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热带珍贵树种——擎天树北移引种抗寒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才华   《广西植物》1993,(2):193-193
<正> 擎天树(Shorea chinensis)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和东南闻的北热带季雨林地带,在广西,生于海拔250—750米的石灰岩及带钙质的砂页岩山地,是我国典型的热带常绿高大稀有珍贵的龙脑香科植物。自五十和六十年代,我区林业和植物科学研究工作者先后在龙州、都安、巴马、那坡和大新、田阳等地发现了这一野生珍贵树种以来,不少地方都积极进行引种试验,但多局限于北热带季雨林地带内,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引种试验还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93.
繁殖期北草蜥活动型和巢区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4.
王献溥  何妙光  谢以锦   《广西植物》1984,(4):351-354
<正> 管理的保护区一般是指在一些生物地理省内已无典型的原生植被地段,但在一些人为干扰较轻的地方,植被保存较好,或者即使是由次生植被所组成,但稍作管理即可恢复类似原生的植被和有代表性的动物区系的地段所建立的保护区。像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和南方山地的许多次生林区域,都迫切需要建立这类保护区,使其能恢复原来的植被面貌,繁殖  相似文献   
95.
2003年10月25日,衡水市郊区一市民在居住区的草坪中捉到一只活体蜥蜴,经鉴定为蜥蜴科(Lacertidae)草蜥属(Takydromus)北草蜥(T.septentrionalis)(图1),整个体长353·4mm。这是河北省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于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脊椎动物标本室内,标本编号:031025002。1外形测量(mm,g)2形态特征2·1头部略扁。吻较窄,吻端略微钝圆,吻鳞不与额鼻鳞相接;鼻孔位于鼻鳞、鼻后鳞与第一上唇鳞之间;耳孔较大,长卵圆形,前后长1·5mm,背腹长2·5mm,鼓膜清晰并内陷,其后上方或后下方有部分加厚,其余透明状;鼻额鳞菱形,前端钝圆,后端略尖;左右前额鳞长大…  相似文献   
96.
97.
细菌在土壤中运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细菌运移实验是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土柱内进行,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一致,有必要对该方法进行标准化;此外,可采用与显微镜结合研究孔隙尺度下的细菌运移.本文认为依据对流-弥散方程建立的细菌运移的数学模型,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但模型忽略了许多参数,如生长、死亡.若在大田尺度下应用,还应对机理理论、实验范围、尺度转换、模型建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8.
北五味子果实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聂江力  裴毅  祖元刚 《植物研究》2005,25(2):213-215
通过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了超临界CO2法萃取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20 min。  相似文献   
99.
湘西青冈 新种 图1 Cyclobalanopsis xiangxiensis C. J. Qi et Q. Z. Lin, sp. nov. (Fig. 1) Species affinis C. austro-glaucae Y. T. Chang, sed foliis multo majoribus glaberrimis, nervis lateralibus multioribus, margine supra basin aristate incurvato-serratis, glandibus paullo depresso-globosis, diametro altitudine latiore, lamellis integris differt.  相似文献   
100.
北葶苈子黄酮苷类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从其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成分,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2)、槲皮素-3,7-二-O-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苷(4)、quercetin-3-O-[2-O-(6-O-E-sinapoyl)-β-D-glu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 (5)、槲皮素-3-O-[(6-O-trans-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7-O-β-D-吡喃葡萄糖苷 (6)、isorhamnetin-3-O-sophoroside (7)和异鼠李素-3-O-β-D-[2-O-(6-O-芥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吡喃葡萄糖苷(8)。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67为首次从独行菜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6的NMR 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