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四眼斑水龟低温胁迫条件下体重与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的正常温度下,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在人工饲养环境中无冬眠现象,也未观察到繁殖行为。为研究冬眠对四眼斑水龟繁殖的影响,于2004年12月~2005年2月对其进行低温胁迫实验。选取29只成体四眼斑水龟分成2组,实验组9♀5♂共14只进行低温处理,在8·46±1·61℃干燥环境中保持32天;对照组10♀5♂共15只在正常条件下饲养。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实验组平均体重减小8·68±2·45%,雌雄差异不显著;雄性个体背甲宽从8·55±0·26cm减小到8·46±0·22cm,差异显著(P<0·05);雌性个体背甲长从12·97±0·80cm减小到12·94±0·81cm,差异显著(P<0·05);雌雄四眼斑水龟甲壳表面积相对低温胁迫前均减小;对照组龟养殖于常温下,甲壳无显著变化,两组龟体重变化量差异极显著(P<0·01)。影响失重率主要因素是胁迫时间,环境温度对失重呈显著线性正相关(r=0·811,P<0·05);形态特征的变化可能与繁殖机制、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72.
73.
淡水排放对杭州湾湿地浮游动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对杭州湾南岸滩涂湿地5个断面(S1-S3为排水区, S4-S5为非排水区)的高潮位和中潮位分别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调查, 共发现浮游动物38种(轮虫15种, 枝角类4种, 桡足类19种)。排水区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88.89 ind./L, 生物量0.41 mg/L, 非排水区平均密度仅4.21 ind./L, 生物量0.10 mg/L。排水区轮虫和桡足类的第一优势种分别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 而非排水区第一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S2-S3断面中潮位的水体营养盐浓度、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明显大于高潮位。淡水排放、潮沟径流和潮汐决定了滩涂湿地群落的时空格局, 后两者还解释了排水区中、高潮位间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74.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4):669-677
利用磁珠富集法, 以生物素标记的(CA)15为探针, 构建了蛇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 L.)微卫星富集文库。通过PCR法从富集文库中共筛选出70条微卫星序列, 一共设计了48对微卫星引物, 采用PCR扩增的方法从中筛选出36对引物, 对一个蛇鳄龟养殖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分析, 36个位点获得的等位基因数从29不等, 平均为4.361, 有效等位基因为1.4617.767, 平均为3.498。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56342 bp, 观测杂合度为0.0671.000, 平均为0.725; 期望杂合度为0.3160.850, 平均0.600; 多态信息含量为0.26550.8359, 平均为0.5573; 结果表明此蛇鳄龟养殖群体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群体内固定系数-0.6880.856, 平均为-0.214, 说明蛇鳄龟群体中杂合子过剩。    相似文献   
75.
淡水无脊椎动物不仅是高等学校动物学的实验材料,也常用于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针对当前高师院校动物学实验往往忽视了淡水无脊椎动物采集与培养的内容的现实,在原生动物、水螅、涡虫、轮虫和枝角类等淡水无脊椎动物采集地的选择及室内培养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发现了一些可行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6.
《化石》2014,(1)
正《化石》杂志联合美国的有关机构,将在2014年暑假期间组织一次美国化石之旅夏令营。带领中国的孩子到美国去挖恐龙,这可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儿!夏令营将为期两周,去探索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蕴藏着丰富化石的荒原,并参观美国的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馆。此行,由美国相关的基金会及古生物学家率领,将造访发现有暴龙、三角龙等著名恐龙的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最晚白垩纪地点。营员将学习如何发现、发掘并保存大型的恐龙化  相似文献   
77.
选择中华草龟、中华花龟及其杂种F1代幼龟共270只,测定了体重、背甲长、背甲宽、壳高、腹甲长等17个形态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3种龟的测量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背甲长、背甲宽、壳高、腹甲长和甲桥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性状,其中背甲长和壳高是影响体重的共同性状;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分别为R2=0.945、0.920和0.958,表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以背甲长、壳高和腹甲长,背甲长、壳高和甲桥长,背甲长、背甲宽和壳高等3种龟的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156.764+9.895X1+17.449X3+14.347X4,Y=-295.040+13.443X1+40.603X3+38.632X9,Y=-280.960+14.908X1+14.290X2+43.129X3。  相似文献   
78.
长江禁渔     
<正>现在要想保护长江鱼类,需要禁渔10年以上,之后等时机成熟时再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方式捕捞,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禁渔对我国水产品供应没有多大影响,因为我国以养殖为主,捕捞为辅,而长江捕捞仅占全国水产品总供应量的千分之一。长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活有白鲟等一百多种特有珍稀的鱼类。此外,长江鱼类还是我国淡水养殖(尤其是四大家鱼)的优良种质来源。四大家鱼历  相似文献   
79.
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淡水贝类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贝类已成为高度濒危的类群。为有效保护淡水贝类的多样性,我们于2003年6月-2005年5月对长江中下游流域13个水体软体动物的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软体动物69种(中国特有种42种),隶属于腹足类9科14属29种和瓣鳃类5科17属40种。其中,蚌科和田螺科是种类数最多的两个科,分别占总种类数的50.7%和14.5%。不同类型湖泊软体动物种类数的差别较大。通江湖泊所占种类数相对丰富,尤其是适应流水的种类,如河螺属、短沟蜷属及蚌科的种类。大型通江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软体动物的种类数和特有种数分别66种和40种,分别占总种类数和总特有种数的95.7%和95.2%。阻隔水体所占种类数相对较少,种类数为4-19种。与历史资料相比,长江中下游湖泊软体动物的种类数和特有种数均减少50%左右,且多数种类的分布范围也明显缩小。造成贝类资源衰退的可能原因主要是江湖阻隔所引起的整个江湖复合系统栖息地和水文情势的改变,其他的人为活动如过度捕捞、围垦及废污水的过度排放等也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中国淡水蛏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中国淡水蛏的精子发生和精子结构。描述了精子发生过程中各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揭示了细胞核、线粒体和项体等的演变过程。中国淡水蛏的精子经过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最终限育为成熟的精子。精子为典型的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构成。项体复合体位于精子头部前端,呈“⊥”形,精核近圆形;中段包括2个中心粒和4或5个紧密排列的椭圆形线粒体;尾部鞭毛断面为典型的“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