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494篇 |
专业分类
12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61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自然恢复后的林分土壤温室气体源汇强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生长季(6—9月)天然次生林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行原位观测.结果表明: 1)生长季内天然次生林土壤为大气CO2、N2O的源,CH4的汇,平均通量分别为575.81 mg·m-2·h-1、17.81 μg·m-2·h-1和-68.69 μg·m-2·h-1;CO2与CH4通量在生长季内表现出明显的双峰变化规律,N2O通量则呈单峰变化,且均在8月达到观测期的最大值.2)土壤温度是影响该区天然次生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主控因子,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在昼夜与季节尺度上与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不同.3)该区天然次生林9:00—12:00时段观测获得的土壤气体通量值经矫正后可代表当日气体通量.研究补充了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数据,为该区土壤温室气体源汇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年龄陇东苜蓿草地不同物候期的N2O释放通量,采用最大或然数法(MPN)测定了土壤0~30 cm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探讨旱区紫花苜蓿草地N2O释放规律与其土壤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3年龄陇东苜蓿草地年内N2O释放通量在-0.099~0.085 mg·m-2·h-1之间;N2O释放通量在头茬花期和越冬前再生期达到高峰,而二茬再生期和越冬期则处于N2O吸收期,成为N2O贮存库。(2)陇东苜蓿草地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在不同物候期和土壤层次间存在差异。(3)3年龄陇东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与土壤水分含量、土壤pH、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关系。(4)庆阳黄土高原旱区陇东苜蓿草地是较弱的农业N2O释放源,远低于同类研究和国际释放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93.
一、前言 所谓DNA探针是指能识别特异碱基序列(基因)的有标记的一小段单链DNA分子,即是一段与被测定的核苷酸序列(靶序列),互补的带标记的单股脱氧核糖核苷酸。 相似文献
994.
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11个编码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的家族基因(命名为SlPAO1~11),分为3个亚家族(Ⅰ、Ⅱ、Ⅲ);基因结构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均显示,SlPAOs基因家族具有明显的亚家族分类特征。序列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亚家族Ⅰ和Ⅱ中的SlPAO1~8属于典型的PAO基因,而亚家族Ⅲ中的SlPAO9~11编码蛋白还含有特异性的SWIRM结构域,SlPAO9~11属于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化酶,而非真正的PAO。选取上述鉴定的8个典型SlPAO基因(SlPAO1-8),采用qRT-PCR技术对SlPAO1-8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干燥种子,新鲜的真叶、子叶、茎、根)的相对表达分析显示,SlPAO1-8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推测SlPAOs基因家族的组织表达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996.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转化番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将含有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的质粒pRSSGNA1通过冻融法转化到根癌土壤杆菌9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wnsend)Conn)菌株LBA4404中。采用叶盘法转化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栽培品种“C8”、“A39”和“A53”,获得了含GNA基因的43株转化植物株。通过卡那霉素抗性鉴定、NPTⅡ基 相似文献
997.
为明确银川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是否遭受了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危害, 采用国家标准TSWV RT- PCR检测技术对银川番茄上采集的14份疑似感染TSWV病叶样本进行分子鉴定, 对克隆得到的核衣壳蛋白基因N (Nucleocapsid)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随后对PCR阳性样本进行蛋白检测。结果表明, 14份病叶样本中有8份扩增出长度为394 bp的TSWV N基因序列, 且8条序列完全一致; 获得的银川番茄TSWV分离物与云南番茄、中国莴苣(Lactuca sativa)、中国鸢尾(Iris tectorum)和重庆辣椒(Capsicum annuum) TSWV分离物相对近缘, 与山东、黑龙江和北京等地及国外TSWV分离物相对远缘; 利用TSWV的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对8个PCR阳性样本进一步检测, 结果也证实8个阳性样本中存在TSWV感染。该研究首次通过分子鉴定及蛋白检测证明银川番茄上存在TSWV感染, 需要加快抗TSWV番茄品种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Jian-Feng LI Liang-Hu QU Ning LI 《植物学报(英文版)》2005,47(10):1220-1227
1-aminocyclopropane- 1-carboxylate (ACC) synthase is a principal enzyme that catalyses the committed step in phytohormone ethylene biosynthesis. Previous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hypervariable C-terminus of ACC synthase is most likely to be processed proteolytically in vivo. However, the protease responsible has not been identified thus far.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detected proteolytic activity against ACC synthase (LeACS2) in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fruit extract based on a newly established in vitro assay system. Purification of the protease through DEAE, gel filtration and MonoQ chromatography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enrichment of a 64-kDa protein species. Subsequent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purified tomato protease reveal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its proteolytic activity were at pH 8.0 and at 37 ~C. In addition, the protease activity was blocked completely by the metalloprotease inhibitor 1,10-phenanthroline. The present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isolation of an ACC synthase- processing protease from plant tissu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