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6627篇
  9717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443篇
  2021年   433篇
  2020年   442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25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目的】揭示盐碱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因子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河西走廊不同盐碱程度的11个样点在春季进行采样,研究了土壤的微生物数量、酶活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简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河西地区原生盐碱地、次生盐碱地与农田土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等方面均有差异;河西地区土壤较贫瘠,土壤微生物数量较低,且分布有规律性,即原生盐碱土<次生盐碱土<农田土;放线菌、真菌、碱性磷酸酶、脲酶和有效磷5个因子是引起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与理化因子之间相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结果证实河西地区盐碱土壤中磷的循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262.
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δ13C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兰芳  蔡祖聪  祁士华 《生态学报》2007,27(3):1072-1078
在玉米盆栽试验期间,运用碱吸收法采集土壤呼吸样品,转化成碳酸钡后,运用质谱法测定其δ^13C值,以研究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对土壤呼吸δ^13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下,土壤呼吸的δ^13C值随玉米生长时期而变化,变化在-14.57‰~-12.30‰之间,呈喇叭期〉成熟期〉开花期,而在裸土下,土壤呼吸的δ^13C值在-19.34‰~-19.13‰之间,不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开花期土壤呼吸δ^13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产物土壤输入的下降和根系活性的降低,成熟期玉米土壤呼吸δ^13C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衰老死亡根系的分解腐烂。玉米生长下,无论开花期还是成熟期,白天土壤呼吸的δ^13C值显著大于夜间;玉米植株遮光处理后,土壤呼吸的δ^13C值显著降低。该试验结果证明玉米生长和光合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呼吸的δ^13C值,在玉米生长期间,土壤呼吸主要来自于新近合成的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263.
衡阳盆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衡阳盆地紫色页岩土壤 9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 ,共获得土壤动物35 85只 ,隶属于 4门 8纲 39目 ,其中线虫类、蜱螨类为优势类群 ,占总捕量的 5 0 2 4 % ;常见类群 1 2类 ,占总捕量的 4 4 0 1 %。从土壤动物水平分布上看 ,9种生境相似程度较大 ,其中尤以芦竹林和桃树林、阔叶林和桉树林、芦竹林和桉树林之间相似程度更突出。从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看 ,9种生境中只有桃树林、柑桔林垂直分布较为明显 ,而各种生境中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芦竹林、柑桔林、桉树林、菜地、阔叶林和桃树林 6种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呈基本一致的趋势 ,且各生境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64.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与方式对南方红壤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借助氯仿熏蒸法、平板涂抹法和BIOLOG检测法,比较研究了4种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4种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细菌数量差异显著,2项指标均以天然次生林土壤最高,人工林次之,荒地最差;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法)和微生物代谢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多样性)在5种植被类型的土壤中也有明显差异,其趋势与微生物量碳、细菌数量基本相同;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整体能力和功能多样性比人工林和荒地强.相关分析表明,0~20和20~40cm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多样性与根系生物量紧密相关(r=0.933,P<0.05;r=0.925,P<0.05).自然恢复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265.
多点接点计数方法是根据细菌分解固体培养基上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的能力确定为不同的生理类群,由有机化合物的降解点数和根据MPN方法进行计数,对不同的耕作方法进行了测定表明,秸秆覆盖免肾够明显提高土壤中分解淀粉,木聚糖,纤维素,果胶,几丁质,卵磷质,脂类和蛋白质类群的细菌数量。  相似文献   
266.
土壤优先水流及溶质优先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土壤原状土柱和填充土柱实验,研究了土壤优先水流的特征和非吸附性离子Br^-和NO3^-在土壤中的优先迁移。结果表明,土壤优先水流存在优先穿透、穿透曲线不对称性、偶向入渗和拖尾等特征,原状土柱中Br^-标记的优先水流在实验开始后24h出现穿透,穿透时的孔隙体积仅0.04,在原状土柱中以Br^-标记的土壤优先水流占土壤出流总量的26%,所引起的Br^-累积淋出量占总淋出量的86.7%,说明土壤优先水流虽只占出流总量较小的比例,却可造成较大比例的溶质迁移,优先水流可使NO3^-快速向下迁移,在仅1倍孔隙体积时,其出流中可收获投加量的11%,优先水流可使Br^-和NO3^-向土壤较深层次迁移的同时,发生径向扩散。  相似文献   
267.
毛白杨遗传转化系统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影响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介导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建立了毛白简单,高铲的遗传转化系统,获得了大量正常转基因植株。在共培养培养基中附加2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的同时降低pH值可以显著提高毛白杨转化频率  相似文献   
268.
应用电子探针对植物根际和根内营养元素微区分布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子探针可检测出玉米、大豆根际和根内含有Na,Mg,Al,Si,P,S,Cl,K,Ca,Ti,Fe,Cu和Zn 13种元素。这些元素在根际土壤、粘液层和根组织内的含量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除Si,Al,Ca,Fe在根际土壤中峰值较高外,Ti仅在土壤中达到可检测量;S,Fe和Zn富集在粘液层,Mg,P,Cl只在根组织内才有较明显的峰。这些规律可作为区分根—土界面的参考指标。K含量在根内明显高于根际土壤,并由表皮层到中柱径向增加;Ca则与K不同,且受植物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9.
景观自然性体现了各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对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通过解译2003年、2009年和2015年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利用GIS和层次分析法,研究了甘肃金川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自然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景观结构中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斑块丰富度呈增加趋势,景观优势度、景观分离度呈减小趋势;提供栖息地、植物群落维持功能、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植被覆盖度等生态功能指标呈增大趋势;人工干扰指数、人工景观平均面积等生态学干扰指标呈减小趋势,湿地公园的景观自然性指数由2003年的0.4761增加至2015年的0.7485.湿地公园保育和恢复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土地覆被结构,增强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弹性和服务价值,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自然性.  相似文献   
270.
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湿地处理工农业和城市生活污水 ,是过去十多年来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 ,湿地具有很强的处理污水的潜力[1]。红树林湿地是分布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海岸的典型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排放污水和废水的便利场所。研究者认为 ,红树林湿地系统与其它类型的湿地一样具有潜在的净化污水的能力[2 ,3]。Ned well建议 ,红树林可以被更积极地加以利用和管理 ,作为整体污水处理设施的最后阶段 (理由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对营养富集和富营养化具有良好的耐性 ) ,将初级处理污水排放到红树林生态系统内 (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