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小板聚集、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血液粘度、血脂和凝血因子。结果注射毒素后大鼠活动减少,大便臭秽;尾部逐渐变得紫暗,舌质由红润变得暗、干涩、舌下静脉变长;给药第1周大鼠血液有凝血时间延长和血脂波动,随后有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细胞功能改变表现;4周至8周血小板聚集、血浆粘度和血脂升高。结论腹腔注射内毒素后,大鼠出现符合中医热毒血瘀证证候的舌像和体征,其生物学表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首先是炎症反应并波及血液内成分变化和凝血变化,然后会引起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变的异常。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中医“热毒血瘀证”的现代生物医学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不同证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殖道菌群的变化。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住院慢性盆腔炎患者,湿热证组29例和气滞血瘀证组20例的宫颈分泌物进行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菌的检测,并与24例正常人组对照。结果慢性盆腔炎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两者的衣原体感染率、细菌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分级高于正常人组。优势菌群,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占7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占45%,其次为粪肠球菌,占16%;革兰氏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13%,其次为棒状杆菌,占11%。湿热证和气滞血瘀证两者差异无显着性。结论慢性盆腔炎湿热证与气滞血瘀证均与菌群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来建立颈性眩晕血瘀证患者血清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后,实施体外压力刺激,建立对细胞的力学加载模型,同时用丹参酮ⅡA对细胞模型干预进行对比研究,检测细胞外液NO、ET,游离钙浓度、内皮损伤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含量变化。实验表明:与颈性眩晕血瘀对照组相比,该组压力组与加药组细胞形态变化不甚明显,且细胞活性、细胞内钙离子浓度、NO、ET含量比值及内皮损伤标志物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性眩晕血瘀低压组与颈性眩晕血瘀高压组相比,低压力刺激干预在减少细胞损伤标志物的含量方面效果更佳,证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效果甚至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05.
黄芪复合体(豆科)核型研究补充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相云   《广西植物》1996,16(1):61-63
本文首次报道了民和黄芪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发现该种与黄芪复合体其它类群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核型有别,其核型公式为2n=16=8m(2SAT)+8sm。这种核型变异与它的形态变异一致。在黄芪复合体内,每一类群的染色体至少具1对随体,且附着在最后1对染色体的短臂上(除蒙古黄芪具2对随体外),而Toh(1971)报道采自Kyungi和Mt.Harla膜荚黄芪和高山膜荚黄芪(新拟)的染色体不具随体,可能观察有误。  相似文献   
10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转基因检测用有证标准物质在确保转基因产品定性、定量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追溯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转基因蛋白质标准物质的开发相对缓慢,其中一个难点是制备高纯度的转基因蛋白质候选物。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cry1Ah1基因因其对亚洲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已用于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研制,并获得具有较好抗虫性状的转基因株系。为了研发Cry1Ah蛋白有证标准物质,亟需建立其制备及纯化体系。文中优化了利用Bt表达系统制备Cry1Ah蛋白的体系,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和排阻色谱法逐级纯化的方法,获得了高纯度的Cry1Ah蛋白(排阻色谱纯度:99.6%)。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纯化的Cry1Ah蛋白与原毒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杀虫活性没有显著差异。最后使用Edman降解法和质谱法确定了Cry1Ah蛋白活化后的氨基酸序列。综上所述,获得的Cry1Ah纯蛋白可用于蛋白质标准物质的研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80例,将入选的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口服汤剂治疗7天,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7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和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指数(m MRC)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和用力肺活量(FVC)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 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00%、72.50%,两组相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显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降低血清TNF-α水平,从而提高显效率。  相似文献   
108.
摘要 目的:探讨清气化痰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MMP-12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市中医医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16例AECOPD 痰热壅肺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58,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和实验组(n=58,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气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8、降钙素原(PCT)]、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清MMP-2、MMP-9、MMP-12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发热、咳嗽或喘息气急、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痰多色黄或白黏、CAT评分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PCT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MP-2、MMP-9、MMP-12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气化痰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血清MMP-2、MMP-9、MMP-12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9.
扬益防害发展生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双刃剑 ,它的发展既为人类造福 ,又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如何加速发展以给人类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又预防与制止灾害的发生是当务之急。人类在发展和进步的历程中注视的对象在不断变化 ,科学和技术专家们的工作始终在服务于人类。从前两个世纪的情况看 ,其研究对象可以简单归纳为 :19世纪人们研究分子 ,发现了周期表 10 0多个元素及其化合物 ,为人类创造了极大财富 ,化学工业及与化学工业有关产业至今仍占世....  相似文献   
110.
血瘀证作为中医学常见的证候之一,常夹杂其它证候出现.对其诊断和治疗的意义不言而喻.现代医学对血瘀证的研究逐渐增多,建立更可靠的血瘀证动物模型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血瘀证模型的研究进展,为后续血瘀证模型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