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261.
采用微波蒸馏-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检测鱼体中常见的两种土霉味化合物,即2-甲基异茨醇(2-MIB)和土腥素(Geosmin).研究并优化了微波蒸馏萃取过程的关键参数(微波蒸馏时间、载气流量),结果表明微波蒸馏6min、载气流70 mL/min为土霉味化合物微波蒸馏萃取的最佳条件.在此优化的条件下,土霉味化合物能够充分地从鱼体中蒸馏出来,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使馏分中的土霉味化合物吸附于纤维涂层上,将其在250℃高温下解吸,并用GC-MS分析.基于此测定方法,鱼肉中2-甲基异茨醇和土腥素的检测限均达到0.1μg/kg,且其在1-20μg/k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987、0.995.因此,用该方法分析鱼体中痕量的(ppb级)的土霉味化合物,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62.
脂质活性信号分子鞘氨醇-1-磷酸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目前颇受关注的脂质信号分子.体内S1P主要由红细胞内鞘氨醇激酶催化鞘氨醇合成,后经由ATP结合盒式转运子释放入血浆.血浆S1P超过半数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上.S1P可通过直接胞内作用和激活其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产生多种重要生物学效应.S1P1-5型受体在体内各类型组织和细胞表达水平不同,参与包括细胞增殖、存活、迁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263.
NF-κB(核因子κ增强子结合蛋白)是核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具有调节免疫、炎症和细胞存活的功能.它可被TRAF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等相关因子活化.TRAF2包含了N-端的环指结构域和C-端的高度保守结构域.它通过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相互作用,介导了下游信号通路.而TRAF2的泛素化在过程中是关键的,鞘磷脂作为TRAF2的泛素化连接酶辅助因子,在TRAF2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4.
摘要 目的:探讨梓醇对β-淀粉样肽(β-amyloid, Aβ)损伤SH-SY5Y细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的影响及调节BDNF表达的机制。方法:以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研究对象,研究梓醇对Aβ 损伤细胞的作用。采用MTT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测定BDNF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及其活化形式磷酸化CREB(pCREB)表达量,RT-PCR测定BDNF mRNA及转录子的表达水平;用RNA干扰的方法阻断CREB表达后,用RT-PCR测定BDNF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梓醇预保护提高Aβ损伤SH-SY5Y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增加细胞培养上清中BDNF含量和胞内BDNF mRNA水平,促进BDNF转录子IV及其关键调节转录因子pCREB的表达,干扰CREB表达后,梓醇上调BDNF mRNA表达的作用部分消失。结论:梓醇可能通过上调CREB磷酸化促进BDNF的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5.
【目的】了解引诱物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行为及触角电生理影响,以揭示白纹伊蚊吸血与传病的行为机制。【方法】采用行为学和触角电位学的方法分别测定了L-乳酸、氨、1-辛烯-3-醇对白纹伊蚊的行为反应和触角电位强度变化,并分析了几种引诱物对白纹伊蚊活性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氨、L-乳酸和1-辛烯-3-醇3种引诱物的引诱效果和触角电位变化趋势相同,随着引诱物浓度的增加,对白纹伊蚊的引诱效果和触角电位强度也相应增强。同等浓度下氨对白纹伊蚊的引诱效果较另外两种引诱化合物更显著,且1-辛烯-3-醇的引诱效果相比L-乳酸要更强。当引诱化合物浓度在1 mg/L以上时,白纹伊蚊触角电位反应增幅随着浓度增大也逐渐增大;在引诱化合物浓度达1 000 mg/L时,白纹伊蚊对氨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强烈。【结论】行为学和触角电位的研究手段相结合能更为全面地反映和评价不同引诱物对蚊虫的引诱效果。  相似文献   
266.
目的:研究球头三型孢菌Trichosporonoides oedocephalis ATCC 16958发酵生产核糖醇的工艺.方法:采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探索培养基组份及三羧酸循环抑制剂对该菌生长及发酵生产核糖醇的影响,并在7L发酵罐中对优化的条件进行发酵验证.结果:对于核糖醇生产,葡萄糖和酵母膏分别是最佳的碳源和氮源,当葡萄糖浓度为20%时,核糖醇产量为38.60g/L.以1%酵母膏为氮源时,核糖醇浓度为37.82g/L.发酵24h添加0.2%的柠檬酸,核糖醇产量提高30.35%.采用摇瓶培养的优化条件,在7L发酵罐中发酵120h核糖醇产量为38.66g/L.结论:实验获得的优化条件可进一步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67.
小麦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查找与定性PCR和实时荧光PCR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先从理论上查找和比对了小麦属(Triticum)γ-醇溶蛋白基因(GAG56D)为小麦特异的内源基因,并用定性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从实验特异性上进行了验证。方法:选择小麦基因组中部分基因序列在NCBI中进行同源性分析,查找在小麦中存在的内源特异参照基因,找到小麦属(Triticum)特异的γ-醇溶蛋白基因(GAG56D),设计并合成该基因的引物和探针序列,同时用定性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检测,并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查找和比对了γ-醇溶蛋白基因为小麦特异的内源基因,并用定性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了实验特异性的验证。定性PCR产物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后,只在小麦属中可以检测到328bp的目的片段,而在其它作物中未扩增出目的片断。同样实时荧光PCR验证的结果小麦属内各个种均有扩增曲线出现,而在其它作物没有扩增曲线出现中。结论:该基因与方法可用作检测小麦属(唯一小麦种是栽培作物)内源特异参照基因。  相似文献   
268.
固定化假丝酵母1619脂肪酶催化油酸油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比较了14种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催化油酸油醇酯的合成。其中,假丝酵母(Candidasp.)1619脂肪酶酯化能力最强,以硅藻土为载体,分别按0.1%添加椰子油、吐温80.按l%添加MgSO43种共固定物,醇化反应初速度提高了1.5倍。此固定化酶催化油酸油醇酯合成的最适温度为30℃,0~60℃下反应24h的酯化率均在90%以上,100℃下还有10.25%的酯化率。最适酯化pH6.0。反应中去水,可使终酯化率提高到99%。在添加的23种有机溶剂中,以异辛烷促进酯化的效果最好.正壬烷和正己烷次之。此固定化酶在28℃下批式重复反应的半衰期为990h,柱式固定床反应器中28℃连续运转1000h后酯化率为78%。  相似文献   
269.
具有α-葡糖苷酶抑制作用的抗糖尿病药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α -葡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具有糖结构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 ,已经被广泛用于临床 ,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这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Ⅱ型糖尿病人餐后血糖水平 ,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简要综述了这类药物的发现、制备和作用机制及药效学、药动学和临床疗效等。  相似文献   
270.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近年来由于蓝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频发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太湖北部蓝藻水华堆积处理池中分离出一株微囊藻毒素降解细菌SW1, 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pyxis sp.)。SW1的生长最适pH为中性(pH 6-8), 但也能生长于pH 10条件下。SW1对MCs的两种异构体MC-LR和MC-RR具有高降解活性, 并表现出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其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35/h和0.28/h。温度和pH对SW1降解活性有很强影响: 在温度为22-37℃, pH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MC-LR, pH 6-9; MC-RR, pH 7-8), SW1具有高降解活性; 而在低温和强碱性条件下其降解活性受到强烈抑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表明SW1及蓝藻水华堆积处理池均含有mlrA的同源基因, 表明处理池中存在MCs的生物 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