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通过对河北省文安洼湿地沉积物孢粉组合特征、粒度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总体由凉湿转变为冷干,具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3 200-2 010cal.a B.P.以湿润气候为主;2 010-1 280cal.a B.P.气候偏冷干;1 280cal.a B.P.以来气候进一步冷干。小冰期以来(556-160cal.a B.P.),中华卷柏孢子持续高含量,伴随粗颗粒物质63μm含量的上升,表明小冰期以来,文安洼流域气候波动较大,雨水、干旱、洪水并存。  相似文献   
182.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地区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27井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克鲁克孢(Klukisporites sp.)-原始松柏粉(Protoconiferus sp.)-双束松粉(Pinuspollenites sp.)组合,分布于南屯组二段;小桫椤孢(Cyathidites minor)-多云云杉粉(Piceaepollenites multigrumus)-单束松粉(Abietineaepollenites sp.)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一段;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 sp.)-卵形光面单缝孢(Laevigatosporites ovatus)\|破隙杉粉(Taxodiaceaepollenites hiatus)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二段。上述孢粉组合证明,贝27井南屯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大磨拐河组地质时代应该为早中白垩世(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尽管未见到最原始的被子植物花粉(如Clavatipollenites和Asteropollis等),但具有一定百分含量的Triporoletes reticulatus(0-4.76%)出现,也不排除部分进入Barremian期的可能。贝27井南屯组二段沉积时期植被主要由针叶林构成,属于湿润的温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时期植被主要由针叶林\|草丛构成,属于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时期植被类型以针阔叶混交林\|草丛为主,属于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183.
简述措勤地区双壳类的地层分布及组合特征,描述双壳类化石20属20种,其中有6新种。非海相双壳类(Isodomella,Costocyrena)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4.
宁夏中卫晚石炭世维斯发期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宁夏中卫下河沿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孢子花粉化石55 属98 种,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带,即Laevigatosporites m edius-Cyclogranisporites aureus (MA)带和Torispora securis-Punc-tatisporiteshians(SH)带,其地质时代分别相当于维斯发A-B期和维斯发C-D期.根据孢粉植物群特征,结合古地磁证据,认为中卫维斯发期为温暖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185.
广西横县陶圩凹陷白垩系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从广西横县陶圩凹陷ZK101,ZK301和ZK003钻孔的样品得到较丰富的化石孢粉组合(Schizaeoisporites-Cranwellia),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本文所论述的孢粉组合在陶圩凹陷是首次报道的古生物化石,这不仅为确定该凹陷白垩纪地层的地质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证据,同时对盆地内各小规模凹陷进行地层对比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6.
碳源组合方式对粉刺侧孢霉产木素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刺侧孢酶(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以微晶纤维素(038%)为主要碳源,辅之以培养的002%葡萄糖为菌丝体形成初期碳源,能获得相当高的木素过氧化物酶(Lip)酶活,035U/ml。相反,以04%微晶纤维素的单一碳源,仅得011U/ml酶活说明,这种碳源分段(组合)模式,能产生高酶活;其机理可能主要是由于分段加入碳源,引起“暂时性低碳”,刺激了木素过氧化物酶(Lip)更多地合成。另外,与04%微晶纤维素为单一碳源比较,以少量葡萄糖为起始碳源,有利于生物量的快速形成并提高生物量,可能也是导致较高酶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7.
人抗体组合文库的构建和抗HBsAg噬菌体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应用噬菌体表面递呈表达系统构筑建了人抗体组合文库,并同了结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人噬菌体抗体(Fab片段)。以免疫球蛋白信号肽序列为引物进行半套式PCR所得到的产物在质和量上优越于以可变区5末端保守库列为引物进行PCR所得到的产物,经过3次亲和选择后,抗体阳性率为69%,抑制实验表明,所筛选出来的噬菌体本具有抗HBsAg的特异性,序更分析表明VH分别属于VHI亚群和Ⅲ亚群,其轻链VL分别属  相似文献   
188.
张玉滨 《化石》1996,(2):30-30
事件沉积与恐龙绝灭张玉宾迄今为止,有关恐龙等中生代古生物绝灭的假说有十多种,特别是自八十代初在中生界与新生界交界处发现富铱粘土层以来,灾变论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反对派引用大量证据,否认恐龙的绝灭与星球碰撞的灾变事件有关,指出在很多地方发...  相似文献   
189.
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共产小孢子45属83种(含10个新种,3个新联合),可划分为4个孢子组合,即:Retisporalepidophyta-Apiculiretusisporafructicosa(LF)组合,Rugosporacf.flexuosa-Retisporalepidophyta(FL)组合,LophozonotriIetesexcisus-Retisporalepidophyta(EL)组合和Crassisporacf.kosankei-Lycosporadenticulata(KD)组合。根据孢子组合的特征,泥盆-石炭系界线置于EL与KD组合之间,即相当于孟公坳组中下部与上部之间。  相似文献   
190.
连云港沿岸浅海底质中有孔虫分布及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9个底质样中44个主要有孔虫属种,运用Q型聚类分析,连云港沿岸浅海海底表层沉积中有孔虫可划分为二个组合:A.Ammoniabecarivars.-Elphidiummagelanicum组合;B.Ammoniabeccarivars.-Textulariafoliacea组合。其分布主要受研究区水团控制,可分别代表苏北沿岸流起始段和黄海水团边缘水体的有孔虫组合。以有孔虫为指示,文中对研究海区某些沉积环境特征作了讨论,如废黄河口悬沙对本区的影响,灌河口潮流作用和搬运,以及海底环境等。研究区灌河口及附近海域底质中有浮游有孔虫壳体分布,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