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2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2130篇
  600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根据两个植物抗病基因N和RPS2中核酸结合位点(NBS)和富亮氨酸重复区(LRR)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用PCR从具有水稻(Oryza sativa L.)改良所需要的许多优良性状的水稻近缘野生种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Turcz.ex Stapf)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同源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分别以菰和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探针,通过点杂交对所得克隆进  相似文献   
212.
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两个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系进行高温处理(8:00~17:00,37℃,17:00~8:00,30℃),测定了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花药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径增大.高温下耐热品系996的花药开裂、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明显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这表明耐热品系996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能保持较好地花粉散落特性和花粉萌发特性,是其耐热性的生理基础;高温下耐热品系996的花药壁的表皮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间隙小;药隔维管束较大,维管束鞘细胞排列整齐,簿壁细胞多且排列整齐,木质部和韧皮部清楚可见;而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壁的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药隔维管组织受到很大程度破坏,维管束鞘细胞形状异常,排列紊乱,木质部和韧皮部界限不清.  相似文献   
213.
植物根系呼吸代谢及影响根系呼吸的环境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系呼吸是植物通过活根向环境释放CO2的过程。根系的呼吸作用集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为一体,构成了地下部代谢的中心。根系呼吸进行顺利与否是衡量植物根系功能和逆境胁迫的重要指标之一,相关代谢研究已成为目前植物生理、生化和生态学等领域的热点。该文对植物根系呼吸途径、呼吸代谢关键酶和中间产物、影响根系呼吸代谢的根域环境因子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14.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米脂肪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研究了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米脂肪含量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在籼粳杂种中,脂肪含量的遗传表达主要受控于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加性效应,以前者为主.基因型X环境互作主要表现为显性(包括直接显性和母体显性)X环境以及细胞质X环境工作.直接近传率和母体遗传率都极显著.此外,根据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供试条本的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215.
近年来,二化螟发生出现各代均偏重或大发生的新特点。为探索杀虫剂防治二化螟的新策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早晚稻田中分别研究5%氟虫腈加25%灭.水胺的不同施药时期和次数对二化螟幼虫的为害和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试验地,二化螟第1和第2代发生在早稻田,第3和第4代发生在晚稻田。试验结果表明,在第1和第3代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施药1次、隔10d再施药1次对早稻田和晚稻田的幼虫防效显著,分别达到了92.4%和92.6%。在早、晚稻田分别发生的第1和第3代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1次、同时在次代孵化高峰期再施药1次,均可显著降低虫伤株率和白穗株率,提高保穗效果,并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水稻产量(3.98%~4.20%)。因此,对第1至第4代二化螟幼虫均进行1次药剂防治是二化螟各代均大发生的新形势下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16.
<正>2014年3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方荣祥研究组联合中国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科学家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对植物病毒介体昆虫的卵传机制的研究结果(Transovarial Transmission of a Plant Virus Is Mediated by Vitellogenin of Its Insect Vector)。植物病毒大都由介体昆虫传播,该传播过程并非简单地携带和制造侵染伤口,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种病毒只能由某种或某几种昆虫传播,而某种昆虫只能传播某种或某几种病毒。根据昆虫传播  相似文献   
217.
对水稻淀粉黏度特性特征值测定的统计分析表明:在避光自然温度储藏期间,不同类型稻谷淀粉黏度特征值均有明显的变化,各特征值在储藏1~5个月内变化较小,而6~7个月期间变化较大,大部分特征值变化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类型稻谷在储藏期间黏度特征值发生明显差异的时间点不同,粳糯类水稻品种在储藏期间发生明显差异的时间点明显早于粳稻和籼稻类。储藏时间与淀粉黏度特征值优化方程建立结果显示:与籼稻类品质变化关系密切的主要特征值为最高黏度(PKV)、崩解值(BDV)和峰值时间(PeT),粳稻类为热浆黏度(HPV)、冷胶黏度(CPV)和回复值(CSV),而粳糯类为PKV、BDV、CSV和起浆温度(PAT)。研究结果表明,通过RVA谱主要特征值来评价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谷耐储藏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18.
中籼杂交水稻亲本多态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唐梅  何光华  裴炎 《遗传》2002,24(4):439-441
对15个籼型杂交水稻亲本进行AFLP分析,结果表明:亲本间遗传距离小,在0.0589-0.3305之间,平均为0.2033。15个亲本按类平均法可聚为两类,Ⅰ类为不育系,Ⅱ类为恢复系。其中Ⅱ类又分为两个亚类,Ⅱ-1不含明恢63血缘、Ⅱ-2全部含明恢63血缘。Ⅰ/Ⅱ-1与Ⅰ/Ⅱ-2间的遗传距离无明显差异,揭示恢复系的遗传基础较一致,这可能是当前的品种不能超过籼优63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水稻的杂种优势,需丰富亲本的遗传基础,扩大其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19.
水稻品种SSR与PFLP及其与杂条优势的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48对SSR引物和50个RFLP探针对来自6个生态型的57份水稻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历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看,SSR的多态性要高于RFLP,从遗传距离看,在总计1596对材料的遗传距离中,只有144对(占9%)用RFLP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简称GDRFLP,下同)高于用SSR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简称GDSSR,下同),平均高出的幅度为0.0371,而有1452对(占91%)材料间的GDSSR高于GDRFLP,平均高出幅度为0.2492,无论是籼,粳亚种内还是灿粳亚种间,SSR标记比RFLP估计的遗传离高,如用SSR标记估计的籼稻亚种内材料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5483,而RFLP标记估计的只有0.2776,粳稻亚种内SSR平均遗传距离为0.5777,RFLP的只有0.2405,用SSR和RFLP估计的亚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047和0.731,成对材料的SSR遗传距离与RFLP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对于典型的籼粳品种,这两种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相关系数较高,而中间型材料或偏籼偏粳材料的相关程序较低,通过分析4个两系不育系与48恢复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与F1的产量表现及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得知,这两种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与杂种表现间的相关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与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中,除108s与恢复系的GDRFLP和LS2S与恢复系的GDSSR与超亲优势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他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220.
水稻种质资源芽期耐冷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对新收集的879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水稻芽期耐冷性的鉴定与评价,从中筛选出芽期耐冷性极强的水稻种质资源39份,均为贵州地方粳稻品种.供试粳稻品种61.23%具有强芽期耐冷性(3级),而籼稻品种只有13.77%具有强芽期耐冷性(3级 ),粳稻品种的芽期耐冷性显著强于籼稻品种.无论籼稻,还是粳稻,贵州地方稻种的芽期耐冷性显著强于来自其他地区的品种,从贵州地方稻种中挖掘极强耐冷种质资源的潜力较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