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1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摘要 目的:比较托烷司琼与帕洛诺司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镇痛时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儿童60例,根据术后镇痛泵中使用止吐药物的不同分为托烷司琼组和帕洛诺司琼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在术后48小时内,观察两组患儿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瘙痒以及呼吸抑制等术后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儿术后疼痛,Ramsay量表评估患儿术后镇静效果。结果:托烷司琼和帕洛诺司琼组患儿在术前和术后HR和MA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托烷司琼组和帕洛诺司琼组患儿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且同一时间点两组患儿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帕洛诺司琼组术后PONV发生率(20.00 %)高于托烷司琼组(3.33 %)(P<0.05)。帕洛诺司琼组和托烷司琼组患儿出现头晕头痛、皮肤瘙痒以及呼吸抑制例数分别为3/2例、1/0例和1/0例。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托烷司琼与帕洛诺司琼对骨科手术后儿童血流动力学、疼痛和镇静效果并无差异,但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方面托烷司琼效果优于帕洛诺司琼。  相似文献   
32.
报道了产于中国云南高黎贡山的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节肢蕨属Arthromeris一新种——贯众叶节肢蕨A.cyrtomioides S.G Lu&C.D.Xu。该新种的植标大小与节肢蕨A .lehmanni(Mett.)Ching相似。但叶片的背面密被绒毛,表面被短柔毛,侧生羽片9-16对。该新种在毛被方面与厚毛羽毛节肢蕨A.tomentosa W.M.Chu相似,但羽片边缘无软骨质的膜质边,侧生羽片多达9-16对。  相似文献   
33.
镰羽水龙骨——水龙骨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镰羽水龙骨 新种 图1PolypodiodesfalcipinnulaS.K.WuetJ.Murata,sp.nov.Fig.1SpeciesnovaadspectuarcteaffinisP.watii(Bedd.)Ching,seddiffertplantamajore,100~120cmlonga,pendula,rhizomatenigro,glabro,nonpruinato,frondibusutrinqueindumentisfurfuraceisbrunneisvelnigris(necpilosis),a…  相似文献   
34.
中国节肢蕨属(水龙骨科)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灰茎节肢蕨和片马节肢蕨前者是新组合的一种变种。同时也是中国和云南的新记录,后者是中国云南的一新变型。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比以小组为中心(TBL)教学模式与TBL联合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骨科实习的医学实习生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T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则采用TBL联合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组实习生实习时间均为6周,分别比较两组实习生各项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各类错误的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实习生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病历书写、临床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同意本组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思维、实践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实习积极性的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清创不彻底、对无菌观念较差、专科查体不熟练、石膏固定不熟练、对患者及其家属指导不足以及病史采集或病历书写错误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可提高实习生的各项考核成绩,降低实习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各类错误的概率,同时可以提高满意度,值得在骨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骨科保护支架在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在术后用软枕抬高下肢,观察组在术后采用自制的骨科保护支架抬高下肢。比较两组肿胀程度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并发症、满意度。结果:肿胀程度与疼痛程度:术后2周时,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Ⅰ度肿胀、轻度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t/x2=6.587~16.861,P0.05);关节功能:术后2周时,观察组Lya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155~15.676,P0.05);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x2=7.988,P0.05);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x2=6.975,P0.05)。结论:骨科保护支架能早期消除患肢肿胀,减轻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7.
利用扫描电镜对假瘤蕨属2系、5亚系22种植物的孢子纹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属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表面纹饰具有6种类型:光滑、粗糙、颗粒、棒状、疣状和瘤状纹饰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研究表明,孢子纹饰特征可以用来区分该属中的近缘种,但不能用以界定假瘤蕨属的属下分类--系和亚系.  相似文献   
38.
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9属54种1变种1变型和国外产水龙骨科1属6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科植物的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或豆形,外壁较厚,光滑或形成疣状、波纹状或不规则块状纹饰,周壁较薄,具瘤状、颗粒状纹饰或光滑具附属物.根据孢子表面的纹饰可分为6种类型:(1)疣状纹饰,如东北多足蕨(Polypodium virginianum L.)和友水龙骨[Polypodiodes amoena (Wall.ex Mett.) Ching]等;(2)瘤状纹饰,如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和石蕨[Saxiglossum angustissimum (Gies.) Ching]等;(3)颗粒状纹饰,如狭叶毛鳞蕨(Tricholepidium angustifolium Ching)和紫柄假瘤蕨[Phymatopteris crenatopinnata (C.B.Clarke) Pic.Serm.]等;(4)波纹状纹饰,如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g]和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C.Presl)等;(5)不规则块状纹饰,如有边瓦韦(Lepisorus marginatus Ching)和江南星蕨[Microsorum fortunei (T.Moore) Ching]等;(6)光滑具附属物,如丝带蕨[Drymotaenium miyoshianum (Makino) Makino]和瘤蕨[Phymatosorus scolopendria (Burm.) Pic.Serm.]等.从孢粉学的角度探讨了该科的属间系统演化关系,认为水龙骨科可能具有4条不同的演化路线,并对其与近缘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与多重耐药菌特征,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 034例,共有63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25%。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比较骨科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多重耐药菌构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

结果

63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中,手术切口最多,占39.68%(25/63)。63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样本中共分离出11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2.71%(74/11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34.75%(41/118),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占2.54%(3/118)。118株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有32株,占27.12%(32/118),均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达90.91%;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7.5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达88.89%。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糖尿病、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和联用抗菌类药物与骨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长≥10 d、手术时长≥2 h、患有糖尿病、有泌尿插管、使用呼吸机、联用抗菌类药物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是主要病原菌,多重耐药菌的比例较高,应根据药敏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住院时长、手术时长、糖尿病、泌尿插管、使用呼吸机和联用抗菌类药物都是影响骨科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进行合理干预,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用于寰枢椎不稳椎弓根置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病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模型上模拟置钉,获取最佳置钉点、置钉角度等个体化置钉数据,并于术中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通过CT扫描评价置钉准确性,测量术前、术后患者寰齿间隙判断寰枢椎复位情况,测量颈延角评价脊髓压迫改善情况,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判断患者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固定效果、稳定性、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3例患者均采用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复位及内固定效果满意。共置入椎弓根螺钉31枚,其中29枚完全在椎弓根内,置钉准确率为93.5%。寰枢椎较术前明显复位,术后寰齿间隙、颈延角和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