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边际  林学政 《生命的化学》2004,24(2):134-136
鱼油的主要成分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近年来在海洋细菌中发现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存在,海洋细菌很可能是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原始生产之一。对其生物合成的深入研究表明,海洋细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机制,合成过程中不涉及重要的脂肪酸脱氢和延长机制,其合成由一种多聚乙酰合成酶(PKS)催化。  相似文献   
132.
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海洋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受石油组分与理化性质、环境条件以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N和P营养的缺乏是海洋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限制因子。在生物降解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石油污染治理中发展潜力巨大 ,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介绍了海洋中石油污染物的来源、转化过程、降解机理、影响生物降解因素及生物修复技术等方面内容 ,强调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治理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优势和重要性 ,指出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3.
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常见海洋生物中活性物质的种类、生物活性、作用方式的特点以及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应用状况。重点评述了海洋毒素、海藻提取物及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等海洋生物源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作为杀虫剂研究开发利用的途径 ,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4.
南海南沙海域沉积物中可培养微生物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了从南沙海域中分离获得微生物菌种资源,【方法】本文通过沉积物采样、可培养菌分离及16S rRNA鉴定,【结果】从22个站点的沉积物样品中获得349株细菌,分属于87个种。发现产芽孢细菌分布最广,并在10个站点的分离株中占多数;它们是Bacillus,Halobacillus,Brevibacillus,Paenibacillus,Pontibacillus和Thalassobacillus。其中芽孢杆菌(Bacillus)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最多,分别属于34种,其中有8个可能的新种。此外,g-Proteobacteria是分离率较高的另一亚群;其中,假单胞菌(Pseudomonas),海杆菌(Marinobacter),食烷菌(Alcanivorax)属的细菌最多。统计还发现,在深度750~2000 m之间,低GC含量的细菌最丰富,而深度2000 m以下,分离株则全部为g-Proteobacteria。【结论】南沙沉积物可培养微生物中产芽孢细菌及 g-Proteobacteria比较丰富;其中,产芽孢细菌的多样性最高,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5.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具有各种重要生理功能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以海洋真菌Thraustochytrium sp.FJN-10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结合RACE,获得了两个碳链延长酶(TFD6和TFD5)的完整基因,其中TFD6 cDNA全长816 bp,编码271个氨基酸;TFD5 cDNA全长831 bp,编码276个氨基酸.将TFD6、TFD5酶切后分别连接到HindⅢ/Xba Ⅰ处理过的pYES2载体,醋酸锂法转化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成功构建了延长酶酵母表达系统.气相色谱分析表明TFD6可延长C18:3n-6至C20:3n-6,TFD5可延长C20:5n-3至C22:5n-3.  相似文献   
136.
海洋野生鱼与养殖鱼比较, 其鱼油中含更多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脂溶性维生素等活性成分。为提高海洋野生鱼的利用价值, 以野生小带鱼为原料进行酶法提油工艺研究。分析了不同的温度, 时间, pH值等影响因素下的提取、萃取以及离心效果, 以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佳的酶解工艺条件: 液固比为6、pH7.3、酶量1000 u/g原料、搅拌速度200 r/min、45oC酶解90 min; 最优萃取条件: 萃取剂100 mL(每20 g鱼糜原料)、pH4.0、40oC萃取25 min; 离心条件: 离心速度3000 r/min (1865 g)、离心时间10 min。上述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79.90%。改进了传统的鱼油提取工艺, 在活性成分保护上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7.
滤食性贝类对浮游植物群落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条件下贝类对浮游植物促长(间接)作用的研究结果,数据表明,贝类对浮游植物有明显的促长作用,并且浮游植物的增长与贝类密度呈正相关,贝类对浮游植物的促长作用随藻类种类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别,主要取决于藻类对营养盐的需求量,由于贝类排泄产物和排泄量存在种间差异,因而对浮游植物具有不同的促长效果。  相似文献   
138.
灰树花深层培养的生长动力学与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灰树花的生长特性,建立了灰树花的生长速率模型和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并运用SIMULINK仿真环境,建立了灰树花在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因素通气量和pH对菌丝生物影响的模型,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9.
21世纪植物化学生态学前沿领域   总被引:42,自引:10,他引:32  
植物和其它有机体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作用关系近年引入注目,其中植物的诱导化学防御,植物的化学通讯,植物次生物质和进化的关系,植物与人类的化学关系和海洋植物化学生态学是21世纪植物化学生态学值得关注的前沿领域。植物化学生态学前沿领域的进展将为实现21世纪的持续,发展是在生态安全条件下提高农业产量并达到对病虫草害的有效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培养基对海洋青霉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培养基的配方、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对海洋青霉M-182菌株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M-182A)的影响,以期获得高效价的M-182A。结果表明:用海水配制经改良的高氏1号培养基(高氏1号+0.1%蛋白胨+2%海带汁),28℃培养96-108h,M-182A的相对效价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