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31.
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早二叠世孢粉组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的孢粉组合获自孟加拉国巴拉曾库利亚煤矿CSE-9号钻孔。该组合含孢子6属8种、花粉34属65种(含2新种),主要由Faunipollenites(8%-26.5%),Striatopodocarpites(3%-7.5%)与Scheuringipollenites(7.2%-9.6%)等两气囊花粉组成。该孢粉组合的特征可与印度下冈瓦纳巴拉卡尔组孢粉植物群比,并与其上部组合最为接近,时代为早二叠  相似文献   
232.
宁夏六盘山盆地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宁夏六盘山盆地炭山、窑山及上流水等3条剖面中原划为中侏罗统延安组下部含煤地层的21块岩样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鉴定出76属144种,建立了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孢粉组合对比,认为该组合地质时代应属晚三叠世。首次以孢粉化石为依据,确认了六盘山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存在。  相似文献   
233.
新疆吐鲁番—鄯善地区中侏罗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新疆吐鲁番鄯善地区葡1井和草南1井中侏罗世孢子花粉化石45属97种,包括2个新种。建立西山窑组、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共3个孢粉组合,其地质时代相当于中侏罗世早期和晚期。  相似文献   
234.
运用双重组合设计建立黑龙江省玉米降水产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旋转设计进一步发展的双重组合试验设计,建立黑龙江省关于降水、有机质、氮、磷、钾肥及有机肥的玉米产量模型,探讨了双重组合试验设计在建模时用可控因素去挂接不可控因素的应用,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和频数分析,提出玉米产量大子3000公斤的高产在艺措施.  相似文献   
235.
江西全南小慕泥盆-石炭系孢子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据30属57种(包含9新种)小孢子的垂直分布特征,将江西全南小慕泥盆一石炭系的小孢子划分为3个组合(自下而上):1)Acanthotriletes denticulatus-Apiculireiusispora raris(DR)组合,2) Leiotriletes macrothlis-Grandispora xiamuensis(MX)组合,uispinosa(TT)组合,3)Apiculiretusisporatera-Lycospora cf. thuispinosa(TT)组合.这3个组合分别产于三门滩组、翻下组与荒塘组-刘家塘组.据孢子资料的分析与植物、腕足类、鱼类等化石的佐证,三门滩组与翻下组的时代均属晚泥盆世晚期(Famennian),荒塘组与刘家塘组属早石炭世早期(Tournaisian).本区泥盆系与石炭系的界线置于翻下组与荒塘组之间较适合.  相似文献   
236.
农业气象灾害地域组合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气象灾害地域组合规律的初步研究石忆邵(西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陕西杨陵712100)PreliminaryStudyonAreaCombinationLawofAgro-MeteorologicalDisasters¥,ShiYishao(Nort...  相似文献   
237.
二叠纪丑中虫科放射虫中有一类顶锥部分向腹边弯曲的放射虫,Ishiga称为Follicucullus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由于其形状奇特,层位稳定,已成为二叠纪较好的标准带化石,并与类Lepidolinakumaensis带对比。目前这类化石仅在东南亚地区的西南日本、菲律宾巴拉望地区和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发现表明,这些地区的放射虫当时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洋盆中沉积的,只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沉积历史不一样,以及后来的板块活动,造成了原始块体的离散、飘移,形成目前这种分布格局。这个放射虫动物群包括6科11属21种(比较种、未定种),其中有新种1个。这个动物群的时代要早于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238.
滇东南文山古木早泥盆世孢子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次研究了滇东南早泥盆世文山古木坡松冲组和坡脚组中的孢子组合,共计17属29种,包括1新种,由老至新分为PE组合和ES组合。通过和国内外相应组合的对比,PE组合的时代为Siegenian,ES组合的时代为早Emsian,确定坡松冲组的时代为Siegenian,坡脚组的时代为早Emsian。  相似文献   
239.
山东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水湖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水湖沉积地层主要由深灰色、褐灰色泥岩、油泥岩、泥灰岩和石灰岩以及岩盐组成,浊流沉积发育。已发现深水型遗迹化石有12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包括3个新遗迹属6个新遗迹种。根据这些遗迹化石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及其围岩的沉积特征,可以划分出2种不同沉积环境下的遗迹化石群落,即(1)Mermoides-Neonereites遗迹群落,主要由觅食迹(Fodinichnia)和牧食迹(Pascichnia)组成,常见分子有Mermoides chezhenensis,Mermoides latiusculus,Neonereites uniserialis,Hel minthoidichnitescf.tenuis,Hel-minthopsis abeli,Pilichnus lacustris,Multilagueichnus lingpanensis,Cochlichnus anguineus,Gordiaichnosp.,Palaeophycus tubularis和Planolites beverleyensis等,它们被解释形成于半深水湖或较深水湖沉积环境;(2)Semi-rotundichnus遗迹群落,以半圆形、小碟形牧食迹为其特征,典型组成分子有Semirotundichnus dongyingensis,Pa-tellarisichnus boxingensis和Neonereites uniserialis等,它们均产生于深水湖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40.
千叶县岭岗乳牛试验场把2个从美国引进的爱丽多母牛的受精卵,移植到其他受卵牛体内,并已确认着胎。 用于授精的精液可能是直接由美国输入的,也可能是取自美国产雄牛的,采用这种组合方式进行受精卵的移植,在短期内就可得到许多良种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