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1.
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幼苗在渗进胁迫下叶片相对透性、Pro含量和在总游离氨基酸中的Pro比例均增加,但品种间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别。在严重胁迫下,抗旱性弱的品种济南13,烟农15和鲁麦5号的叶片相对透性增加大于抗旱性强的品种昌乐5号,秦麦3号和山农587;而Pro含量和在总游离氨基酸中Pro比例的增加小于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Pro累积与RWC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12.
三种蜚蠊的游离氨基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明扬  蒋滢 《昆虫知识》1991,28(5):290-292
<正> 分析生物体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可以了解各生物对氨基酸的需求、蛋白质代谢的特点,也是目前近代生物化学和分子分类学研究的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对三种蜚蠊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13.
我家住在德克萨斯州的中南部。像所有美国西部的男孩一样,我喜欢这里那些可爱的动物邻居,在草丛中矫健奔跑的红狼,总爱蜷成球状的穿山甲,拥有宝石般绚丽色彩的蜂鸟……不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附近一个超级巨大的蝙蝠洞——布兰肯洞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栖息地之一,里面住  相似文献   
314.
‘黄山白茶1号’是温度敏感型白化茶树品种,由其鲜叶加工的绿茶,即‘黄山白茶’,具有清香持久、滋味鲜爽等特征。为探究不同白化时期加工绿茶的香气和滋味差异,分析了绿茶中挥发性代谢物、儿茶素、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白化时期的‘黄山白茶’在香气和滋味上存在差异。气相质谱(GC-MS)分析表明,共有29个高丰度挥发性化合物被鉴定;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顺-3-己烯醇、(Z)-丁酸-3-己烯酯可能是导致3类绿茶香气存在差异的标志性化合物。滋味成分分析表明儿茶素类物质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低;在白化中期绿茶中略有增加但不显著,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则显著增加;咖啡碱在3类绿茶中无显著差异;游离氨基酸在白化早期绿茶中含量最高,为干质量的4.4%,而在白化后期绿茶中只占干质量的1.3%。因此,不同时期的‘黄山白茶1号’嫩梢中的代谢物积累存在差异,使得加工的绿茶风味不同。  相似文献   
315.
目的:探讨自主研发产物--斑蝥素酸镁对人喉癌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是否好于临床抗癌药物斑蝥酸钠。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SRB法)、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分别考察斑蝥素酸镁和斑蝥酸钠对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的影响。结果:与斑蝥酸钠相比,斑蝥素酸镁作用喉癌Hep-2细胞的效果更加显著。其IC50仅为2.19μmol·L-1,远低于斑蝥酸钠的IC50(15.75μmol·L-1)。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显示,与斑蝥酸钠相比,斑蝥素酸镁明显阻止细胞集落的形成,最低有效浓度为1.75μmol·L-1,远低于斑蝥酸钠的最低有效浓度(3.50μmol·L-1)。结论:与斑蝥酸钠相比,斑蝥素酸镁对喉癌Hep-2细胞具有更加显著的抑制效果,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16.
目的:探讨使用游离皮瓣修复晚期颅底肿瘤术后缺损组织的效果及适应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行晚期颅底肿瘤术并且需要进行组织修复的病患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患选择的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游离皮瓣,而对照组使用钛网修复。观察两组相应指标,比较不同修复材料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0.54%(15/37)、97.30%(36/3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和皮瓣坏死比率为8.11%(3/37)、0(0/37)和2.70%(1/37)都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臂皮瓣进行晚期颅底肿瘤术后缺损组织修复效果更好,皮瓣存活率更高。比传统钛网修复引起的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317.
为了研究补服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BCAA)对有氧运动耐力的影响,给白鼠补服BCAA,检测其对白鼠的运动能力和血清游离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另选择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于测试前30min分别口服氨基酸补剂及安慰剂,采取自身对照性分析法对比12min跑成绩及最大吸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白鼠补充BCAA后,有氧运动的衰竭推迟出现,血清中BCAA的含量显著提高;人体数据研究表明,补服BCAA后,12min跑成绩和最大吸氧量均显著提高。表明补服BCAA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有氧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318.
β-半乳糖苷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工业用酶,目前主要通过毕赤酵母甲醇诱导型表达系统进行生产,但甲醇的使用存在火灾、残留毒性等安全隐患,已逐渐成为食品工业用酶生产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满足β-半乳糖苷酶安全生产的需要,本研究利用强组成型启动子PGCW14和源自酵母的自我复制序列PARS构建了一种新型非甲醇诱导游离型表达载体pGCW14ZαA-PARS,并且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非甲醇诱导游离型重组表达菌株KM71/pGCW14ZαA-PARS-Aoβ-GAL,用以改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 RIB40(ATCC42149)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Aoβ-GAL)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非甲醇诱导游离型表达载体在毕赤酵母中传代培养90代后仍保持83.22%的遗传稳定性,完全能够满足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在10%流速补充碳源的条件下,非甲醇诱导游离表达菌株KM71/pGCW14ZαA-PARS-Aoβ-GAL经高密度发酵的最高酶活性和比活性分别为126.4 U/mL和26.2 U/mg,分别是传统甲醇诱导型表达菌株KM71/pPIC9k-Aoβ-GAL的1.94倍和3.12倍,且发酵周期缩短了36h.可见,本研究构建的非甲醇诱导游离型表达载体可有效改善β-半乳糖苷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且在食品工业用酶的安全、高效工业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19.
白芷是我国常用中药材的一种,关于白芷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认为是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等香豆素类具有解痉、镇痛等作用的挥发油类化学成分,但白芷镇痛的成分及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是否有其他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也不得而知,比如说某些药效性氨基酸。该研究采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湖南道地茶陵白芷的蛋白质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总氨基酸检出除Asn以外的其他16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最高的Arg占总氨基酸的31.21%,接近1/3;必需氨基酸总量达27.0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Leu,占总必需氨基酸的24.14%;药效氨基酸比例较高,在酸水解产物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分别达到73.89%和85.78%,其中Arg的含量最高,达1.383g·100g-1,占比为42.24%,游离氨基酸中γ-氨基丁酸、鸟氨酸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高半胱氨酸和鹅肌肽等游离非蛋白质氨基酸和短肽;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接近WHO/FAO的建议摄入值,但Met+Cys的RC值最小,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这些药效性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可能是茶陵白芷具有良好药效的一个因素,而且茶陵白芷的氨基酸组成和配比较合理、符合人体需要,在强化含硫氨基酸的基础上具有开发成为新型药食同源保健性食品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芷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0.
研究了伊立替康(CPT-11)联合去甲斑蝥素(NCTD)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的影响及协同作用机制.分别利用CPT-11 30、60、90、120、150μmol/L,NCTD 30、60、90、120、150μmol/L和两药按上述浓度1∶1联用,以及两药上述浓度完全交叉组合作用BGC-823细胞24、48和72 h,并且以不同序贯方式作用BGC-823细胞24 h.MTT法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采用中效原理评价两药联合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PT-11 60μmol/L、NCTD 60μmol/L和联合用药(60∶60)μmol/L,以及不同序贯方式作用BGC-823细胞24 h后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PT-11 30、60μmol/L,NCTD 30,60μmol/L和联合用药(30∶30,60∶60)μmol/L作用BGC-823细胞24 h后Pdcd4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CPT-11及NCTD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IC50明显减小(P0.05),单独使用CPT-11或NCTD作用24、48和72 h时的IC50分别是联合使用时的2.83、3.15、2.19倍以及2.66、3.11、2.45倍,并且两药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效应;两药合用24 h时先给CPT-11方案抑制作用优于先给NCTD方案,且优于同时给药方案(P0.05);CPT-11 60μmol/L作用24 h引起BGC-823细胞S和G2-M期阻滞(P0.01),NCTD 60μmol/L作用24 h引起细胞G2-M期阻滞(P0.05),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联合用药(60∶60)μmol/L作用24 h,主要引起细胞G2-M期阻滞(P0.01),与先给NCTD 6h方案及同时给药相比,先给CPT-11 6h方案主要引起细胞S期阻滞增加(P0.05)以及细胞凋亡增加;CPT-11 30、60μmol/L作用12 h后Pdcd4上调表达,p53下调表达(P0.05),NCTD 30、60μmol/L作用12 h后Pdcd4下调表达,p53上调表达(P0.05),联合用药(30∶30,60∶60)μmol/L作用24 h后Pdcd4及p53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上述结果表明:CPT-11联合NCTD对人胃癌BGC-823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是诱导细胞G2-M期阻滞,并与抑癌基因蛋白Pdcd4及p53上调表达有关;两种药物联用时序贯次序对联合作用有影响,先给CPT-11方案要优于先给NCTD方案及同时给药方案,其机制主要是引起S期阻滞增加以及细胞凋亡增加;抑癌基因蛋白Pdcd4与p53之间可能存在负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