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0篇
  免费   983篇
  国内免费   2738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胎儿期卵巢中的卵泡仅有一小部分能发育到成熟并排卵,大多数卵泡都要发生闭缩。闭缩发生在卵泡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在不同阶段,调节卵泡分化的因子是各不相同的,本文综述了在卵泡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调节因子,主要包括内分泌因子,局部分泌因子和细胞内的调节因子。原始卵泡闭缩是卵泡褪化的主要原因;在低速生长的腔前卵泡阶段,局部会产生一些生长因子,这些因子能够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抑制其闭缩,腔室卵泡阶段,是卵泡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在该阶段,FSH是其重要的调节因子。另外,胰岛素类生长因子1和白细胞介素1β也是腔室卵泡阶段的重要调节因子,排卵前卵泡能够表达促黄体激素受体,促黄体激素和其受体是此阶段卵泡存活的调节因子。但是,对黄体波和排卵间的时间了解甚少。在此阶段,孕激素是卵泡存活的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992.
炭疽杆菌的特性和主要毒力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芽胞引起的疾病,炭疽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在毒力质粒上编码pXO1和pXO2,pXO1184.5kbp大小,编码分泌外毒素的基因,此二个外毒素为二亚单位毒素,二个A蛋白,致死因子(LF,83kD)和水肿因子(EF,89kD);一个B蛋白,保护因子(PA,85kD);分别由pXO1上的独立基因,Lef,Cya和Pag编码;pXO2为95.3kbp大小的小质粒,携带三个基因,CapB,CapC和CapA,与聚-γ-D谷氨酸构成的荚膜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鹰 《激光生物学报》2002,11(4):311-314
精子获能作为受精的前提条件,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本文主要讨论了一些生化因子(如:血清、Ca^ 、HCO3^-、cAMP、PTP等)及生理因子(如pH、膜电位、自由基等)在精子获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浆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功能 ,根据RI分子结构富含巯基的特点 ,研究了RI对过氧化氢(H2 O2 )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 )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H2 O2 分别作用于转染有RIcDNA并且RI过表达的C6细胞和正常C6细胞 ,对比损伤前后 2者的细胞存活率、LDH漏出量、细胞内GSH和MDA含量差别 ,以及细胞内抗氧化酶类GPX、CAT和GST活性的差别 .结果表明 ,与正常C6细胞相比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H2 O2 作用下存活率高 ,LDH漏出量、MDA含量明显减少 ,而细胞内GSH较多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损伤前后均表现出更强的CAT和GST活性 .提示RI具有抗氧化功能 ,能够减轻H2 O2 所致的细胞过氧化损伤 .  相似文献   
995.
炭疽毒素及其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毒素由 3种蛋白组成 :保护性抗原 (protectiveantigen ,PA)、致死因子 (lethalfactor,LF)和水肿因子 (edemafactor ,EF) .综述炭疽毒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主要介绍炭疽毒素的关键致病因子———LF的结构与功能 ,炭疽毒素膜转运成分PA的结构及其受体 (anthraxtoxinreceptor ,ATR)和其cDNA克隆的结构 ,并讨论了在炭疽的治疗、预防和毒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可能应用 .  相似文献   
996.
核受体辅活化子PNRC(proline richnuclearreceptorcoregulatoryprotein ,富含脯氨酸的核受体辅调节蛋白 )可通过含SH3结合模体的PNRC2 78 30 0区域与孤儿核受体类固醇生成因子 1(steroido genicfactor 1,SF1)相互作用 .激活功能 2 (activationfunction 2 ,AF 2 )结构域在核受体配体依赖性转录激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探讨AF 2结构域在SF1转录激活中的作用机制 ,采用酵母双杂合分析、缺失突变技术和瞬时转染等研究方法考察了AF 2结构域对SF1反式激活功能及SF1与PNRC相互作用的影响 .SF1的反式激活功能有赖于AF 2结构域 ,其机制是SF1AF 2结构域的突变严重影响了SF1与PNRC的有效相互作用 ,并消除了PNRC对SF1反式激活功能的辅激活作用 .结果表明 ,SF1与PNRC的相互作用有赖于AF 2的功能结构域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检验重组逆转录病毒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感染能力和效率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的人神经营养因子 3(pLXSN NT3)感染大鼠原代成纤维细胞 ,经G4 18筛选获得了稳定整合有外源hNT 3的工程细胞株 .RT PCR证实了外源基因hNT 3已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 ,并可合成其mRNA ;PCR检测方法证明细胞株不含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 ;Western印迹证明了细胞能正确表达hNT 3;大乳鼠背根神经节检测了细胞上清液中的NT 3生物活性 .体外感染实验的成功为进一步进行基因治疗动物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人t-PA溶栓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t-PA在机体循环中的纤溶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内源性溶血栓因子,t-PA蛋白分子可直接用于溶栓治疗,但天然的t-PA分子在体内半衰期短,极最被清除,因而限制其广泛应用,根据它的结构特点而改造的一系列t-PA变体分子将成为新一代溶栓药物,在溶栓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橡胶树凝集因子hevein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的分离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橡胶树 (HeveabrasiliensisMuell._Arg .)凝集因子hevein是引起橡胶粒子凝集的主要因素 ,它是胶乳中黄色体内主要的蛋白质 ,具有几丁结合的功能。通过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橡胶树hevein基因共 6 80bp的序列。继而通过步移法分离启动子区域 130 6bp的序列 ,序列含典型的TATA盒和CAAT盒以及ABA效应元件的同源序列。为证实该基因在乳管中特异表达 ,利用Northernblot分析hevein基因在胶乳和叶片中的表达 ,同时 ,分析乙烯和ABA处理后hevein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 ,hevein基因主要在胶乳中表达 ,乙烯和ABA对基因的表达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抗σ因子     
T4噬菌体的AsiA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的σ70 因子 ,因而称为抗σ70 因子 ,调节T4噬菌体早期基因的转录。细菌中的FlgM ,是抗σ2 8因子在细菌鞭毛形成过程中起调控作用。FlgM比较特殊 ,天然形式是未折叠的。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SpoIIAB可抑制芽孢形成过程的专一性σ因子σF 和σG。该菌中的另一个抗σ因子是RsbW可以抑制应急反应中基因转录所需的σB 因子。此外 ,在真细菌类中 ,发现一类新的具内膜接合特性的抗σ因子 ,调控着具有胞外功能蛋白的基因表达 ,因而被分作抗σ因子的细胞外因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