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57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以及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的生态群落, 其生产力高, 固碳能力强, 对保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介绍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监测红树林的一些主要研究内容, 分为3个方面: (1)在时空模式研究方面, 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像素和对象结合的方法对红树林树种进行分类以及利用Landsat影像对红树林进行动态变化监测并分析其驱动因素; (2)在结构参数研究方面, 利用无人机多光谱数据及地面激光雷达数据对红树林叶面积指数进行反演; (3)在生理生化参数研究方面, 探讨了红树林叶绿素含量对淹没状况的响应、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是否影响红树林光能利用率, 以及光化学反射指数(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 PRI)与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 LUE)的关系。上述系列研究为提取红树林相关信息要素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强调了遥感在研究红树林时空模式, 提取结构参数和生物生化参数监测的有效性, 从而更好地促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  相似文献   
532.
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与自然火干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典型样带调查法,通过对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树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及其与自然火干扰分布关系的研究,揭示了树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对自然火干扰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树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P<0.01),但树种多样性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不高(R2=0.2165),并且表现出以1900m为界的区域性变化特征.②所调查范围内共发生了8次自然火干扰事件,平均间隔时间为14a,干扰事件多集中在1900m以下的较低海拔区.③林分受自然火干扰作用后,树种多样性普遍表现出增加的特征.总体而言,海拔高度是影响喀纳斯森林群落树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形成的基本因素,但随机发生的自然火干扰是主导1900m以下较低海拔区树种多样性丰富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33.
不同类型杉木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结构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建瓯市东安林场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人工混交林乔木层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中杉木的长势均优于杉木纯林,其中杉木-楠木[Phoebe bournei (Hemsl.)Yang ]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净生产力均最大,分别达到19.5 cm、15.5 m和0.002 84 m3·a-1;杉木-檫木[Sassafras tzumu (Hemsl.) Hemsl.]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净生产力最小,分别仅为15.7 cm和0.001 82 m3·a-1;杉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树高最低,仅为14.1 m.在6种混交林中,除杉木-檫木混交林中杉木的功能重要值小于檫木外,其他混交林中杉木的各项重要值均大于其混生树种,表明杉木在与混交树种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34.
太岳山森林碳储量随树种组成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种是决定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因子。在山西省太岳林区,根据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特征,调查了乔木层、草灌丛和土壤层的有机碳储量,分析了碳储量随林分类型和树种组成的变化规律。阔叶林有机碳储量为156.58 t C·hm-2,针叶林为145.05 t C·hm-2,针阔混交林为128.52 t C·hm-2。辽东栎和油松在群落中所占比例与不同层次的有机碳储量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辽东栎比重的增加可显著提高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而乔木层、土壤层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却随着油松比重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虽然群落中所有阔叶树种和针叶树种的比例与乔木层碳储量、生态系统总的碳储量间也存在相似关系,但却对土壤层和草灌丛的碳储量没有显著影响。因而,在该地区,辽东栎种群和油松种群在决定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方面,比群落中阔叶树种和所有针叶树种发挥着更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35.
刘清泉  曳宏玉 《植物研究》1993,13(3):220-223
本文发表了槐属一新种即:窄叶槐(Sophora angustifoliolaQ.Q.Liu et H.Y.Ye,sp.nov);油松一新变型即:密枝油松(Pinustabulaeformis Carr.f.densa Q.Q.Liu et H.Y.Ye,f.nov);侧柏一新变型即:垂枝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 f.pendula Q.Q.Liu.et H.Y.Ye,f.nov.); 灰楸一新变型即:白花灰楸(Catalpafargesii Bur.f.alba Q.Q.liu et H.Y.Ye,f.nov);山西省槐属一新分布即:五色槐(Sophora iaponica L.var.violacea Carr.)。  相似文献   
536.
Zhao L  Zhou GY  Zhang DQ  Duan HL  Liu JX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8):1949-1954
选取荷木、海南红豆、肖蒲桃、红鳞蒲桃和红锥 5 种南亚热带乡土树种构建混交群落,通过 5 年人为提高 CO2 浓度和氮输入试验,研究碳-氮交互作用对南亚热带主要乡土树种及群落的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及氮沉降对植物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因树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CO2 浓度升高和氮沉降对豆科植物生物量积累相对提高了 49. 3%和 71. 0%,且促进了阳生植物生物量的积累; 氮沉降能显著提高偏阴生植物生物量积累,但在 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其生物量积累低于对照. CO2 浓度升高抑制了阳生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分配,但促进偏阴生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分配. CO2 浓度升高、氮沉降以及碳-氮交互作用对南亚热带植物群落生物量积累均具有促进作用; CO2 浓度升高促进群落地下生物量积累,氮沉降显著提高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南亚热带林业固碳树种适宜选用海南红豆和红锥.  相似文献   
537.
南京地区耐寒常绿阔叶树种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京地区地处亚热带北缘,是一些常绿阔叶树种自然分布的北界.通过对南京地区常绿阔叶树种的实地考察,表明南京地区有12种自然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目前园林上引种并已应用的有25种.另外,引种了109种能够露地栽培的常绿阔叶树种,其中乔木28种,灌木77种,藤本4种.可以认为南京地区是耐寒常绿阔叶树种引种分布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538.
徐武美  宋彩云  李巧明 《生态学报》2015,35(23):7756-7762
生态位理论认为,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会减少种间竞争排斥而有助于物种共存;而中性理论则认为群落树种呈独立于环境特征的随机分布。为研究土壤养分异质性与乔木树种多样性的联系,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随机设置了16个1 hm~2样方,调查了各样方乔木树种多样性,计算了各样方土壤有效氮(AN)、有效磷(EP)、有效钾(EK)、有机质(OM)、p H、总氮(TN)、总磷(TP)、总钾(TK)的变异系数以代表各样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分布的相对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TK变异系数与乔木树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该区域不同植物可能在钾资源的利用上存在明显的生态位分化,钾的异质性有助于树种共存;OM、AN变异系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明显正相关(P0.1),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缓解了种间竞争压力,树种多度分布相对均匀,有助于树种共存。除TK外,其它土壤指标的变异系数与乔木树种多样性的正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表明这些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中性或其它生态学过程可能掩盖了这些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布对乔木树种多样性的影响。这说明,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树种共存,但同时应当重视中性过程等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9.
为研究木本植物自然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碳密度对群落结构变化的响应机制,选取百山祖国家公园高、中、低3种杉木萌条保留密度(1154、847和465株·hm-2)下自然恢复初期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组分与树种多样性、林分结构多样性(胸径变异系数)、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密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杉木萌条保留密度减少,树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增加;林分结构参数中胸径变异系数、林分密度和混交度随杉木萌条保留密度减少呈升高趋势,不同杉木保留密度处理林分分布格局均为均匀分布,林木生长状态均为亚优势,林分密集程度均为比较密集。高、中、低3种杉木萌条保留密度处理乔木层碳密度分别为57.56、56.12和46.54 t·hm-2,土壤层碳密度分别为104.35、122.71和142.00 t·hm-2,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164.59、182.41和190.13 t·hm-2,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密度在不同处理之间变异较小。不同杉木保留密度处理...  相似文献   
540.
锐齿槲栎橡子埋藏深度对发芽、幼苗出土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林内活动的许多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不仅采食橡子,而且还常窖贮或在土壤大量的橡 子以便季后利用。这些埋藏的橡子构成了发育有效更新苗的主要种子来源。橡子被埋藏的深度和橡子的大小对幼苗的发育有潜在的影响。把橡子埋藏在6、12和18cm3个土层深度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橡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橡子的幼苗出土率都有明显下降,由深埋橡胶子发育的幼苗出土比较困难,所需时间较长,也更易腐烂,橡子的大小对发芽和幼苗出土没有明显的影响,早出土幼苗在第一个生长季内由于有较长的生长发育期,季末发育得较好,所以,由浅埋橡子发育的幼苗在更新成功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