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生物测定是检测害虫抗药性的一项重要技术。利用100mL插口圆底聚丙烯离心管对现在应用较多的粉虱成虫生物测定方法——琼脂保湿浸叶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不影响粉虱成虫的持续取食,具有操作简单、结果重复性好及无需对成虫麻醉等优点。同时发现茄子叶片对于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B-biotype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成虫均是一种非常适合的生测材料。利用该方法分3次独立测定了烯啶虫胺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混合日龄成虫的毒力,结果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2.
茚虫威对不同抗药性品系小菜蛾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敏感品系(S)、田间品系(F)及茚虫威汰选抗性品系(T17)幼虫为供试虫源,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小菜蛾3~4龄幼虫在受药前后或不同受药剂量等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研究抗药性机制。结果表明,汰选抗性品系、田间品系与敏感品系同龄期小菜蛾幼虫在未受药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表明抗药性的产生并未影响小菜蛾本底的呼吸速率。以各个品系的茚虫威LC20和LC50剂量处理幼虫后,3个品系的呼吸速率均明显提高,汰选抗性品系呼吸速率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其他2个品系。在LC20剂量下3个品系呼吸速率峰值均出现在2h前后,10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在LC50剂量下敏感品系没有明显差异;而田间品系和汰选抗性品系分别在药剂处理后4h和6h达到呼吸高峰,汰选抗性品系保持高水平呼吸速率时间长达9h,分别于药后15h和24h恢复到正常水平。这表明用药后抗性品系呼吸速率的提高幅度与小菜蛾的解毒代谢能力有关,这也揭示了昆虫幼虫中毒后能量消耗会随着抗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3.
热休克蛋白60(HSP60)是一种维持线粒体蛋白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分子伴侣。该文克隆了梅氏新贝尼登虫HSP60基因cDNA序列(NmHSP60),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的表达变化。以25℃为参照,18℃时,NmHSP60在虫卵和成虫中均表达下调;而32℃时,在成虫中表达上调。以盐度24为参照,盐度18时,NmHSP60在成虫中表达下调;盐度30时,在虫卵中表达上调。该结果揭示NmHSP60可能在梅氏新贝尼登虫应对环境应激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4.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显示了腹毛目纤毛虫沼泽瘦尾虫(Uroleptus limnetis)的细胞形态和皮层纤毛器的组成模式,以及皮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和纤毛器附属微管的建构特征,可为进一步阐明瘦尾虫类纤毛虫的形态学及其系统发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5.
组蛋白作为核小体的基本组分,是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必需的。组蛋白的变体和修饰共同参与染色质修饰及基因的表达调控。真核生物细胞中的5种组蛋白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然而纤毛虫的组蛋白H4与其他真核生物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本实验应用PCR技术从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中获得了2种组蛋白H4基因,分别为H4A和H4B,GenBank登录号为:JN715068和JN715069。序列分析表明,H4A基因开放阅读框324 bp,预测编码10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6 ku,等电点为10.99。而H4B基因编码框384 bp,编码12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4.4 ku,等电点为9.93。Blast结果显示,H4A序列与其他生物中H4的一致性相对较高,达81%~94%,而H4B的一致性为36%~70%。H4A和H4B的一致性仅为44.7%。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H4A的转录本高于H4B。结果提示:在进化过程中八肋游仆虫可能进化出特殊的组蛋白H4基因,不同的组蛋白H4可能发挥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6.
原核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大亚基上都存在着一类酸性核糖体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分别为L10和L7/L12蛋白,而在真核生物中是P0、P1和P2(简称P蛋白)。这些酸性核糖体蛋白共同组成五聚体复合物P0-(P1/P2)2,在大亚基上形成一个向外侧凸出的柄状结构(Ribosomalstalk)。酸性核糖体蛋白位于核糖体的活性部位,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7.
TLR3(Toll like receptor 3)是Toll样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研究从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中克隆得到TLR3 cDNA序列,全长为2937 bp,包括107bp的5′非编码区、100 bp的3′非编码区和编码909个氨基酸的2730 bp的开放阅读框。TLR3全长氨基酸序列包含1个信号肽、18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LRR)、1个跨膜结构域和1个胞内TIR结构域(IL-R1 homologous region)。同源比对显示,斜带石斑鱼TLR3与其他已报道硬骨鱼类的TLR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52%—67%)。组织表达分析显示,TLR3在健康斜带石斑鱼的组织中具有较广的表达分布,其中在前脑、体肾和脾脏中表达量较高。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斜带石斑鱼后:在皮肤中TLR3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从感染后第7天开始上调,并在第10天达到高峰;而在脾脏中,TLR3的表达量在感染6h时就显著上调并达到峰值。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TLR3在抗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8.
对颚毛虫兆属Crossodonthina Yosii, 1954做了简要介绍,提供了该属的鉴别特征,记述了采自中国湖南省东安县舜皇山的颚毛虫兆属1新种——周氏颚毛疣虫兆Crossodonthina choui,这是该属在华中地区(湖南)的新记录。新种的正模标本(♂)和2个副模标本(2♂)保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9.
记述广东弹尾纲 1 新种广东丽虫兆Callyntrura (Javaphysa) guangdon gensis sp. nov.,该新种与C. (J.) javana Yosii,1992 在上唇和下唇上比较相似,但是它们在体色、齿节刚毛、头部 V0 大毛、胸部第2节毛序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0.
在云南省新平县(24°N,101°32’E)采集的华西雨蛙Hyla a.annectans膀胱内检获多盘虫属1新种,新平多盘虫Polystoma xinpingensis sp.nov.。124只华西雨蛙中18只华西雨蛙感染,自然感染率为14.5%。新种与多盘虫属记录种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虫体体型小,其体长仅为2967μm。内侧肠管于虫体后1/3处仅形成2条横跨虫体的联合肠管,其它记录种肠管分支多数或形成较复杂的网状。睾丸巨大,呈滤泡状,分散分布直达虫体中部。新种的正、副模式标本保存在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