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8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88篇 |
专业分类
3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7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长江流域规划的宏伟远景中,除了修建三峡水利枢纽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外,尚要在长江上游各支流中兴修许多大大小小的水库,形成一个梯级的水库群。例如,在岷江的干流中,就已有灌县鱼嘴和紫平铺两个水库开工修建,而计划修建的还有好几个水库,偏窗子水库即是其中之一。这些水库,除了具有蓄洪以减轻三峡水利枢纽负荷的作用,又可利用于发电、灌溉和交通运输外,同时,在渔业上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明确肉食亚目(Adephaga)水生类群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肉食亚目水生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基于Illumina HiSeq X Ten测序技术测定了圆鞘隐盾豉甲Dineutus mellyi和齿缘龙虱Eretes sticticus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了基因注释,并对其tRNA基因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分析。加上已公布的鞘翅目(Coleoptera)肉食亚目水生类群17个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对该类群共19个种线粒体的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 PCGs)开展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包括AT含量、密码子偏好性、选择压力等。基于13个PCGs的氨基酸序列和核苷酸序列,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分别构建鞘翅目肉食亚目水生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通过FcLM分析进一步评估伪龙虱科(Noteridae)和瀑甲科(Meruidae)的系统发育位置。【结果】圆鞘隐盾豉甲和齿缘龙虱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6 123 bp(GenBank登录号:MN781126)和16 196 bp(GenBank登录号:... 相似文献
83.
84.
85.
东太湖水生植被及其沼泽化趋势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1996年东太湖水生植被调查结果表明,沉水植被、挺水植被及浮叶植被面积分别为73.8、45.5和6.7km2。有9个群丛,其中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maackianus)群丛、菰(Zizanialatifolia)群丛、伊乐藻微齿眼子菜(ElodeanutaliPotamogetonmaackianus)群丛和芦苇(Phragmitescommunis)群丛分布面积较大,分别占东太湖总面积的3939%、2827%、1120%和640%。与1960年相比,水生植被变化极为明显,突出表现为环湖水陆交错带的芦苇群丛严重退化和消失,菰群丛发展迅速并向湖心蔓延占据了东太湖总面积的2827%;微齿眼子菜取代了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黑藻(Hydrilaverticilata)及苦草(Valisnerianatans),成为沉水植被的优势种,占据了东太湖整个湖心区;外来种伊乐藻(Elodeanutali)侵入,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群丛。综观该湖区水生植被演化过程,可知东太湖已经出现沼泽化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6.
丹江口库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其库区湿地是我国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湿地之一,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库区湿地水生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共计有30科56属90种。该区系的地理成分比较复杂,以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表现出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在与国内其它9处湿地进行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比较后表明:各湿地与丹江口库区湿地相似系数的大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7.
1998年特大洪水后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主要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是相对独立于鄱阳湖主体湖的一个区域,是国际重要湿地。1998年的特大洪水导致湖泊中水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大量毁灭。通过1999年和2001年的植被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探讨了特大洪水干扰后的植被恢复动态。结果表明,1999年湖泊水生植物的种类和生物量均低于干扰前的水平;2001年物种种类已经恢复,苦草(Vallisneria spp.)和黑藻(Hydrialla verticillata)的生物量已超过干扰前的水平,但其它物种的生物量仍较低,尚处于恢复的初始阶段。据此推断,物种问恢复速度的差异主要与物种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关。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泊的植被恢复不同于温带和其它亚热带的湖泊,不经历轮藻(Chara spp.)作为先锋优势种的阶段,苦草和黑藻可以作为先锋种首先在湖泊中恢复。这可能与鄱阳湖作为通江湖泊其水位频繁波动、轮藻不易定居有关。研究显示,洪水导致的水生植物生物量下降和物种数目减少只是短期现象,湖泊水生植物能在几年内恢复到干扰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