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王明凤  曹佳莉  袁权  夏宁邵 《微生物学报》2019,59(12):2263-2275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现有抗HBV药物的治疗策略,仅能在极少部分患者中实现慢性乙肝的功能性治愈。发展更为有效的抗HBV药物,需要更加透彻全面地认识各个病毒组分和关键宿主因子在HBV感染和复制生命周期中发挥的功能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鉴定新的治疗靶点。支持HBV体外感染和复制的细胞模型,是研究HBV生活史的重要工具,并在治疗新靶点的发现和候选药物功效评估等研究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支持HBV感染和复制细胞模型的新近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分析,并对这些模型的应用特点和局限性、新近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系统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82.
重组质粒pET-E转化宿主菌BL21,经1.0mmol/LIPTG诱导,外源基因以包含体的形式获得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纯化后表达产物作为诊断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检测JE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抗原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0,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待检血清阳性标准初步定为OD490nm>1.2,且待检血清与阴性血清的OD490m比值大于2.  相似文献   
83.
暴发脑膜脑炎流行的新型毒株的全基因序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立  张礼璧  候晓辉  李杰 《病毒学报》2000,16(4):289-293
吉林省延边地区1996年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血清学实验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的病因。对其中的2株病毒(Yanbian96-83csf和Yanbian96-85csf)测定了全基因核酸序列并帮了比较分析。结果所测2株病毒核酸长度均为7456bp〔包括3端poly(A)尾〕,两者间仅有13个位点不同,同源性达99.8%,在进化树上位于同  相似文献   
84.
陈立  李玉雨 《病毒学报》1998,14(3):229-233
吉林省延边地区1996年6月发生无菌性脑膜脑炎流行,在全地区216万人口中,发病人数约5 ̄6千人,死亡2人,为历史上所罕见。从病人脑脊液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分离率较高(分别达到52.4% ̄66.7%)。用WHO提供的RIVM肠道病毒组合血清进行中和定型,不能确定型别。RT-PCR结果表明为肠道病毒。病人早期血清特异性IgM抗性阳性率72.0%,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无菌性脑膜脑炎暴发流行的  相似文献   
85.
流行性出血热尸检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mRNA的定位及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国内不同地区3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尸检组织中病毒RNA及HSP70mRNA细胞内定位,同时观察了汉坦病毒感染的VeroE6细胞中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热休克蛋白70mRNA在多数组织中均可检测到,分布与病毒RNA一致,并且与组织的病理损害有关;体外实验的结果也表明在出血热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有HSP70的高表达。提示热休克蛋白与汉坦病毒的致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86.
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细胞免疫检测方法。采用纯系Balb/c(H-2d)小鼠制备效应细胞,以同一品系Balb/c(H-2d)小鼠原代肾细胞为靶细胞。当效靶细胞比例为20∶1,杀伤时间为4小时,MTT反应时间为4小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作用最强。利用该法对乙脑活苗和死苗免疫小鼠进行了CTL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法重复性好,活苗诱导CTL杀伤作用强于死苗  相似文献   
87.
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和裸鼠动物体内,观察了人肝细胞靶向性脂质体介导的部分硫代型和全部硫代型反义寡核苷酸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针对HBVe基因翻译起始区的18聚体的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内、外对HBV DNA、HBV mRNA及HBsAg、HBeA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说明,反义寡核苷酸是抗HBV有效的基因治疗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88.
森林脑炎(TBE)病毒属黄病毒科,基因姐RNA含有单个开放阅读框架,5′端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3′端编码非结构蛋白。翻译成聚蛋白后,通过细胞和病毒编码的蛋白酶裂解产生单个的病毒蛋白。成熟的病毒是由两个相关的E和M膜蛋白脂质包膜所包围的立体对称的核衣壳组成。包膜E蛋白在病毒的感染周期中对细胞的识别和穿入细胞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E蛋白诱导保护性的免疫反应,E蛋白内某一位点单个氨基酸的改变可引起病毒毒力的改变。因此,对TBE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机理,为病毒感染的特异性诊断、疫苗的研制和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前C蛋白-小鼠IgG Fc蛋白(HBV precore protein-mouse IgG Fc,HBV pre-c-Fc),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HBV prec-Fc连接到pFastBac1载体,获得的pFastBac1-HBV pre-c-Fc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子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HBV pre-c-Fc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9获得高滴度病毒。收集细胞上清超滤后通过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HBV pre-c-Fc。纯化的蛋白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体产生量。结果:HBV pre-c-Fc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约为3.03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特异抗体。结论:成功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BV pre-c-Fc蛋白,为生产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化疗引起的乳腺癌患者肝功能损害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及抗病毒治疗在预防化疗引起的HBV再激活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3月-2010年10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化疗的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包括术后辅助化疗)为研究对象,比较HBs Ag阴性138例和HBs Ag阳性50例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在HBs Ag阳性患者中,预防性使用(21例)与未预防性使用(27例)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率的差异。结果:化疗后出现肝功能损害的乳腺癌患者中,HBs Ag阳性患者(31.25%)与HBs Ag阴性患者(16.67%)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拉米夫定(4.62%)与未预防性使用(25.93%)拉米夫定,患者出现HBV再激活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HBs Ag阳性患者较HBs Ag阴性患者更易出现肝功能损害,预防性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可明显降低乳腺癌合并乙肝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肝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