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81.
杨彬  王玉  郝清玉 《广西植物》2020,40(3):412-421
天然更新是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良好的天然更新可促进人工林向近自然林的方向转变。为了解海南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现状和特征,筛选出自然条件下天然更新良好的树种。该研究在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内共计设立临时样地73块,样地总面积为2.51 hm~2,采用典型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海南全岛木麻黄海防林天然更新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应用天然更新密度及物种丰富度等指标对干、湿不同气候区木麻黄天然更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更新密度、更新指数等指标对天然更新质量较好的树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海南岛木麻黄海防林下天然更新质量整体不佳,木麻黄自身虽无法实现天然更新,但局部其他树种天然更新良好,更新良好的比例为15.1%。(2)湿润区天然更新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远优于半干旱区,其中湿润区样地更新树种为28科、50属、59种,半干旱区样地更新的树种为6科、6属、6种。(3)乔木更新情况优于灌木。(4)潺槁木姜子、鸦胆子、台湾相思、榄仁树等具有较强的天然更新性能,适合与木麻黄混交,可以作为木麻黄海防林的混交树种或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82.
为了了解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雨季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于2018年8月采用地笼、手抄网等网具对该区域内溪流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样本310尾,隶属于6目13科21属23种。新记录鱼类共有14种,其中9种为外来物种。鱼类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为2. 41,物种丰富度(D)为3. 84,均匀度指数(J')为0. 77,优势度为(λ)为0. 14。与历史资料相比,群落多样性显著升高,同时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风险也在升高。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基础资料,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27268——这是我国种子植物的种数,这一数字高居北半球各国之首。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不乏物种丰富的植物名山:海南尖峰岭的种子植物有2087种,四川峨眉山则超过2400种,与缅甸接壤的云南高黎贡山更是高达4292种。  相似文献   
84.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属热带季风岛屿.近些年,随着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海南岛的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地理学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从描述生物地理学和解释生物地理学两方面,对海南岛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并展望了一些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海南省水满乡的冬季仿佛是人间仙境,林木苍翠,白云缭绕。站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见五指山的全貌。这座象征着海南岛的大山覆盖着无数百年不朽的绿色植物,到处都充满了独特的树脂清香。如此独特的物候当然是珍禽异兽的乐园,这里生活着上千种野生动物和植物,即使到目前为止,该地区的物种还是没有全部被人类认识。  相似文献   
86.
首次报道了南海镰鱼Zandus cormdus(Linbacus)(采自海南岛三亚市)鳃上寄生单殖吸虫,锚首虫科Anctyrocephalidae Bychowsky & Nagibina 1978,海盘虫属Haliotrema Johnston & Tiegs,1922中的1新种及2新纪录种。而且,镰鱼为管阴海盘虫H.tubulovagina Yamaguti,1968和丹姆斯特海盘虫H.dempsteri(Mizele & Price,1964)Young,1968的宿主新记录。文中量度微米(μm),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镰茎海盘虫,新种Haliotrema sichlocirrus sp.nov(图1~5) 宿主:镰鱼Zandus cormudus(Linnacus)。 寄生部位:鳃丝。海南三亚,2004-03—16。 比较小型的锚首虫,虫体长337~405,宽67~80。背中央大钩全长35~37,钩基长29—31,钩尖长7~10,内突长11~14,外突长4~5;腹中央大钩全长35~37,钩基长30~33,钩尖长9~12,内突长8~10,外突长3~5。背联结片中部较平直,亚中部向前稍隆起,两端向后微弯,大小(5~6)×(60~66);腹联结片呈弧形弯曲,两端较中部宽阔,大小(6~8)×(55~63)。交接器由阴茎、基座和支持器组成。阴茎呈短管状、较直,管长19~22,基径7~11;基部有一钟形基座,高10~13,底径10~13;支持器长45~53(据弯度),基端呈细条状,宽约2,近基端弯折,远端一侧呈膜状增宽,似镰刀状。阴道弯管状,长30~35;受精囊大小25×15。 新种在后吸器和交接器的形态构造上与寄生于两种蝴蝶鱼Chaetodon miliaris(模式宿主)、C.multicinctus的杯阴海盘虫H.scyphovagina Yamzguti,1968近似。但二者的支持器不同,已知种的支持器为一鞭状细丝,新种则为一较长而弯折的细条状,且远端一侧呈膜状增宽,似镰刀状。  相似文献   
87.
符国瑷  洪小江   《广西植物》2007,27(1):29-30
描述海南岛昌化岭青冈一新种。  相似文献   
88.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CR)物种, 也被列入CITES附录I。分布现状信息的匮乏是制约该物种保护规划制定与保护行动开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红外相机陷阱法和样线调查法, 于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在海南尖峰岭林区进行中华穿山甲海南亚种(M. p. pusilla)的监测调查, 分析评估了其分布与保护现状。调查发现: (1)尖峰岭林区7个公里网格内的8台红外相机拍摄到10次中华穿山甲出没的影像, 且在11个网格内见到35个觅食洞穴, 其中在红外相机损失率较低的南中区域记录到的中华穿山甲实体数量和洞穴数最多; (2)中华穿山甲主要分布于尖峰岭林区400-1,000 m海拔区域, 林区的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内仍然有3台红外相机拍摄到中华穿山甲及调查记录到18个觅食洞穴。结果表明: 海南尖峰岭林区仍然存在中华穿山甲种群, 目前可能被海拔等因素隔离为3个小种群; 人为干扰是影响该物种种群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管理部门要落实各项管护制度并加强巡护管理力度以把人为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2)管理部门在今后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调整时可将有中华穿山甲等极危物种分布的一般控制区调整为核心保护区, 而在未调整规划前则要重点加强该区域的管理, 对建设项目布局等要尽量避开该区域; (3)尽快开展尖峰岭林区中华穿山甲的生境适宜性分析及廊道研究, 以使该物种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4)今后要定期开展其监测与保护研究, 明确尖峰岭林区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5)在海南岛范围内开展中华穿山甲资源调查, 明确该物种在海南的种群数量及分布等情况。  相似文献   
89.
<正>加强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化学等优势领域研究。支持工程海洋学、极地海洋学、海洋观测技术学等新兴领域的研究。推进海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创新基地建设。拓展野外科学观测站点建设,完善海洋科学观测网络,推进海上综合科学试验场建设。当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上升为陆地后,火山仍继续活动,玄武岩又覆盖于更新世地层之上。中更新世末至上更新世初,琼州海峡沿断层而下陷,致使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分离。雷州半岛玄武岩台地面积为3136平方千米,火山76座,分  相似文献   
90.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维持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的基本问题。为了探讨海南尖峰岭地区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尺度效应, 以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 hm2样地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多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随6个空间取样尺度(5 m × 5 m、10 m × 10 m、20 m × 20 m、40 m × 40 m、100 m ×100 m、200 m × 200 m)的变化。结果表明: 相比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物种丰富度、多度以及Shannon-Wiener指数具有更为明显的空间尺度效应; 物种丰富度的方差随取样尺度增加呈现单峰分布特征, 并且在20 m × 20 m尺度上达到最大值, 而物种多度的方差随取样尺度的增加而增大; 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的正相关性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这可能与随取样尺度增加生境异质性增加有关; 取样尺度对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的影响可能与研究区域内稀有种的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