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正常菌群转变为机会致病菌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难题,潜生体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机会致病菌的形成,确定的非周期性揭示了常规方法研究的困难所在。微生物学是从对致病微生物的研究开始的,约100年前Koch将微生物分成致病微生物和正常微生物群。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人们重点研究致病微生物,曾采用了抗体、免疫疫苗、抗菌素等一系列措施,使致病菌在现代医学中已降到一个次要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成为现代医疗实践中的难题之一,而且医生和技术人员在此难题面前,束手无策。人们经过多方努力,针对正常菌群和条…  相似文献   
992.
粉垄耕作对黄淮海北部土壤水分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连年旋耕导致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降低,严重制约作物丰收增产,尤其进一步激化缺水地区的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合理的土壤耕作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为此在黄淮海北部引入了粉垄这种新型深土耕作措施。以旋耕和深松为对照,设置了粉垄30 cm、粉垄50 cm、粉垄30 cm 地膜、粉垄50 cm 地膜、粉垄30 cm裸地、粉垄50 cm裸地等共8个处理,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及WUE的影响。基于土壤湿度等值线图、土壤贮水消耗和WUE的分析可知,(1)与旋耕和深松相比,粉垄耕作后的耕层疏松深厚、土壤调蓄水分能力增强、总耗水量降低、WUE提高,其中粉垄各处理的总耗水量比旋耕和深松分别减少了12.2%―16.4%、10.2%―14.5%,产量WUE则分别提高了28.3%―50.6%、19.1%―39.7%;(2)粉垄的作业深度越深越利于降雨入渗和土壤水分调蓄,但总耗水量有所增加,WUE略有下降,其中总耗水量增加了5.0%,小喇叭口期和灌浆中期的叶片WUE分别下降1.6%和1.0%,产量WUE降低2.1%;(3)粉垄后覆膜克服了表土跑墒的缺点,减少了耗水量,进一步提高了土壤调蓄水分的能力和WUE,且作业深度越深,WUE提升越多,其中粉垄30 cm 地膜、粉垄50 cm 地膜的产量WUE分别比粉垄30 cm、粉垄50 cm提高了8.5%和17.3%,粉垄50 cm 地膜的小喇叭口期和灌浆中期的叶片WUE以及产量WUE分别比粉垄30 cm 地膜提高了8.3%、7.4%和5.9%。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耕作措施为打破犁底层、解决耕层变浅、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93.
谁也说不清人为什么会衰老。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埋藏在人体基因组里的生物时钟,也许能够回答人为什么会衰老,能否延缓衰老过程等问题。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年10月21日出版的《GenomeBi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沙漠化程度和NDVI指数的奈曼旗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利用/覆被角度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和基础。在强调沙漠化过程影响的条件下,本文以乡镇为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对应的NDVI值为评价依据,将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评价指数法有机结合,对内蒙古奈曼旗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1985、1995和2005年3个分析年份的现状来看,奈曼旗的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极不安全-较安全-较安全、安全的临界状态的变化过程;安全区和较安全区域面积由零逐渐增加,到2005年二者区域面积之和占到了总面积的2/3之多;虽然局部地区如巴嘎波日和苏木出现恶化-好转-恶化的反弹趋势,但区域整体生态安全水平是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5.
选取长白山地区8个皆伐标准地的1139株标准木,利用变异系数(CV)分析了云杉、冷杉和红松3个主要针叶树种的胸径和树高随龄阶、树高随径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研究地区,3个主要针叶树种树高随径阶的变异相对较小,胸径和树高随龄阶的变异较大,胸径随龄阶的变异系数最大.在天然林中,传统的以径阶为自变量的树高曲线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生长,以龄阶为自变量的胸径和树高生长模型对实际生长程度的反映较差.竞争是引起树高和胸径变动的主要因子.若将竞争因子添加到传统的生长方程和树高曲线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PGE2)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黏液生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BEAS-2B气道上皮细胞系施以TNF-α刺激,以选择性及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为干预因素,比较各干预组与对照组中COX-2、PGE2水平及黏蛋白(MUC)5AC的含量的差异。结果: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能抑制TNF-α引起的MUC5AC mRNA、MUC5AC蛋白含量增高(P〈0.05),PGE2、COX-2及cAMP的含量也较刺激组减少,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吲哚美辛对MUC5AC mRNA及蛋白含量的影响不大。结论:在BEAS-2B上皮细胞系中,TNF-α能诱导COX-2/PGE2生成而引起黏蛋白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997.
鼠疫耶尔森氏菌是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该菌在媒介(跳蚤)和宿主(哺乳动物)之间的循环过程中,基因表达适应环境谱的变化。本介绍鼠疫耶尔森氏菌适应环境信号如不同温度、离子浓度、pH等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98.
东北老工业区生态安全动态演变过程及驱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呈瑞  逯承鹏  杨青  姜璐  任婉侠  薛冰 《生态学报》2017,37(22):7474-7482
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等已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安全的主要约束。东北老工业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及粮食生产基地,其生态安全状况关系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区2000—2014年生态安全动态演变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的定量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其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从0.66 hm2/人下降到0.64 hm2/人,人均能值生态足迹由10.58 hm~2/人增加到19.85 hm~2/人,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赤字增大趋势明显;生态压力指数与生态安全等级均不断增大,生态安全状况呈恶化趋势,生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而这是由社会经济、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技术水平及土地利用程度等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最后,提出了改善东北老工业区生态安全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侯彩霞  周立华  文岩  赵敏敏  陈勇 《生态学报》2017,37(18):6186-6195
对沙漠化逆转区进行有效管理是沙漠化治理至关重要的环节,研究沙漠化逆转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干扰状况可以为沙漠化逆转区的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基于MODIS NDVI产品数据,用移动窗口法则计算了不同空间尺度上盐池县社会-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和干扰连通度,并分析了2000—2015年间不同时间段内宁夏盐池县社会-生态系统干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盐池县不同时间段内社会-生态系统干扰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差异,2000—2004年强干扰主要集中于盐池县的南部;2004—2008年强干扰在北部、中部均有表现;2008—2012年强干扰分别位于东、中、西3个小区域,并没有集中于一个区域,且北部强干扰区域进一步增强;2012—2015年强干扰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域的北部、中西部和西北部。(2)不同空间尺度上社会-生态系统干扰强度和连通度有很大差异,随着移动窗口的增大,不同集群的干扰类型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低干扰离散型向低干扰集聚型转变,高干扰集聚型向低干扰离散型转变。(3)总体上看,除了个别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干扰强度和连通度较大以外,盐池县大部分地区社会-生态系统受干扰的强度和连通度并不大,沙漠化逆转程度较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沙漠化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00.
煤矿复垦区土壤水动力学特性对下渗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刚  苏帅  焦文涛 《生态学报》2018,38(16):5876-5882
煤矿复垦区土壤水对植物生长、溶质运移以及土壤环境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定量揭示煤矿复垦区土壤水下渗过程是亟待诠释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典型矿区不同深度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容重、总孔隙度和粒径等水动力学参数,结合染色示踪试验,刻画矿区非饱和带土壤水运移过程。染色示踪结果显示30、60 L和90 L这3种实验下渗水量条件下,水流沿X方向侧向扩散的最大距离分别为10、30 cm和35 cm,沿Y方向侧向扩散的最大距离分别为10、25 cm和30 cm。互相关函数显示随着下渗水量增大,水流扩散作用也在加强,但过多水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下渗深度和扩散距离。吸力大于300 hpa时,0.01—0.05 mm土壤粒径含量和非饱和导水率呈负相关关系;吸力和非饱和导水率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效果较好(r~20.9),对拟合参数a、b和土壤容重(x)进行回归分析:a=0.0015x~2-0.00499x+0.0004,b=0.0583x~2+0.1234x-0.072。同一吸力下土壤容重大的土样非饱和导水率较小;吸力值为300 hpa是非饱和导水率的转折点;非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容重呈现负相关关系,和总孔隙度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二者的相关性随吸力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