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8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2921篇
  10543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72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38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生命的化学》2006,26(3):274-275
为了积极促进我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与发展,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CNHUPO)(筹)和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北大学和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蛋白质组学第四届学术大会定于2006年8月22-23日在西安市建国饭店召开。  相似文献   
62.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对同一亲本来源、不同转移潜能细胞株SW480和SW620的蛋白质表达谱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并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进行验证,成功鉴定了10个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其中SW620细胞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有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而热休克蛋白27,膜联蛋白Ⅰ,甲硫腺苷磷酸化酶,切丝蛋白1和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SW620中表达下调.大多数差异蛋白质功能涉及肿瘤细胞生长、运动、粘附、凋亡等过程,研究结果为阐明大肠癌转移机制及寻找预测大肠癌转移的潜在标志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陕南晚震旦世Gaojiashania的保存特征及形态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哲  孙卫国  华洪 《古生物学报》2002,41(3):448-454
陕西宁强地区灯影组高家山段地层中特异原地埋藏的管状化石Gaojiashania Yang et al.,1986为体似蚕状或带状,直或微弯,由密集圆环(或皱脊)彼此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管状化石,对化石的埋藏及保存特征的研究表明,不同的矿化阶段形成不同的保存特征,早期黄铁矿化对化石保存起着重要作用。Gaojiashania以其特殊的圆环叠置的保存方式,与软躯体蠕形动物化石以及遗迹化石的保存迥然不同,推测Gaojiashania生物体已具有分节现象,在成分上也有差别,圆环部分可能具有一定的矿化,属于较为高等的生物门类。  相似文献   
64.
任信在  李新宇 《兽类学报》2002,22(2):108-115
1997 年至1999 年间, 在韩国智异山国家公园选取生境相似, 但片断化和未片断化不同的调查地。设置8 条2 km 长截线, 调查记录了黄鼬( Mustela sibirica) 、黄喉貂(青鼬) ( Martes lavigula) 、狗獾(Meles meles) 、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野猪( Sus scrofa) 、獐( Hydropotes inermis) 、狍( Capreolus) 、朝鲜兔(Lepus coreanus) 和松鼠的数量, 并对影响动物数量的相关因子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8 块样地虽属两大类不同景观且具有相似植被特征, 但在片断化和未片断化中, 枯折木, 胸高直径(dbh)6~10 cm的树及50 cm的巨树密度, 树冠盖度及灌木被度均有明显差异。3 年内在8 块样地共记录到9种兽类在雪被上留下的足迹, 其中5 种兽的密度在片断化和未片断化生境中差异明显。9 种兽的渐近多元回归中, 6 种兽的密度同景观和植被变量密切相关, 但如果不增加当地生境条件, 则足迹链丰富度同植被构成的简单相关性表现得很微弱。在片断化和未片断化的不同景观林区, 对兽类的分布及其动态还要做进一步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65.
马柯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2002,22(4):371-372
RANTES可以单体,双体和多聚体等形式存在,单体和双体形式的RANTES受体为CCR1,CCR3,CCR4和CCR5,而多聚体GAG。Glu26和Glu66在RANTES的多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聚体的RANTES与Jak2,Jak3和Src kinase p56(lck)等酪氨酸磷酸化有关,活化T细胞,单个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并可增强HIV的复制。  相似文献   
66.
应用蛋白质组技术已对正常人胎盘和大鼠肝线粒体蛋白质进行分离与鉴定,补充了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库,并且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寻找病理条件下线粒体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作用靶标。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方法也被应用于线粒体蛋白质的研究,推动了线粒体研究的发展。线粒体蛋白质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线粒体蛋白质组数据库中的数据仍较匮乏,并且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改善。  相似文献   
67.
干旱半干旱区灌木、半灌木等木本植物的分布面积持续增加(灌丛化)显著改变了原有植被景观及生态过程,但缺乏对长期封育过程中灌木物种取代草本物种进而影响草地群落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揭示长期封育措施下典型草原灌丛化特征及地上/地下植物群落的响应规律,研究通过对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同一封育草地不同时间(2010年、2016年、2021年)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丰富度、多样性和生物量)和土壤特性(土壤容重、土壤水分及储水量、养分、pH)的定点观测,探讨了长期封育过程中灌木物种矮脚锦鸡儿(Caragana brachypoda)驱动的植被和土壤特性变化。结果表明,(1)灌木矮脚锦鸡儿已经取代草本植物成为封育草地的优势种,群落中灌木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盖度、高度显著增加,但对植物密度的影响较小;(2)灌丛化过程中草地群落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增加;(3)灌丛化引起土壤深层(60-100 cm)容重显著增大,土层储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4)灌丛化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浅层(0...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考察金枪鱼肽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并基于肠―脑轴初步解析金枪鱼肽的干预途径,为新一代抗抑郁食品或治疗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44 d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造模建立抑郁小鼠模型,于造模第15天起,每日灌胃一定剂量金枪鱼肽,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鱼油为阳性对照。采用行为学指标评价小鼠抑郁样行为;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鲎试剂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2、IL-6及LPS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海马区、小肠组织和小鼠粪便中5-HT的水平;采用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考察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组成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金枪鱼肽组小鼠抑郁样行为得到显著改善且优于鱼油组。经过金枪鱼肽干预后,模型小鼠血清中显著升高的炎症因子和LPS水平得以恢复,海马区和小肠组织中显著降低以及粪便中显著升高的5-HT水平也恢复到空白组的水平;显著下降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得以提高;肠道菌群B/F比值由模型组的1.58升高到6.61,基本恢复至空白组水平;模型组显著降低的Muribaculaceae丰度及显著升高的Bacteroides、Alistipe...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术后Ⅱ期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4年7月~2009年5月,利用经皮肾微造瘘建立经皮肾通道,引流1周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再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治疗孤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单通道取石,结石清除率例(81.2%),未出现高热、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月复查13例无结石残留。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分期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致孤立肾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同传统经皮肾镜相比,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易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70.
李翠  石铁军 《生物磁学》2009,(15):2954-2956,2994
Dendrin作为一类新的树突蛋白,在脑内的表达随着行为活动的改变而变化。最近本课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dendrin在小鼠初级感觉神经元内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研究外周神经损伤后dendrin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内的表达变化。本文还就dendrin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在神经系统内表达情况对其近期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