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8篇
  免费   1360篇
  国内免费   8944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595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764篇
  2014年   1067篇
  2013年   1059篇
  2012年   1326篇
  2011年   1240篇
  2010年   1094篇
  2009年   1259篇
  2008年   1682篇
  2007年   1237篇
  2006年   1071篇
  2005年   1090篇
  2004年   1065篇
  2003年   1190篇
  2002年   1246篇
  2001年   973篇
  2000年   963篇
  1999年   827篇
  1998年   770篇
  1997年   808篇
  1996年   718篇
  1995年   806篇
  1994年   865篇
  1993年   712篇
  1992年   742篇
  1991年   691篇
  1990年   610篇
  1989年   608篇
  1988年   280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67篇
  1985年   223篇
  1984年   151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8篇
  1959年   10篇
  1956年   10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中国鸢尾属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产鸢尾属Iris L.3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 了观察。该属植物的花粉为舟形或近球形。萌发孔可分为远极单沟、远极单沟-拟沟、二合 沟及无萌发孔等类型。外壁主要为网状纹饰,少数具瘤状或鼓槌状纹饰。本文依据花粉形态 和其它器官特征,对本属花粉外壁及萌发孔的演化趋势及某些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36.
中国木兰属和含笑属导管分子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木兰科的39种木兰属和含笑属植物次生木质部的导管分子进行了初步分析。两属导管分子的长度和宽度略有差异。木兰属中多数种的导管分于有单穿孔板,但有的可见到梯状穿孔板。含笑属植物的导管分子大多具有梯状穿孔板,仅有一种可看到单穿孔板。在具有梯状穿孔板的木兰属植物中,穿孔板的横隔数目较含笑属的多。木兰属的导管壁上一般无螺纹加厚;含笑属则相反。此外,在两属之间,导管尚存在一些其它差异。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次报道了四川产扁苞蕗蕨和长柄蕗蕨的染色体及孢子发生情况。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n=26和n=28,都是有性生殖的二倍体。染色体基数26在蕗蕨属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它和膜蕨属、厚壁蕨属的密切亲缘关系。这两种蕗蕨的孢子囊通常形成128个孢子及少数256个孢子的情况被描述,它们应该被看成是有性生殖真蕨,尤其是在膜蕨科和薄囊真蕨中的其他较原始的类群中的正常的孢子发生路线。  相似文献   
38.
三种贝母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39.
戴氏狼鳍鱼(Lycoptera davidi)的重新观察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本文主要对戴氏狼鳍鱼 (Lycoptera davidi) 骨骼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和订正.在此基础上,对狼鳍鱼属 (Lycoptera) 的特征及有关狼鳍鱼种的分类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0.
黄成就   《广西植物》1987,(2):115-124
<正> 山小桔属Glycosmis Corr.建立于1805年。属的异名不下10个之多.属下一些分类群,因各学者的理解不同而解说纷云。迩来经Oliver(1861),Kurz(1876), Pierre(1893), Tanaka(1928, 1930), Guillaumin(1911, 1946), Narayanaswamy(1941), Swingle (1911, 1948), Reece(1967), Brizicky(1962), Stone(近年通信)等学者对一些分类群的名称作了订正,但对个别种的概念及其划分界限也有争议。究其原因,大抵是(1)早期学者多持人种概念,如Oliver, Kurz, Hooker f.等则在种之下分立多个多层次的分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