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温度对透明溞和隆线溞——亚种发育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透明溞(Daphnia hyalina)和隆线溞——亚种(D.carinata ssp.)的发育、生长与温度的关系极为密切。胚胎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低温培养的个体普遍大于高温。龄期、寿命也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相似文献   
102.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17-118
斜颌鲴在我国分布很广,它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并常以其较发达的下颌角质边缘在石面或泥表刮取食物。据有关资料记载,斜颌鲴是以水生高等植物的枝叶及硅藻、丝状藻类为主要食物(伍献文等,《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卷)。在乌苏里江、兴凯湖、松花江等水域中,  相似文献   
103.
顾全保  朱辉 《生理学报》1992,44(5):470-477
本文报道了利用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作为外源性膜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特性研究的模式系统。将大鼠脑的mRNA微量注入蟾蜍卵母细胞(每个卵母细胞注射50ng),在19℃下经48h以上培养后,由外源mRNA表达的大鼠脑的红藻氨酸和γ-氨基丁酸受体被整合到了卵母细胞膜上。红藻氨酸(5×10~(-5)mol/L)和γ-氨基丁酸(10~(-4)mol/L)所诱导的膜电流分别达到294.0±6.4nA(n=5)和309.5±4.9nA(n=4)。红藻氨酸浓度在10~(-3)mol/L时,其诱导的膜电流达最大值。进而,注射mRNA的卵母细胞,~(36)Cl~-流入速度比对照组高一倍多。这些结果表明,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如同爪蟾卵母细胞一样,能表达具有功能的外源膜蛋白(受体蛋白和离子运输蛋白)。  相似文献   
104.
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5年3~4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进行了专项调查。在海拔300~1 000 m设5个研究样区,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样区内选取443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3种11只,包括8只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2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和1只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访问调查得知当地还有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三线闭壳龟(C.trifasciata)、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分布。研究表明,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至少有2科7种,约占海南淡水龟类总种数的60%,其中四眼斑水龟和锯缘摄龟为本次调查到的尖峰岭淡水龟的新记录,三线闭壳龟和山瑞鳖为访问新记录。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非常低,人为捕猎对淡水龟类资源破坏严重,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5.
福建省淡水蟹类寄生虫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5—1988年,在福建省34个县市采集到11种淡水蟹,着重对其中8种蟹的10种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6.
一种不运动的淡水甲藻的形态学和生活史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作者在湖北省武汉市一腐殖质丰富的小水泥池中发现了一种能形成水华的甲藻,经鉴定为巴达维亚胞甲藻,属植甲藻目,此目是中国新记录。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培养,对其形态学和生活史进行了研究。其营养细胞近新月形,腹部轻微隆起;每个细胞产生两个裸甲藻型的动孢子,动孢子再直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环境不适时可形成静孢子或胞囊(Cyst);静孢子近球形,由营养细胞收缩形成;球形的胞囊由原生质发育而来,位于母细胞壁内,外壁  相似文献   
107.
淡水豚类4个代表属「白暨豚(Lipotes)、恒河豚(Platanista)、弗西豚(Pontoporia)和亚河豚(Inia)」mtDNA 12S rRNA基因的序列差异水平,高于其他齿鲸类科间的差异,特别是远远高于海豚总科内的科间差异。研究结果支持它们应归属于不同的科,即白暨豚科(Lipotiidae)、恒河豚科(Platanistidae)、弗西豚科(Pontoporidae)和亚河豚科(I  相似文献   
108.
草原植物的放牧抗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放牧抗性是指在放牧系统中,草原植物生存和生长的相对能力,包括避食性和耐牧性两部分,放牧避食性是指植物降低被牧食的机率和强度等机制,而耐牧性是指植物被牧食以后刺激植物再生长的机制,对物种抗性阈值和耐牧性阈值的研究将有利于解释放牧演替理论的原因和机制,不同的物种其抗性阈值和耐牧性阈值不同,这主要起决于它们放牧抗性策略,在草地管理中,认识植物将避食性和/或耐牧性机制作为诱导物种组成变化的优先抗性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日孝  任春华 《植物研究》1996,16(3):299-304
  相似文献   
110.
<正>甘孜·水那河,不是水是横断山脉哺育子民的血管那雨,不是水是卓玛酣睡时呼出的鼻息那雪,不是水是风中飘动的白色经幡那攀山而上的氤氲,不是水是滋养神山的供奉是云的召唤这风,是水是草原上流淌的潺谖这山,是水是造物主大脑的沟回这树,是水是碧浪翻飞在谷底峦尖这些淡水资源的守望者,是水遵循着神山圣湖的约定照看着大海的故园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孜州有着约0.9万平方千米的湿地,是长江、黄河源头除三江源外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地位极其重要。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纵贯甘孜全境,全州水资源总量约有1397.8亿立方米。"海子山"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