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25篇
  5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根据人、小鼠HSF1cDNA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海南黄牛HSF1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利用RT-PCR、半巢式PCR以及3'-RACE技术分段扩增得到了海南黄牛HSF1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进行拼接。用DNAMAN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海南黄牛HSF1 cDNA与赫里福德牛、人、小鼠同源性和海南黄牛HSF1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亲/疏水区等蛋白质性质,并根据各种动物HSF1蛋白绘制进化树。结果:(1)海南黄牛的HSF1 cDNA序列全长为1 993bp,包括150bp的5'非翻译区,1 578bp的开放阅读框以及264bp(不含poly(A)尾)的3'非翻译区,编码52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6.42 kD,等电点(pI)为 4.79。(2)海南黄牛的HSF1 cDNA与赫里福德牛、小鼠和人HSF1 cDNA的同源性分别为98.99 %、81.78 %、87.82 %,相应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86 %、83.84 %、89.06 %,其中N-末端和C-末端高度保守,而中间区域存在缺失或替换。(3)根据氨基酸序列构建不同动物HSF1蛋白的进化树,与采用经典遗传分类法构建的进化树基本一致。结论:首次克隆了海南黄牛 HSF1 cDNA全长,分析表明:海南黄牛HSF1蛋白是亲水性蛋白,在8种动物中,其同源性大于73 %,高度保守。海南黄牛与赫里福德牛HSF1蛋白同源性高达98.86 %,在三聚体化区域、转录调节域和激活域存在6个位点的单氨基酸突变,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揭示海南黄牛抗热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2.
穿越海南     
2001年4月6日 晴 从飞机的舷梯上走下来,一股温湿的风立刻笼罩了我,海南——在我对它有过多次幻想之后的今天,终于又再次踏上了这块葱绿的土地。在接到拍摄任务的几天之内,我甚至请朋友用纸牌占卜——此行安否?答案是有惊无险!唯物主义的我穿着套头衫在北京料峭的春风中登上了飞机,开始了我的穿越海南之行。  相似文献   
63.
对海南省19个县市61所中学生物教师从师资,教学及教师对知识需求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针对海南省中学生物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研型,应用型,综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以期为高师人才培养导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4.
海南龙血树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1植物名称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2材料类别幼嫩茎段. 3培养条件(1)诱导培养基:MS 6-BA 5.0 mg·L-1(单位下同) NAA 0.5 Ad(腺嘌呤)40;(2)增殖培养基:MS 6-BA 5.0 NAA 0.5 Ad 0.4;(3)分化壮苗培养基:MS 6-BA 5.0 NAA 0.1 Ad 40 AC(活性碳)1 g·L-1;(4)生根培养基:MS NAA 0.3 AC 1 g·L-1.以上培养基均添加30 g·L-1蔗糖、5.8g·L-1卡拉胶,pH 6.0.培养温度26~28℃,光照时间8~10 h·d-1,光照度1500~2000 1x.  相似文献   
65.
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青牛胆(Tinospora hainanesis H.S.Lo et Z.X.Li)藤茎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种类极其丰富,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7%,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选75%,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0909%。  相似文献   
66.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扩大区域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2002年由省级上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面积由原来的7,762 hm2增加至20,170 hm2。为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 海南大学于2003年10月通过路线调查与标准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扩大区域展开了植被资源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共记录到43种尖峰岭地区新记录种, 其中黄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fulvicoma)、海南地不容(Stephania hainanensis)、卵叶石笔木(Tutcheria ovalifolia)、蜜茱萸(Melicope patulinervia)和南烛(Lyonia ovalifolia)等5种为海南特有种。在本次调查的9,600 m2天然林标准样方中共记录到高1.5 m以上的立木3,466株398种, 隶属于69科161属。在扩大区域内共有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41种, 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4种, 新记录到的尖峰岭地区国家级濒危植物2种, 即毛茶(Antirhea chinensis)和琼棕(Chuniophoenix hainanensis), 并基本确定了这些植物的垂直分布状况。扩大区域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顶矮林3种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较高, 且Simpson指数(D)及Shannon-Wiener指数(H')均是热带山地雨林>热带低地雨林>热带山顶矮林; 均匀度则是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山顶矮林>热带低地雨林。表明经过多年封山育林及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扩大区域内曾经受过强烈干扰的热带低地雨林和山地雨林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7.
海南省潜伏香蕉果实的炭疽菌对特克多的抗药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叶  刘秀娟 《菌物系统》2000,19(4):552-559
对来自海南省13个地区的67个Colletotrichum musae(Berk.&Curt.)Arx菌株进行抗药性检测,所测菌株均表现出敏感,即未产生特克多抗药性。室内采用高浓度特克多和90-95%致死剂量紫外光进行抗性诱导,获得的抗性菌株均能在1000μg/ml。特克多的PDA培养基上生长,但EC50值相差很大,最高达130μg/ml,而最低为0.87μg/ml。抗性菌株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均  相似文献   
68.
对我国特产濒危物种海南坡鹿的兴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野生动物应注意的问题。文中列举了调查研究中获得的宝贵数据,对物种保护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海南黑脸琵鹭的越冬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是全球濒危鸟类之一。海南北黎湾是继我国香港和台湾之后发现的黑脸琵鹭第三个重要的越冬地。为了深入了解黑脸琵鹭在该地的保护状况,以及影响其种群越冬的致危因素,作者于2004年1–3月,采用瞬时扫描和焦点动物观察法对北黎湾黑脸琵鹭的越冬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在黑脸琵鹭的各种行为中,休息行为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9.72%;其次是站立行为,为10.42%;护理行为位居第3,占10.36%;位移、取食和社会行为在白天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2)白天黑脸琵鹭休息行为有明显的高峰和低谷,8:00–17:00主要以休息为主,而在17:00以后,休息行为明显减少,护理、取食和站立行为有所增加。位移和社会行为发生率较低,呈间歇性变化。黑脸琵鹭各种行为之间在持续时间上有显著差异,其中以休息行为持续时间最长,其次是取食行为,而行走行为持续时间最短。(3)黑脸琵鹭的取食频次在各时间段也有显著的差异,在16:00以后取食的频次较高。(4)黑脸琵鹭的取食行为受潮汐的影响,过高和过低的水位都将影响其取食活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黑脸琵鹭及其越冬地的保护和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70.
报道了海南莎草科一新记录属——针蔺属(Trichophorum Persoon)及该属一新记录种——玉山针蔺[T.subcapitatum(Thwaites et Hooker)D.A.Simp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