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9篇
  免费   1235篇
  国内免费   328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98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371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64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4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军团菌(Legionella)通过人呼吸道吸入,引起呼吸器官感染。嗜肺性军团菌(L·Pneumophila)的典型症状是肺炎,且多发展成重症肺炎,但是由L·feeleii引起的庞带蒂亚克(pontiac)热并不引起肺炎,表现为皮疹,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剧烈全身症状,常疑为病毒性疾病,一般数天即可治愈。 由于对L·feeleii的病原因子尚不完全了解,本文从迄今为止有关嗜肺性军团菌的报导中,就有关病原因子的内容作一介绍。另外,军团菌属自命名以来,在约10年的时间内,共报导了包括亚种在内的27个菌种,这些菌种从外形上无法鉴别,因此,本文后半部分将介绍用DNA进行检测和检定的快速诊断法。  相似文献   
92.
分枝杆菌     
<正>一、分枝杆菌和分枝杆菌病 目前分枝杆菌的DNA诊断的靶物质并非是与分枝杆菌病原性直接相关的因子,而是核糖体RNA(rRNA)。分枝杆菌包括结核杆菌群、麻风杆菌和非定型分枝杆菌,分枝杆菌病则为由这些细菌引起的以慢性细胞性炎症为特征的感染症。为目前细菌感染症中最重要的传染病。日本每年有数千人因结核病而死亡,需要治疗的患者也有十几万人。在发展中国家,在最近的将来没有克服该病的希望。全世界患者达1600万—20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而死亡者计有300万人。 非定型分枝杆菌的毒性比结核杆菌弱,故作为病原菌一直被忽视,但最近因发现其中有引起条件感染症的菌种而始引入注目。尤其在美国的AIDS患者中普遍检测到该菌。该菌的问题焦点是既存的抗结核制剂对大多数菌种无效。在AIDS患者中多  相似文献   
93.
提出一个用变色酸-硫酸显色浊同时测定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羧化酶/加氧酶活性的方法:RuBP羧化酶/加氧酶与底物作用后,用碱性磷酸酯酶将其产物水解生成乙醇酸和甘油酸,然后与变色酸试剂在1:5的体积比下,沸水浴中显色反应90min,乙醇酸与变色酸反应生成红紫色化合物,甘油酸生成淡棕色化合物,分别在573nm,745nm各有一特征吸收峰。根据A_(573),A_(745)与乙醇酸和甘油酸浓度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RuBP羧化酶/加氧酶活性。  相似文献   
94.
孟祥女  张贵寅 《遗传学报》1990,17(6):411-417
  相似文献   
95.
中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分化的RAPD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多数学者已认定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的祖先是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然而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是发生在驯化之前还是在驯化之后,也即普通野生稻是否存在籼、粳分化的问题,是十几年来稻作起源研究中争论的热点之一。Second[1]用多个同工酶位点的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普通野生稻在驯化为栽培稻之前就已经发生了籼、粳分化,即有籼型普通野生稻和粳型普通野生稻之分。Morishima和Gadrinab[2]用24个形态和生理性状及12个同工酶位点和杂交亲合力等方法证明普通野生稻没有发…  相似文献   
96.
牵牛属质体DNA的父系遗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研究了牵牛属(Pharbitis)植物质体DNA 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在牵牛(P. nil)×大花牵牛(P. limbata)和大花牵牛×牵牛中,质体DNA 为父系遗传。在大花牵牛×牵牛中,质体DNA还有可能为双亲遗传。研究证明牵牛属为被子植物中具有质体父系遗传方式的第三个属。牵牛属质体父系遗传机制尚不清楚,作者认为母系质体及其DNA 在受精后的释稀、排除和/或降解可能是质体父系遗传的基础  相似文献   
97.
通过比较小麦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属间杂交获得的胚与小麦正常自交的胚之间在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谱,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现出时空顺序的特异性变化。在同一发育时期,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无胚子房之间存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这可能涉及到与胚发育相关的同工酶的出现。远缘杂交的具胚子房和正常自交的小麦子房之间也有一定的酶谱差异。同时,同一材料还表现出不同发育时期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差别。在远缘杂交后的胚发育期间,酯酶同工酶的时空表达不如过氧化物酶显著。此外,对远缘杂交后的胚中的水溶性蛋白质进行了SD S-PAGE分析,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可能存在与胚发育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98.
五种野生稻叶绿体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野生稻 5个种的18个材料的叶绿体DNA(cpDNA)进行了EcoRI的RFLP分析。 结果显示,共有10种酶切模式,不同种野生稻的cpDNA的RFLP类型都不同,而且在其中一些 种内也有变化,尤以O.rufipogon的种内多态性最为显著,并主要与地理来源有关。本研究还在O.punctata的材料中发现一种以往的分析都不曾描述过的多态性模式。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探讨了不同种类野生稻的叶绿体基因组之间以及它们与核基因组之间的进化关系。 Abstract:The polymorphisms of chloroplast DNA from 18 materials of 5 wild rice speci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FLP analysis.10 restriction patter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se materials.Different species had different of its RFLP patterns chloroplast DNA,and the polymorphisms existed even with species,especially in O.rufipogon varietie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In O.punctata a new type of rice chloroplast DNA restriction pattern was discovered which had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among chlorplast genomes,and between chloroplast and nuclear genomes in different wild r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
懒猴属的核糖体DNA变异及其种间分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文  宿兵 《动物学研究》1996,17(1):89-93
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和人28S、18SrDNA探针构建了懒猴属各物种核糖体DNA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进化速率较高的非转录间隔区,在大、中、小懒猴中分别定位了23、24、24个酶切位点。大懒猴与中懒猴有12个位点不同,与小懒猴有14个位点不同,而中、小懒猴间则只有一个位点的差异。经过计算,大懒猴与中懒猴的遗传距离值为12.65%,与小懒猴的差异为14.24%,中、小懒猴间的差异则仅为0.7  相似文献   
100.
LZ-410盼生安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本文以5-Fu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从对BEL-7402肝癌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及对DNA损伤效应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LZ-410能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增殖作用。并且在本实验条件下,LZ-410并不引起DNA的损伤。这表明LZ-410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不是通过对DNA损伤引起的,而主要是通过阻滞肿瘤细胞于G0/G1期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