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湘西溶溪组的棘鱼化石及其层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最低含鱼化石地层,即湘西早志留世(Llandovery 期)溶溪组的地区性地质剖面和产自该组七个类型的棘鱼鳍刺化石,并根据其同层中所产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论证鱼化石层的层位.鱼化石本身所表现出的原始特性与这一结论是谐调的.  相似文献   
72.
北五味子的果实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军  谷安根 《植物研究》1992,12(4):383-388
采用不同花期的子房与花谢后的果实解剖制片为材料,综合研究结果,明确北五味子的雌花,其离生心皮雌蕊群呈螺旋状着生在圆顶状的花托上。每一个单雌蕊均由鸡冠状柱头与下面膨大的子房构成。花柱缺如。子房有自背缝线上发生的假隔膜隔开,致将子房形成假二室;胚珠倒生乃至弯生,亚边缘胎座(submarginal placenta),受精后发育成旋生聚合浆果(spiral-baccacetum),内含种子1-3(2)枚。种子属双子叶有胚乳种子,胚甚小,约为种子的1/50。  相似文献   
73.
苏宗明   《广西植物》1985,(3):227-243
大瑶山是广西有名的大山,北纬23°40′—24°24′,东经109°50′—110°27′,面积约2080平方公里。 大瑶山起源于二迭纪,是一座古老的山体。大瑶山生物种类丰富多彩,区系植物213个科,2335种;陆栖脊椎动物69科,281种;昆虫176科,836种;森林植被四个植被型,34个群系。大瑶山生物地理成份复杂,植物区系有热带东南亚、东亚、北温带、旧世界热带和泛热带的成份;昆虫区系有东洋种、古北种和本地特有种。古老、孑遗和特有、珍稀种类不少,蕨类植物250种,裸子植物7科22种,木兰科4属16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有桫椤、白豆杉、福建柏、猪血木、大果木五加、伞花木、南华木、紫荆、金莲木等35种;珍稀动物有瑶山鳄蜥、猕猴、短尾猴、大鲵、山瑞、红腹角雉等12种。大瑶山具重要经济意义的种类较突出,如:灵香草、八角、玉桂、罗汉果等。因此,大瑶山是广西中部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广西重要的和理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之处;是广西非常重要的自然物种基地;是广西重要的木材和土特产基地。大瑶山今后主要是保护起来,建立自然保护区,同时,大力发展木材和土特产。  相似文献   
74.
湘西早志留世溶溪组无颌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记述了在湖南西部早志留世 Llandovery 期溶溪组发现的多鳃鱼目—新科——大庸鱼科 (Dayongaspidae fam. nov), 其标本代表了中国迄今为止地质时代最早的海生早期脊椎动物化石,并进而论证了中国的盔甲鱼类发生在近岸浅海地区,而不是大陆淡水盆地,其时代为前早志留世.扬子区是这类无颌类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75.
非寄生凝集素的分离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处理Sepharose 6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S-200凝胶过滤,首次从中药北寄生中分得一种有毒凝集素,称为北寄生凝集素(Viscum coloratum lectin,VCL),是一种高毒性的植物毒蛋白,对小鼠静脉给药的LD50为4.4ug/kg,其粗提物也具有很强的毒性,对小鼠腹腔给药的LD50为0.2g/kg,分子量52 000,等电点10.5。  相似文献   
76.
本文描述了寄生于齿叶白绢梅(Exochorda serratifolia S.More)上的叉丝壳属一新种和寄生于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L.)上的叉丝壳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Microsphaera exochordae Q.X.Lu et G.Z.L(?)和M.schizandrae Sawada。 对新种作了中文和拉丁文描述,并附有形态图,同时讨论了与相近种之间的区别。对新记录种进行了中文描述。  相似文献   
77.
刺槐林水分生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定位观测资料为基础,对晋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的水分生态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年生长期中,刺槐林地水分条件严酷、土壤有效水分少。生长期刺槐的蒸腾强度为0.1140g·g-1·h-1±0.0586(平均值±标准差);蒸腾强度日变化与光照强度日变化的关系最为明显;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次之;但与相对湿度日变化的关系则不明显。生长期刺槐的水势为1.759-Mpa±0.457(平均值±标准差)。水势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最为明显,与相对湿度日变化的关系次之;而与光照强度日变化的关系最不明显。刺槐的蒸腾强度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含量季节变化的关系不够显著;水势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含量季节变化的关系显著;但它们的季节变化与光照强度、气温和相对湿度季节变化的关系均不够显著。刺槐的蒸腾耗水量,林分总蒸散量分别占同期降水量的16.3%和68.0%,  相似文献   
78.
中药山楂原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燮才   《广西植物》1989,9(4):303-310+389
山楂为传统中药,也是保健食品山楂饼等的主要原料,通过对一些省、市、县的商品药材山楂及其原植物的调查,发现中药山楂的原植物有5种1变种,他们是:山楂、山里红(变种)、野山楂、云南山楂、光萼林檎(新种)和台湾林檎,均隶属于蔷薇科。本文提供中药山楂原植物分种检索表,新分类群的描述,药材性状主要鉴别特征和资源分布等。  相似文献   
79.
李信贤  胡舜士   《广西植物》1983,(2):103-110
<正> 一个地区目前的植物区系是过去自然环境经过长期变化累积的产物。组成植物区系的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也是在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在同一地区范围内,根据植物区系的特点来考虑造林树种的选择,引种或栽培本地区土生土长的野生经济植物,就容易取得成功,是一种既科学又经济实用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80.
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方丽  余新晓  郑江坤  王贺年 《生态学报》2012,32(19):6092-6099
在北京山区,以该区防护林主要树种为依据,选择在典型天然林中设置26块具有代表性的样地,并计测样地中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以及包括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等14个环境因子,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对样地乔木和环境因子进行分析,以揭示该区防护林优势树种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根据样地树种组成及树种重要值首先将26块样地划分为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栎类(Quercus spp.)、杨桦(Populus davidiana-Betula platyphylla)及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优势种的5个典型群落类型,然后应用DCCA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个环境因子中,海拔作为大多数环境因子的综合反映,是影响植被群落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第一排序轴主要反映海拔、水分、土壤有机质等的变化,第二排序轴主要反映坡度、坡向的变化,各植被群落类型沿着第一排序轴呈有规律的分布;将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定量分离,结果显示,14个环境因子解释了43.19%的物种分布格局,其中地形因子解释部分为20.36%,土壤因子解释部分为11.9%,土壤和地形的交互作用解释部分为1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