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在对中国产里白科(Gleicheniaceae)植物分类修订过程中,描述了芒萁属( Dicranopteris )一新变型,即参差大芒萁( Dicranopteris ampla f. irregularis );承认中国里白属( Diplopterygium )植物9种,将红毛里白( Diplopterygium rufopilosum )处理为厚毛里白( D.rufum )的异名,将正里白( Diplopterygium criticum )、海南里白( D.simulans )、灰里白( Hicriopteris reflexa )、假里白( D.glaucoides )、峨眉里白( H.omeiensis )和云南里白( Diplopterygium yunnanense )处理为大里白( D.giganteum )的异名.此外还附有国产里白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462.
朱华 《云南植物研究》2008,30(3):308-314
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是亚洲热带原始林下优势地位明显的一类灌木植物.依据标本资料和分类学修订,研究了东亚产粗叶木属植物33个种的地理分布式样,并将其划分为热带亚洲、东亚和中国特有3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亚洲分布型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印度(喜马拉雅)至马来西亚分布、印度(喜马拉雅)至中国南部和大陆东南亚分布及中国南部至大陆东南亚分布3个亚型.中国粗叶木属植物中热带亚洲分布型占总种数的72.7%,显示了中国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的热带亚洲亲缘.一些粗叶木属植物种类的分布式样暗示了中国-日本、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系的分区及物种形成,喜马拉雅(横断山)-台湾山地植物区系的联系及台湾-琉球-日本物种迁移通道.海南、台湾植物区系缺少特有种反映了它们的植物区系大陆性很强. 粗叶木属植物种类的分布式样对中国热带植物种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3.
海南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是野外研究最少的长臂猿种类之一。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只了解其种群数量、种群结构、栖息地和有关于其食物种类的极少量信息。对于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之一的海南长臂猿,在长达4年的野外研究中,主要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观察到了4次海南长臂猿的合群现象,并发现了现存的两群海南长臂猿之间的合群行为不同于其他长臂猿,如白掌长臂猿(Hylobates lar)的合群行为。在海南长臂猿的合群行为中,只观察到了雌雄性成年个体和雄性亚成体以及青年雄性个体之间的鸣叫和追逐行为,而没有发现像白掌长臂猿样的两群体成员间的玩耍和理毛行为,更没有偷情行为和白掌长臂猿那样致命的激烈打斗行为的存在,即只存在着鸣叫行为和竞争性行为。两群体的雌性成年母猿根本就不参与到追逐行为中,它们只是在相距合群行为发生地点20—30m处休息和观望。同时,海南长臂猿相遇的持续时间也不像其他种类的长臂猿那样长,只有24—51min。另外,也没有发生打斗行为。对于海南长臂猿雌雄性成年个体在群体相遇时的行为,我们认为是它们对其领域的保护,而未成年个体则是通过参与这种追逐方式学习如何保护自己今后的领域。  相似文献   
464.
海南山苦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南山苦茶(Mallotus furetianus)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人体必需氯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为18.7%,脯氨酸含量特高,占总游离氨基酸达57%。  相似文献   
465.
对海南普通野生稻的18个居群分别进行ITS序列克隆和测序,研究海南普通野生稻居群的籼粳分化。结果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的ITS序列居群间差异性显著,ITS1长度为163~239 bp,G+C含量变化范围为53.5%~77-2%。ITS2长度为165~243 bp,G+C含量变化范围为54.5%~74.2%。ITS1和ITS2区简约信息位点分别为108个和145个,单一信息位点分别为7个和2个。InDel(插入/缺失)位点分别为133个和145个,发现了9个ITS籼粳特异性位点。ClustalX软件排序及Mega构树结果表明,海南普通野生稻存在籼粳分化,偏籼型有10个居群,偏粳型有8个居群。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海南普通野生稻在起源演化上的地位,并为有效利用海南优良野生稻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6.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海南干热香蕉种植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为我国栽培香蕉的主产区之一,西南部干热地区(昌江、东方、乐东、三亚)是海南省目前发展香蕉规模最大的区域,也是中国规模化反季节香蕉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由于位处干热气候影响下的半干燥区,干旱较严重,加上施肥欠合理,对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海南干热地区干旱缺水的必由之路,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对香蕉实施节水灌溉, 根据作物需要进行施肥,在保证香蕉的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节水、省肥、节省人工之效,从而达到产业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467.
生态旅游景区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对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游客量、服务环境容量与生态环境容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定量分析表明,王指山山上游览区正常游客量为1918游客时,极端游客量为2301游客时,其生态环境容量为2400游客时,服务环境容量6000游客时,由于景区生态脆弱,生物群落对游客可能的干扰承载力弱、生态系统退化后复缓慢等原因生态环境容量小于服务环境容量,会首先为游客量逐年增加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468.
海南省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枯萎病在海南省为首次报道。在Komada改良培养基鉴定的基础上,用温室人工接种法对采自海南省各市县香蕉种植区的18个香蕉和粉蕉假茎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菌的两种分离物在培养特性和致病性上存在明显区别,分离自粉蕉的12个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而分离自香蕉的6个菌株为4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469.
报道海南岛4种新记录植物,包括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w et S.M.Hwang、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和毛萼山珊瑚Galeola lindleynan (Hook.f.et Thoms.)Rchb.f.。引用的标本全部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470.
通过调查研究,共发现海南儋州地区果园蜘蛛48种,隶属12科,35属。其中,有15种分布于荔枝园,32种分布于芒果园,2种分布于龙眼园,1种分布于番石榴上。拟盲幽灵蛛Pholcus opilionoides与梅氏新园蛛Neoscona melloteei在芒果和荔枝上都有分布。有6个标本只鉴定到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