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4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青岛沿海7种异毛类纤毛虫形态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活体观察及银染法等对采集于青岛沿海的7种异毛类纤毛虫(绿色爽口虫Climacostomum virens、蓝菌丽克虫Licnophora lyngbycola、盐蚕豆虫Fabrea salina、佛氏环须虫Peritromus faurei、简单瓶囊虫Folliculina simplex、延长类瓶囊虫Folliculinopsis producta、弯曲突口虫Condylostoma curva)进行了活体形态与纤毛图式水平的分类学研究, 其中绿色爽口虫为国内新记录。对迄今缺乏详细研究的简单瓶囊虫与延长类瓶囊虫补充了大量活体形态描述, 如皮层颗粒、色素颗粒的分布与颜色变化等, 同时运用现代银染技术首次报道了该两种游泳体的纤毛图式。    相似文献   
972.
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海洋微生物逐渐成为新型酶制剂的重要来源。多种海洋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能够产生活性酶。对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多糖酶、脂类水解酶、蛋白酶和漆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洋微生物资源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3.
为提高物种鉴定的准确性, 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大亚湾生态监控区冬季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 26个形态种中, 有15个可以通过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到种的水平。部分形态上难以鉴定的种类, 如线缝摺塔螺(Ptychobela suturalis)和区系螺(Funa sp.)可以通过条形码实现有效鉴定。锯齿巴非蛤(Paphia gallus)、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jorensis)、爪哇拟塔螺(Turricula javana)等种类存在相当大的种内遗传距离, 有存在隐存种的可能性。尽管基于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的种内遗传距离和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发生重合, 无明显的条形码间隙, 但通过系统树的方法仍能有效鉴定物种。可见, DNA条形码技术能有效提高海洋贝类物种鉴定的准确性并发现隐存种。  相似文献   
974.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789-793
研究记述寄生于海南清澜绿短臂鱼Aprion virescens鳃上的一种分室科单殖吸虫, 短臂鱼蚌盘虫Pseudonitzschia uku Yamaguti, 1965。所获标本的形态、量度与Yamaguti(1965)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 但南海标本的后吸器上具中央锚钩和边缘小钩等几丁质结构, 而Yamaguti的描述中无此类结构; 原始描述中阴茎表面被向后弯曲的小刺, 而南海标本阴茎表面无刺。故此对蚌盘亚科、蚌盘虫属的特征进行了补充修订。该亚科、属及种均为中国新记录。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975.
石油烃污染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短期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溢油和船舶含油废水排放等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峻考验。为了解石油污染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短期群落效应, 于实验室对采自浙江省乐清湾海域的四季浮游植物进行了14天的微宇宙实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浓度原油水溶性成分(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 WAF)胁迫下浮游植物群落各种类的细胞密度, 发现原油WAF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数、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种组成及优势度均有极显著影响。原油污染组的种类数均低于对照组, 多样性指数也总体上低于对照组, 但均匀度指数无明显规律。WAF对各季节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影响存在季节、浓度梯度和种类差异: 1)在高浓度WAF (≥2.28 mg·L-1)胁迫下, 各季节浮游植物群落中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优势度均呈升高趋势, 除秋季外, 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在其余季节的优势度均显著下降, 另外秋季实验中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的优势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秋冬季斜纹藻(Pleurosigma sp.)和念珠直链藻(Melosira moniliformis)的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2)在低浓度WAF (≤1.16 mg·L-1)胁迫下, 除秋季中肋骨条藻仍为绝对优势种外, 其余季节该种微藻的优势度均呈下降趋势, 春、夏季长菱形藻的优势度逐渐升高, 而冬季则是念珠直链藻的优势度不断增加。原油WAF影响下, 可能r策略种将逐渐取代k策略种, 导致浮游植物群落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976.
芽生孢子是许多真菌通过出芽方式产生的无性孢子,在液体发酵中主要以这种形式大量繁殖。真菌杀虫剂活性成分分生孢子的大量生产使用液体发酵得到的芽生孢子作为接种物,另外,它也是当今虫生真菌遗传转化的重要受体,因而研究虫生真菌芽生孢子的形态和发生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对液体发酵中的球孢白僵菌、粉棒束孢、蝉棒束孢、环链棒束孢、玫烟色棒束孢、细脚棒束孢、斜链棒束孢、金龟子绿僵菌、蝗绿僵菌和蜡蚧霉等10种常见虫生真菌芽生孢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显微观察,了解其分生孢子产生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芽生孢子的产生方式有两种类型:1)蝉棒束孢在其整个生活史中以菌丝生长为主,芽生孢子产生的数量很少。2)其他各种真菌芽生孢子产生方式相似,在菌丝体形成后就开始大量以菌丝出芽或缢缩产生芽生孢子,接着还可通过芽生孢子的出芽或缢缩断裂产生新的芽生孢子。芽生孢子的产生分为3个时期:初期先由菌丝形成芽生孢子;指数期芽生孢子大量增殖,菌丝和芽生孢子都可产生芽生孢子;后期以芽生孢子产新芽生孢子为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77.
报导寄生于我国水龟虫科Hydrophilidae榄形赖牙甲Regimbartiaattenuata昆虫上的虫囊菌目Laboulbeniales单主菌属Autoicomyces一新种:中华单主菌Autoicomyceschinensis,有显微结构图、拉丁文简介及中文描述。所研究的全部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IGD)。  相似文献   
978.
关于亚种下名称的可用性问题:实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整理一种斧须隐翅虫Oxyporus proximus Cameron异名录时,作者发现,以前在“var.”(v.,varietas,variety)或“form”(f.,forma)标示下发表的一些物种名称,难于确定其可用性(availability)。根据新版《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简称《法规》),1960年以后不再承认这类名称。对于1961年以前发表的这类名称,如果原始作者没有清楚说明是亚种以下的,则该名称就是可用的,否则就是不可用的。在动物分类学历史的早期,以“var.”、“form”诸如此类标示发表新学名是一种常见的做法,随后的分类学家们也多将这类名称收在相关著作的异名录中,这也意味着,直到《法规》有相关规定之前,专家们承认这类名称的分类命名地位。通过讨论《法规》有关条款,分析隐翅虫科和阎甲科若干亚科数据,作者发现,《法规》第45.6.4条规定在实际使用中有困难,加上历史原因,在判断亚种下名称的可用性时容易产生混乱。  相似文献   
979.
作者自武汉东湖采集的样本中分离出鬃棘尾虫Stylonychia pustulata,利用活体观察与蛋白银染色技术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测定了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全序列;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大简约性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MP)对该物种与GenBank中所有其它下毛目物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下毛目种类皆聚为一支,支持下毛目为单系观点;尖毛虫属和棘尾虫属物种聚类相互交错,因此结合形态学上分类标志的分析,对这两个属存在合理性提出异议,根据本文对同种不同种群的小腔游仆虫Euplotes aedicalatus、尖毛虫Oxytricha granulifera以及鬃棘尾虫Stylonychia pustulata分子进化分析。说明在研究系统问题时同时给出模式种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两方面资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0.
记述(虫穴)螨科二新种:花副(虫穴)螨Parazercon floralis sp.nov.和拟重卡(虫穴)螨Caurozercon duplexoideus sp.nov.,副(虫穴)螨属和卡(虫穴)螨属为中国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