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篇 |
免费 | 74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4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27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和野驴(Equus hemionus)是许家窑遗址动物群中的优势属种。本文基于对这两种动物牙齿材料的测量与分析,确定了遗址中马科动物的死亡年龄,并对上、下文化层的死亡年龄分布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知古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与特点。通过与马科动物在自然生存状态下以及死于不同原因(如疾病或营养衰竭、食肉动物猎杀、现代人类狩猎等)的年龄结构对比,结果表明:古人类在许家窑文化早期(下文化层)可能通过捡拾自然死亡的动物尸体、与食肉类动物抢夺猎物、主动狩猎等多种方式获取马科动物,而在许家窑文化晚期(上文化层)可能以主动狩猎作为获取马科动物的主要方式。此外,古人类在遗址的早期就可能已经具有捕获整个马科动物居群中任意年龄个体的能力,并能做出最优化判断,有选择地去捕猎脂肪和肉量较高的壮年动物群体。 相似文献
62.
枕头是睡眠时保持人体头颈部正常位置的一种日常卧具,对维护人类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古代有机质组成的软质枕头易降解,难以在考古遗迹中保存,影响了人们对枕头成分的认识。本文选取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尖子地点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两座墓葬内的枕头残留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扫描电镜显微观察、能谱分析和植硅体分析,目的是观察枕头的显微结构和分析枕头材质的组成成分。扫描电镜的显微观察发现,枕头残留物包含大量的禾本科植物表皮细胞和植硅体、少量植物纤维;能谱分析显示,枕头残留物的主要构成元素为氧、硅、碳,还包括少量的钾、镁、磷、钙、硫、氮、锰、铁等元素;植硅体分析表明,枕头残留物主要由禾本科(Poaceae)植物表皮细胞、黍亚科(Panicoideae)植物茎叶哑铃型、竖排哑铃型以及粟(Setaria italica)和黍(Panicum miliaceum)的稃壳组成。以上结果显示两件枕头主要由禾本科茎叶类植物材料和粟、黍等小米类稃壳组成,还可能夹杂少量蛋白质类物质。本研究为探讨十六国时期枕头的制作材料及其组成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于进一步探索卧具的发展历程、了解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丧葬习... 相似文献
63.
64.
生物考古学(Bioarchaeology)是一门通过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生物遗存的综合研究进而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的学科。1972年,英国考古学家Grahame Clark在其著作《Starr Carr:A Case Study in Bioarchaeology》中首次提出了"生物考古学"的概念,当时的研究范围仅限于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此后,由于受到新考古学理论的冲击,"生物考古学"的概念产生了重大变化,1976年,美国体质人类学家Jane Buikstra在美国第十一届南方人类学会年会(the 11th annual 相似文献
65.
贵州盘县大洞的堆积物,自上而下可以分为3层。大洞主体堆积物为角砾堆积,来源于洞顶灰岩的崩塌,另外有人类遗物以及洞外片流作用带入的泥砂。人类化石、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主要分布在第2层角砾堆积中。堆积物在洞厅各部位均有相应分布,属同一沉积序列。已知的早期人类活动时间大约从260ka.B.P.开始,到142ka.B.P.前后结束,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第6、7阶段。角砾层下段,发育一套遭强烈溶蚀和风化的堆积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湿热的沉积环境,时间大约在260—180ka B.P.期间,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第7阶段;大洞堆积物在气候变化周期上与黄土、青藏高原冰期序列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66.
山西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均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细石器。前者也于下川富益河圪梁第二级阶地上部;后者位于汾河第二级阶地底部。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7701地点比下川稍早。 本文根据地貌、地层和所含的文化遗物,结合碳-14测据,与安志敏先生在《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中对下川、丁村提出的异议,进行了讨论,认为两遗址的时代与性质依然可信无疑。 相似文献
67.
安徽繁昌早更新世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及其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在安徽繁昌县癞痢山发现了两处洞穴、裂隙堆积。在随后两年中对其中之一的人
字洞进行了系统发掘,采集到一定数量的石制品、骨制品和属种丰富、生态习性多样的大量脊
椎动物化石。人字洞发育于三叠纪灰岩中,洞穴堆积物厚约30米,可分为上下两个堆积单元,
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遗物主要产于上堆积单元。经初步研究,人字洞动物群包含67种哺乳动
物,与我国南、北方第四纪早期的其它主要动物群相比,其绝灭属、种比例更高,动物群中主
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更原始,然而该动物群中真马(Equus)的出现,表明其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
早期。这一动物群具有浓郁的北方色彩,显示出更新世初期我国境内有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促
使北方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徒,在长江以南形成东洋界和古北界动物地理区系交错带的过渡区动
物群。人字洞动物群的发现为研究我国第四纪早期动物群的特征和动物地理区系演化及古气候
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68.
马鞍山遗址1986年发掘区的地层分为9层,根据沉积间断可划归为上下两大文化层。上文化层包含第2至第6层,堆积年代约为15 kaBP-36 kaBP;下文化层包含第7至第8层,堆积年代约为53 kaBP。共发掘出土石制品1292件。遗址上下文化层在主体原料、石制品大小、石核剥片技术和石器修理技术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仍属同一文化系统。下文化层以硅质灰岩砾石为主要原料,石制品以小型和中型为主,采用锤击法剥片,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上文化层则以燧石结核、岩块为主要原料,石制品以微型和小型为主,主要采用锤击法,存在少量垂直砸击法和锐棱砸击法制品;石器毛坯以断块为主,修理主要采用硬锤锤击修理,可能存在压制修理技术。该遗址对于探讨晚更新世晚期贵州古人类的石制品技术特点及其在云贵高原的多样化适应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沟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上集镇西南,老灌河东岸二级台地上。2007-2009年共发掘5000 m2,出土了7700多件仰韶时期动物骨骼。可鉴定标本至少代表5 纲11目19科23个属种,包括猪(Sus scrofa domesticus)、犬(Canis familiaris)、水牛(Buballus buballus)、犀牛(Rhinoceros sp.)、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花面狸(Paguma larvata taivana)等。动物群统计结果表明,仰韶文化一至三期含犀牛、亚洲象、竹鼠等喜温动物,四期中无喜温动物;根据动物生境,可判断该地区仰韶文化一至三期气候温暖湿润,四期相对干冷。仰韶文化一、二期狩猎动物的数量稍多于或等于家养动物,说明该时期“狩猎采集”比“饲养家畜”的活动多或并重;三、四期家猪骨骼占比分别是90.7%和87.9%,说明饲养家畜是一项主要的生业方式,狩猎和捕捞仅起辅助作用。仰韶文化三期3个兽骨坑内各埋藏了1具完整的成年母猪骨架,其中K15内为孕晚期母猪,怀仔猪数为7或稍多,为研究我国早期家猪繁育情况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总之,该遗址出土的丰富动物遗骸可为研究汉水中游地区仰韶时期的古环境、生业模式、动物资源利用、畜牧史等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0.
中国境内分布着数千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行为研究的重要区域.虽然以往的研究一直关注地学手段在解读遗址地貌和地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然而,作为正确鉴别遗址完整性和早期人类生存行为研究的遗址形成过程(或遗址成因)分析,长期以来缺少系统性的研究和关键指标的选择.本文结合古人类活动遗址保存的地貌和主要沉积物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