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石磊 《生命世界》2003,(2):44-44
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生长着一种剧毒植物,其毒性堪称世界之最,这就是箭毒木。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桑科常绿大乔木,粗壮挺拔,高可达30多米,胸径2米左右,树干基部粗大,具有板根,树皮灰色,春季开花。现为濒临灭绝的稀有树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箭毒木的毒性之强,令人咋舌。只要将其树皮划破,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液。这种汁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血液凝固,血管封闭,心脏麻痹,很快窒息而亡,所以又称它为“见血封喉”。 过去,箭毒木的汁液常被当地少数民族涂在箭头上用于狩猎或战争。在谈毒色变的同时,箭…  相似文献   
82.
维氏固氮菌(Azotobacter vinelandii)γ1047诱变株在培养温度为30℃,摇床转速200r/min情况下,产海藻酸的最佳培养基为(g/L):蔗糖25,酵母膏1.0,NaAc1.5,CaSO_40.1,Na_2MoO_4 0.002,K_2HPO_4 0.4,摇瓶装量150ml/500ml三角瓶,发酵液起始pH6.5—7.0.发酵周期2—3天,海藻酸产量和蔗糖转化率分别达到8.25g/L和413.6mg海藻酸/g消耗的蔗糖.  相似文献   
83.
朱自力 《古生物学报》1998,37(2):245-252
对Pseudodoliolina标本研究后认为,Psuedodoliolina的旋壁同致密层和其一的较不致密层组成,高级类型外圈的较不致密之层出现蜂巢性构造。以往描述的单层式旋壁产非原生结构,而是双层工旋壁经成岩变化。部分Pseudodoliolina村一的外圈旋壁可出现不的副隔壁构造。肇壁结构的差异表明Pseudodoliolinat Metadoliolina无演化之联系。  相似文献   
84.
海甘蓝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宏波  王幼平  罗鹏   《广西植物》1998,18(1):58-61
海甘蓝种子在附加有2~5mg/L6-BA+01mg/LNAA的MS培养基上,幼苗生长健壮。幼苗的下胚轴和子叶柄在MS+1mg/L2,4-D+05mg/L6-BA的培养基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愈伤组织。将来源于下胚轴的愈伤组织培养于含有05mg/LNAA,2mg/L6-BA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的丛生芽状态最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BA。  相似文献   
85.
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大陆仅存的海龟繁殖栖息地,监测其水体质量及微生物群落对于保护区日常管理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形分布特点,设置14个采样点对该保护区水域水质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细菌、真菌、微型真核生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海龟湾水质定性评价为优,营养状态为贫营养。海龟湾海域微生物种类丰富,细菌分布于14门66科96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2.2%)为优势类群,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6.6%);真菌分布于3门16科22属,优势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98.5%);微型真核生物群落主要由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59.9%)和顶复亚门(Apicomplexa)(16.5%)组成。比较两对微型真核生物引物扩增效果,发现物种组成差异显著,需同时使用才能客观反应海龟湾水域微型真核生物多样性。本研究为保护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珠海淇澳岛无瓣海桑种苗天然更新与扩散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xh-Ham Buxh-Ham.)在珠海淇澳岛抑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蔓延恢复红树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它是外来引进种,在当地能否繁殖更新或造成种苗大量扩散成灾?为此,针对1999年以来在淇澳岛种植的大片无瓣海桑林及其周边湿地进行了种子产量与种苗天然扩散性的调查。结果表明:淇澳岛4年生无瓣海桑果实年产量为30.51kg·棵-1,果粒数为2706粒·棵-1,每果粒内含30~50粒种子。无瓣海桑幼苗在水沟两边分布最多,为40株·16m-2,其次是其林分边缘的光滩,为8株·16m-2,互花米草内为3.5株·16m-2,最少是无瓣海桑林内,1株·16m-2,种子多但幼苗少,且这些扩散苗绝大多数为当年生幼苗,很少发现多年生小苗,极难更新成林。  相似文献   
87.
基于生境适宜性指数模型的俚岛海黍子生境层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海黍子生境,利用模型对山东俚岛海黍子生境进行适宜性分析,分别选取温度、盐度、水深、浊度、底质、无机氮浓度、磷酸盐浓度和距海藻床距离8种环境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赋值因子权重,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海黍子HSI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山东俚岛近岸海域2018年春、秋两季的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进行了海黍子生境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内的海黍子海藻床区域主要由极佳生境和适宜生境组成,春季和秋季的分布面积分别占14.2%和18.6%。海黍子生境层级分布随季节而变化,且不同季节的生境层级具有一定的空间重合性。温度和磷酸盐浓度的适宜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是导致俚岛海黍子HSI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海黍子HSI模型不仅可用于检测海黍子海藻床区域的生境层级分布,还能发现海黍子潜在的适宜生境区域。这为今后开展海黍子资源保护和人工增殖工作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8.
基于现场调查,结合景观价值、生长习性、管理及病虫害、生态恢复价值等综合考量,建议应用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和南方碱蓬Suaedaaustralis形成生物多样性高、群落层次分明的显著彩色生态景观带,有效缓解红树林造林中“品种单一化”和“景观一致化”问题。真红树植物海漆在4-6月形成群落顶层的红叶景观,南方碱蓬可常年保持红色至深红色营造底层色块。这2种抗性强、易于管理的速生植物可应用至国内所有红树林自然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89.
本文首次报道了光合软体动物Elysia tomentosa K.R.Jensen,1997在我国海南省的分布情况。2021年9月,本课题组在海南省文昌市云龙湾采集到该物种,通过线粒体基因组核糖体16S rRNA以及组蛋白H3基因(H3)位点部分DNA序列比对,确定该物种为Elysia tomentosa。参考该物种学名并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建议该物种中文学名为“绒毛海天牛”。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其生活环境中的藻类,确定了该物种共生叶绿体的来源为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e);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检测了绒毛海天牛的光合荧光特征。这是本课题组在海南省沿海地区发现分布的又一种光合软体动物,进一步丰富了对海南岛沿岸海天牛分布的认知,也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进化与内共生机理提供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0.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海三棱藨草(× Bolboschoenoplectus mariqueter (Tang & F. T. Wang))及其5个近缘种的果实形状、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海三棱藨草果实形状为双凸状,表面为波形网状纹饰,外果皮为中果皮厚度的2倍,与扁秆荆三棱( Bolboschoenus planiculmis (F. Schmidt) T. V. Egorova)明显不同,而与海滨三棱草( Bolboschoenus maritimus (L.) Palla)相似。研究结果支持将海三棱藨草归入三棱草属,不支持将海三棱藨草作为扁秆荆三棱的异名,推测其可能为海滨三棱草水滨亚种( Bolboschoenus maritimus subsp. paludosus (A. Nelson) T. Koyama)的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