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稻感光性和光敏不育性的发育遗传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气候室控制的光长与温度下,用光敏不育系7001S与早中熟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oni-ca)感光性弱的“秋光”、“有芒早粳”和“CPSLO-l7”3个品种分别杂交,分析了杂种F_1、F_2植株育性与感光性的表现,以及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这3个组合的恢复亲本均属于具两对光敏不育的恢复基因的品种。F_1植株均倾向晚熟亲本,说明控制感光性强的基因属于显性。F_2植株在长日照下表现为不育株的感光性均倾向感光性强的亲本;且有不少不育株为晚熟超亲;在少数弱感光性的植株中没有不育株。说明光敏不育基因与感光性基因关系密切,可能两者有连锁关系,光敏不育基因要在感光性基因表达的基础上才能表达。  相似文献   
102.
王伟  洪宇 《Acta Botanica Sinica》1997,39(10):914-921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我国特有的水稻(Oryza sativa L.)种质材料,光敏色素是光周期诱导其育性转变的受体。报道了育性转换敏感期间的光周期处理对农垦58S及对照“农垦58”叶片中光敏色素A(Phy A)含量及其mRNA丰度的影响。在10个光周期处理的最后一个暗期结束前,收获每株水稻的上部两片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Phy A。和长日照(LD)相比,短日照(SD)处理导致农垦58SPhy A相对含量增加38.5%;而“农垦58”只增加18.5%。显然,在较长的暗期中,农垦58S中Phy A的积累比对照快。在水稻幼苗中也得出相似的结果。以光敏色素A基因(phy A)的特异性片段RPA3作探针,用RNA斑点杂交的方法对叶片中Phy A mRNA丰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光周期处理5d和10d时,两品种水稻的Phy A mRNA丰度都是SD处理的比LD的高,而且SD下农垦58S Phy A mRNA的丰度均比“农垦58”的高。这些结果表明,甲基化水平较低的农垦58S phy A可能比“农垦58”的phy A更活跃地表达。另外,在育性转换敏感期每日主光期结束时(EOD)进行10次短暂的远红光(FR)照射。结果表明,农垦58S植株抽穗和开花期比SD处理推迟2d,而花粉败育率、种子结实率却无变化。暗示农垦58S开花和育性转变过程的光周期反应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03.
孙久荣  马永超 《生理学报》1997,49(6):666-670
本工作用离体脑片的方法,观测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冷适应的大鼠下丘脑视前区温敏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适应大鼠热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和非温敏神经元对NE的敏感性较室温下生活的大鼠显著提高;与正常室温组大鼠相比,冷适应大鼠WS中受NE兴奋的神经元比数降低,部分WS出现抑制反应;  相似文献   
104.
水稻线粒体DNA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我们比较了各种提取线粒体DNA(mtDNA)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丛广41A、丛广41B和杂种一代广优青为材料,对所提取的材料mtD-NA进行了紫外扫描、OD值测定、电泳、酶切等分析,结果表明,以新鲜材料进行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对提取高纯度的线粒体DNA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5.
K-77(2)不育花粉内壁比保持系厚将近一倍。在保持系花粉内壁中,有径向排列的、断断续续的、着色深的管状结构。而不育花粉内壁中则没有管状结构,且在不育花粉内壁中形成许多小泡。在花粉粒后期,往往在Z层与内壁连接处断开。推测,由于花粉内壁结构被破坏,影响了正常的营养运输和萌发所需酶的合成而抑制花粉发育。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接合转移将质粒pSC123上的转座子Tn5随机插入到DLL-E4基因组DNA中,从大约8,000个突变株中得到1株温度敏感型突变株MT54。根据转座子上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以MT54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证实MT54的染色体中有转座子插入。MT54在30℃条件下能够以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为唯一碳源生长,但在37℃不能生长。格里斯试色剂法检测NO_2~-的生成情况进一步证明了MT54的这种特性。通过30℃和37℃两种温度条件下MT54和原始出发菌株DLL-E4对PNP和对苯二酚降解情况的比较,推测温敏突变位点可能发生在与PNP降解相关的基因中。  相似文献   
107.
对OguCMS×Ad一6(F4)的TCF2代进行了花药离体培养。目的是诱导单倍体植株和纯合的二倍体植株。采集含单核靠边期的花芽,一部分放在4℃条件下黑暗贮存5d,一部分直接解剖培养。探讨了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5d的4℃低温预处理的花芽,再经过33℃,2d和30℃,6d的培养后花药出愈率明显高于其他条件。另外以B5作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或8%的蔗糖以及0.5mg/L 2,4-D、O 2m/LBA和0.2mg/LNAA对诱导花药出愈有促进作用,在附加5m/L BA和3%蔗糖的MS培养基上,诱导形成了丛生芽。  相似文献   
108.
用DArg+ MGBG 处理保持系, 降低花粉可育度, 并使其幼穗中蛋白质、DNA 和RNA含量以及蛋白酶、RNA 酶和DNA 酶活性下降,使O-·2 生成速率和MDA 含量上升。Put+ Spd + Spm 可消除或部分消除DArg +MGBG的上述效应( 对酶活性的影响除外) 。DArg + MGBG 也使POD、SOD 和CAT活性上升, 但是,多胺只能降低抑制剂对POD 的刺激作用。用Put+ Spd + Spm 处理不育系, 使花粉可育度轻度提高, 并使其幼穗蛋白质、DNA和RNA 含量略有上升,使蛋白酶、DNA酶和RNA 酶活性、O-·2 生成速率、MDA 含量、SOD 和CAT活性下降, 使POD 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109.
植物显性核不育恢复性遗传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刘定富 《遗传》1992,14(6):31-36
  相似文献   
110.
比利时的“植物遗传系统”(Plant Genetics Systems)公司称:他们很快就要以一种 产生杂交植物的新系统使种子工业出现革命。杂交植物一般比非杂交植物产量高而且抗病能力强。 该公司分离并表达了一种可阻止植物产生花粉从而可建造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而雄性不育植株是产生杂交植物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