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21.
目的 探讨BCL-2、Ki-67、Cyclin D1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BCL病例中BCL-2、Ki-67、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DLBCL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BCL2、Ki-67、Cyclin D1蛋白在DLBCL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3%、58.3%、37.9%,它们的表达之间没有相关性;BCL-2、Ki-67、Cyclin D1蛋白在DL3(2I。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与DLBCL的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有关,即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疗效差组上述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较高;BCL-2、Cyclin D1蛋白在有全身症状的DLBCL患者组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全身症状组;而Ki-67表达在DLBCL患者中与出现全身症状有无无关。结论BCL-2、Ki-67、Cyclin D1在DLBCL中的表达与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有关;BCL-2、Ki-67、Cyclin D1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DLBCL患者的不良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及其与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血液内科收治的86例ML患者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同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的ML其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ML患者其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86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为治疗有效纳入有效组,18例患者治疗无效纳入无效组;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25、LDH、β2-MG水平在ML患者可明显增高,且监测其水平变化对ML患者临床分期及近期疗效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肠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PINHL)与结核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例手术切除的PINHL的瘤组织的瘤旁粘膜组织进行结核杆菌DNA(TB-DNA)检测,同时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20%的PINHL瘤组织和30%的瘤旁粘膜组织中检出了TB-DNA,且发现TB-DNA阳性病例多是B细胞性PINHL,发病部位多靠近回盲部。结论 结核杆菌感染与PINHL之间可能存在特殊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4.
梅群弟  王海鹏  王利  傅芳  李娟  郑姚  张玲 《兽类学报》2022,42(2):196-203
为研究牦牛(Bos grunniens) B细胞淋巴瘤2相关蛋白A1(B cell lymphoma 2 related protein A1,BCL2A1)的原核表达及体外活性。采用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细胞划痕实验、CCK-8法、透射电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ET-32a-BCL2A1重组质粒,表达获得约33kDa的BCL2A1。终浓度为0.02μg/mL、0.2μg/mL、2.0μg/mL的BCL2A1均能使HepG2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 < 0.05),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的迁移。2.0μg/mL BCL2A1导致HepG2细胞核固缩,胞质中高密度物质聚集,溶酶体吞噬形成致密的凋亡小体等。此外,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9的mRNA水平在2.0 μg/mL组中显著上调(P < 0.05),CASP8的mRNA水平在0.2 μg/mL和2.0 μg/mL组中显著上调(P < 0.05),而CASP3Cyt c的mRNA水平在3个浓度处理组均显著上调(P < 0.05)。这提示BCL2A1可能通过凋亡途径影响HepG2细胞活性,为进一步探索牦牛BCL2A1基因功能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25.
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自发现伊始全球科研工作者对于其病因的求索就从未停止过。1958年英国外科医师Denis Parsons Burkitt在乌干达医院观察到一种独特类型的肿瘤,1964年Michael Anthony Epstein和Yvonne Barr利用电子显微镜在这种特殊肿瘤的活检组织细胞中观察到一种类似疱疹病毒颗粒的新病毒,并将其命名为EB病毒,这无疑为肿瘤的病因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病毒与肿瘤。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发现是医学史上一项革命性的发现,如同许多其它伟大发现一样,EB病毒的发现之旅充满了曲折艰辛,亦不乏机缘巧合,例如Denis Parsons Burkitt与Michael Anthony Epstein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会面,一个是外科医师,一个是动物病毒学家;一个在贫穷落后的非洲乌干达,一个在正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英国伦敦,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才让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得以相见。这样的"偶然"还有很多。然而,当我们详尽的了解这趟不同寻常的旅程之后发现每一个巧合或是偶然背后都有着必然,这种必然来源于他们对真理的坚持,对细节的专注,以及敢于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探寻EB病毒的发现过程,不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EB病毒,丰富科研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前辈们优秀品质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EPOCH-L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某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例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EPOCH-L方案化疗(依托泊苷50 mg/m2第1~4天、吡柔比星10 mg/m2第1~4天、长春地辛1 mg/d第1~4天、环磷酰胺750 mg/m2第5天、泼尼龙60 mg/m2第1~5天、培门冬酶2500 iu/m2第6天)3~6个周期,并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2例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至2018年1月,EPOCH-L方案组患者取得完全缓解4例(33.3%),部分缓解4例(33.3%),总有效率为66.7%,中位生存期为23.7(7~65)个月,随访期间总生存率为25%;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2(3~60)个月,无病生存率为41.7%,总体生存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实验组没有患者死于化疗合并症(0.0%),对照组4例死于移植合并症(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EPOCH-L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相当,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7.
淋巴瘤作为一类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淋巴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耐药等方面与很多信号通路密切相关。本文对目前淋巴瘤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剖析归纳与淋巴瘤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PI3K-Akt-m TOR信号通路、PD-1/PD-L信号通路、c AMP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和MAPK/Erk信号通路,为进一步深入地寻求淋巴瘤的研究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8.
转录因子Yin Yang(YY)1在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YY1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等生命过程,从而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YY1具有复杂的转录调控机制,依赖于接触不同的蛋白辅助因子,可激活或抑制相关基因。已有大量有关YY1在各种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等中表达及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YY1在绝大多数肿瘤中异常高表达,并且与其肿瘤的形成、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本文从YY1的基因结构及调控机制入手,集中阐述YY1与血液肿瘤相关的研究进展,对其在常见血液肿瘤中的表达、功能及预后等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9.
生长因子是一类与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调节细胞多项功能的多肽分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通路包括Ras/MAPK、PI3K/AKT和STAT等不仅调控正常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和迁移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多种生长因子如VEGF、PDGF和IGF及其受体在多种实体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中发现有异常表达,在淋巴瘤如DLBCL、PTCL、ML和NL中也存在异常的共同表达,提示在淋巴瘤中可能构成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自分泌/旁分泌环路。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对淋巴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临床研究发现表达生长因子或其受体阳性患者比表达阴性患者有较差的临床预后。这可能与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对淋巴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耐药调控有关。目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已成为潜在的药物靶点,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在开发和临床试验中。本文就近年来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淋巴瘤中异常表达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0.
本书为纪念原子弹爆炸39周年而汇编有关论文若干篇。书中回顾了1945年原子弹爆炸后,由于离子的辐射作用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也给那些幸存者带来了终身痛苦和遗传物质上的损伤。了自然界存在着大量人为的或自然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