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DNA结合蛋白(DNA-binding proteins,DBPs)的鉴定在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功能注释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次运用间隔二肽组分(gapped-dipeptide composition,Gap DPC)结合递归特征消除法(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鉴定DBPs.首先获得待测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位置特异性得分矩阵(position specific scoring matrix,PSSM),在此基础上提取蛋白质的Gap DPC特征,通过RFE法选择最优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分类器,在蛋白质序列数据集PDB396和LB1068中进行夹克刀交叉验证(jackknife cross validation test).研究结果显示,基于PDB396和LB1068数据集,DBPs预测的准确率、Matthews相关系数、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3.43%、0.86、89.04%和96.00%,以及86.33%、0.73、86.49%和86.18%,明显优于文献报道中的相关方法,为DBPs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13.
选择分解有机磷能力较强的 3株细菌和溶解磷矿粉较强的 4株细菌 ,砂培 4周后 ,用不同的方法测定水浸提液中磷的含量。发现不同的细菌解磷能力差异很大 ,细菌在分解磷化合物的同时 ,一部分磷被细菌同化 ,一部分以无机磷酸盐状态贮藏在细菌细胞内。直接测定浸提液中无机磷酸盐的含量 ,将大大低估细菌的解磷能力 ,必须将浸提液消煮 ,才能比较正确地反映细菌分解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一直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地下根系入手来探讨混生群落植物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少见报道。该文以荒漠草原区(灵武)、典型荒漠区(张掖)和极端荒漠区(酒泉) 3个不同生境条件下单生与混生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其垂直根系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 探讨了两种植物根系分布对混生及荒漠环境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同一生境条件下, 混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单生, 说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后其根系相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互惠, 促进了植株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不同生境条件下, 同一生长方式的红砂根系分布深度均大于珍珠猪毛菜, 且根系消弱系数也普遍高于珍珠猪毛菜, 说明二者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占据不同生态位, 红砂表现为深根性, 根系位于土壤深层, 珍珠猪毛菜表现为浅根性, 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随着荒漠环境胁迫增强, 单生和混生红砂与珍珠猪毛菜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呈现出极端荒漠区>典型荒漠区>草原荒漠区的规律, 且生境越干旱, 混生群落根系分离越明显; 单生与混生红砂根系消弱系数也逐渐增大, 在极端干旱区达到最大值, 珍珠猪毛菜变化不大, 表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根系生态位分离随荒漠环境胁迫增强而加大, 验证了环境胁迫梯度假说。可见“地上聚生, 地下分离”的混生方式可能是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的生长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伴癌性腹水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利尿剂治疗,研究组予以自拟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IL-4,IL-6,CD3~+,CD4~+及CD4~+/CD8~+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4及IL-6均降低,CD3~+,CD4~+及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CEA,CA125,CA153及CA199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4,IL-6较低,CD3~+,CD4~+及CD4~+/CD8~+较高,CD8~+较低,CEA,CA125,CA153及CA199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从隔山消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6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二羟基苯乙酮(1-(2,4-dihy—droxph—enyl)ethanone,1)、奎乙酰苯(acetylquinol,2)、对羟基苯乙酮(1-(4-hydroxyphenyl)ethanone,3)、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1-(4-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one,4)、2,4-二羟基-5-甲氧基苯乙酮(1-(2,4-dihydroxy-5-methoxyphenyl)ethanone,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3-hydroxy-4-methoxy—benzoicacid,6)。除化合物2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精制消栓灵治疗血栓性脉管炎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珍  伍周平 《蛇志》2003,15(3):50-51
我院应用精制消栓灵治疗血栓性脉管炎 1 0例 ,获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初治 ,男 8例 ,女2例 ,年龄 45~ 81岁。其中 3例患者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例纤维蛋白原增高 ( 4 .5~ 7.0 g/L ) ,5例血浆粘度增高 2~ 3.0 m Pa.s,白细胞增高者 4例1 5~ 30× 1 0 9/L。彩超示 :左股静脉血栓 3例 ,双侧髂总静脉血栓 1例 ,右大隐静脉血栓 3例 ,双侧股深浅静脉血栓 2例 ,左上臂深浅静脉血栓 1例。全部病例相应患肢均肿胀、疼痛。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均采用精制消栓灵常规皮试阴性后予 1 1 .2 u加入 0…  相似文献   
18.
李章雄 《蛇志》2003,15(2):46-47
本人采用自研的“多功能蛇药” (称 A药 )和多用途“伤湿膏药” (称 B药 )配合 ,加服自拟“消痹汤”,用于治疗蛇伤疾病及“痹”症 465例 ,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465例中 ,男 2 98例 ,占64% ;女 1 67例 ,占 36% ;年龄最大 86岁 ,最小2岁。蛇伤疾病与无名肿毒、痈、疖等 1 1 8例 ,占2 5 .3% ;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 40例 ,占 8.6% ;腰椎病、颈椎病 1 0 6例 ,占 2 2 .8% ;外伤性肿痛、扭伤 1 34例 ,占 2 8.8% ;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67例 ,占 1 4.4%。1 .2 治疗方法  ( 1 )外敷法。在痛处或相…  相似文献   
19.
ICP-AES测定广西巴豆不同部位中的十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密封消化罐消解法将晒干的广西巴豆的根、茎、叶、种子壳及种子进行消解,ICP-AES同时测定其中K、Cu、Fe、Zn、Ca、Mg、Mn、Al、Sr、Na元素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2%~114%之间,RSD<5.57%,测定结果符合分析要求。结果显示,Mn、Mg、Ca在巴豆叶中含量最高,种子中则富含Zn、Cu、K、Na,在种子壳中Sr的含量最高,根中含量最高的是Al,而K、Cu、Fe、Zn、Ca、Mg、Mn、Al、Sr、Na十种元素在茎中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20.
采用角叉菜胶和消痔灵制备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研究茅莓提取物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取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茅莓水提物高(5.0 g/kg)、低剂量组(2.5 g/kg)、茅莓醇提物高(5.0 g/kg)、低剂量组(2.5 g/kg),各组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28 d,观察大鼠前列腺湿重、指数及病理组织检查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茅莓能抑制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腺体增重(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和损伤(P<0.05),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