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6篇 |
免费 | 105篇 |
国内免费 | 1325篇 |
专业分类
26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117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90篇 |
2014年 | 168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79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76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长江口滩涂围垦后水鸟群落结构的变化——以南汇东滩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长江口滩涂湿地高强度的促淤围垦对生物多样性保育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于2006至2010年在南汇东滩进行了水鸟调查,研究围垦后堤内环境的快速演替过程对水鸟的群落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鸻鹬类、雁鸭类和鹭类三类主要水鸟类群,结果表明鸻鹬类的总数呈严重下降趋势(ANOVA, p=0.009),而雁鸭类和鹭类总数在上升(ANOVA,p=0.015;p=0.00);在种类数量方面,鸻鹬类和雁鸭类差异不显著(ANOVA,p=0.597;p=0.523),鹭类种类数变化极显著(ANOVA ,p=0.00)。同时,通过对水鸟的栖息地选择因子偏好的分析, 发现滩涂减少是鸻鹬类减少的主要因素,而大型鱼塘和芦苇增加是雁鸭类和鹭类增加的重要原因。为此我们提出相应海岸带湿地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的净化效果与植物生长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别以砾石和土壤为填料构建成潜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处以较大水力负荷的污水处理。比较了两种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较大水力负荷条件下两种湿地的净化效果都较差,但潜流湿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都优于表面流湿地;土柱法测量了湿地植物的根系生物量,结果显示湿地植物地上部分长势差异不明显,但潜流湿地的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表面流湿地的根系生物量(P<0.05)。结合前期实验结果得出湿地净化效果不仅与湿地植物根系生物量有相关关系,还与其他因素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崇明东滩湿地低(S1)、中(S2)、高(S3)潮滩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吸磷过程主要发生在前24 h内,随后近于达到平衡状态。沉积物对PO43--P的平均吸附速率在0~0.5 h内最大,均超过了140 mg.kg-1.h-1;快速吸附过程主要发生在前11 h,前11 h的平均快速吸附速率表现为S1>S3>S2,且沉积物中细颗粒成分越多,沉积物对PO43--P的平均快速吸附速率越大。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根据Langmuir方程计算,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均>200 mg.kg-1,同时沉积物对PO43--P的吸附容量也表现为S1>S3>S2。原因可能同S1中细颗粒成分、有机碳和常量金属元素(Al、Ca、Fe、Mg)的百分含量较多而S2中细颗粒成分、有机碳和常量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较少有关。温度和pH值也影响沉积物对PO43--P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文情势与盐分变化对湿地植被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情势与盐分变化直接影响到湿地植被的分布与演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文情势改变与盐分聚集已造成大面积的湿地退化和盐渍化,已严重威胁全球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系统总结了水文情势与盐分变化单一环境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湿地植物生理生态、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与演替和植被动态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湿地水文动态-盐分变化-植被响应的综合模型研究现状,认为发展湿地综合模型预测未来水文情势与盐分变化情景下湿地演变,是应对气候变化湿地水盐管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工具,最后指出今后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湿地植物只有在多水的环境中才能生存,它们或植根于泥土之中,或漂浮于水面。湿地植被的浓浓绿色使高原湿地如诗如画,生机盎然;草本植物的一岁一枯荣使得高原湿地中的泥炭不断得以累积增长。植被是某一地区范围内所有植物的个体、群体和种类的总和,是植物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植被的状况最能综合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植被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为所有的动物、微生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放牧率下羊草和芦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松嫩草原羊草草地上通过小区围栏放牧,对不同放牧率下羊草和芦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氮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羊草和芦苇在生长季初期茎基部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低,分别为7.12%和3.95%,随着季节推移逐渐增加;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季节推移的变化不大;羊草返青比芦苇早,从而造成5月份实验开始时两种禾草茎基部和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差异;一定程度的放牧(本实验条件下为P4和P5小区)有利于牧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提高,促进牧草再生氮素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大,随季节推移逐渐降低,与其物候期相一致;适当放牧能够刺激根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使其向地上部分转移,提高牧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第五届Yakuh代田会议于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健肠长寿’的科学”。来自日本、中国、中国香港、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一些欧洲国家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养乐多代田会议从1999年第一届开始至本次第五届会议,和世界各国的专家探讨交流关于益生菌的最新科研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益生菌事业的发展。本次会议主要对益生菌的功能研究进行了交流,并对益生菌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12月,选择闽江河口鳝鱼滩的短叶茳芏湿地、互花米草湿地以及二者的交错带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研究方法探讨了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3块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随时间推移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互花米草入侵显著提高了鳝鱼滩湿地3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硅含量(P0.01),与短叶茳芏湿地相比,交错带湿地和互花米草湿地30—60 cm土层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别增加了8.56%和19.97%,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温和电导是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因素(P0.01)。研究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变化特征,对于揭示湿地生态系统生源要素硅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及互花米草入侵及其扩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湿地公园植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能力、加强湿地公园的物种保育功能并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质量,对广州地区20个湿地公园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205种湿地植物;对其物种组成、生活型、生态习性、优势科属及应用频度等的分析表明,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植物种类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保护和珍稀植物种类应用较少等。基于此,推荐了55种本土植物作为广州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改造和景观配置的候选物种,同时还提出了对未来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