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41.
目的:研究梓醇对鱼藤酮损伤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皮层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腹腔注射鱼藤酮建立小鼠皮层抗氧化系统损伤模型,腹腔注射给药21 d后进行Y迷宫试验,再测定各组小鼠皮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酫(MDA)、谷胱甘肽(GSH)水平;梓醇安全性评价采取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梓醇能够改善小鼠的迷宫成绩,增强GSH-PX活性和GSH含量,降低GST活性和MDA含量,抑制LDH的释放.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梓醇的LD50为206.5mg/kg.;大鼠尾静脉注射90天,未见动物出现血液学、血液生化及主要脏器的毒性变化.结论:梓醇能改善鱼藤酮损伤小鼠的记忆能力,减轻皮层氧化应激损伤;长期使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42.
目的:研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方法:SMMC-7721细胞培养,细胞周期同步化后分组加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分别测定不同孵育时间(1、2、4、8h)TAL酶活性;Western blot检测TAL蛋白表达水平。磷酸酶消化法检测TAL活性变化与磷酸化的关系。结果: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TAL活性在10%胎牛血清培养时明显高于1%胎牛血清,2、4、8h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浓度(10%.1%)胎牛血清孵育2、4、8hTAL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③磷酸化消化后TAL活性,与消化前相比呈显著性下降。结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增加血清浓度明显提高TAL活性,酶活性变化与TAL蛋白表达水平无关,提示活性调节发生在蛋白翻译后修饰,其中磷酸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3.
氧化葡糖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来源的山梨醇脱氢酶可催化N-羟乙基葡萄糖胺合成6-脱氧-6-氨基(N-羟乙基)-α-L-呋喃山梨糖,即合成降血糖药物米格列醇的关键中间体。本文采用适应性驯化策略,以甘油为唯一碳源,通过40 g/L、60 g/L、80 g/L和100 g/L甘油梯度连续传代培养,筛选获得了一株以甘油为碳源的高活力菌株G.oxydans A-3-D,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细胞表面褶皱较原始菌株有显著增加。在80 g/L甘油培养基摇瓶培养24 h后,菌体浓度为4.58 g DCW/L,山梨醇脱氢酶的发酵体积酶活与比酶活分别为原始菌株G.oxydans ZJB-605的1.3倍及1.5倍。此外,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对影响催化反应进程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在摇瓶体系中,G.oxydans A-3-D的最适催化反应条件为80.0 g/L底物、2.0 g DCW/L菌体细胞、20 mmol/L Mg~(2+)浓度,15℃反应48 h后底物转化率达到90.8%,6NSL累积浓度为72.6 g/L,较G.oxydans ZJB-605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44.
研究表明,二十八烷醇具有抗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帕金森综合症和阿兹海默病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二十八烷醇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分布与提取方法,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5.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法对11份A担心Aegilops kotschyi及其S^1染色体组供体种Ae.longissima2份和U染色体组供体种Ae.umbellulata6份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的研究。结果表明:11份Ae.kotschyi共分离出32条带,31条具有多态性,占96.88%,每份材料可以分离出10-17条谱带,其中仅1条(3.12%)是共有带;11份Ae.kotschyi的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在0-0.704之间,平均为0.409;11份Ae.kotschyi分离出的多数醇溶蛋白谱带均与其染色体组供体种Ae.longissi-ma及Ae.umbellulata相同,但仍有8条谱带未在两供体种中找到;11份Ae.kotschyi的醇溶蛋白多态性(96.88%)明显高于Ae.longissima(52.94%)与Ae.umbellulata(88.89%)11份Ae.kotschyi中有4份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征带,分析知可能在γ区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246.
研究了FK5 0 6对雷公藤内酯醇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 (RASF)增殖和表达环氧化酶 2 (COX 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合成前列腺素E2 (PGE2 )、一氧化氮 (NO)的影响 ,探讨了FK5 0 6联合雷公藤抗类风湿作用的机制。分离培养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FK5 0 6处理后 ,加或不加雷公藤内酯醇 (TP)和TNFα ,分别用 [3H] TdR法、竞争ELISA和硝酸酶还原法、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细胞酶免疫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滑膜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和NO的水平、滑膜细胞COX 2和iNOS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提取各组细胞蛋白质 ,测定其核转录因子NF κB活性。结果表明 ,FK5 0 6( 10~ 10 0 0nmol/L)及低浓度的TP( 10 μg/L)单独对TNFα活化的RASF表达COX 2、iNOS及合成PGE2、NO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FK5 0 6与低浓度的TP联合作用后 ,对活化的RASF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并与联合的FK5 0 6浓度 ( 10~ 10 0 0nmol/L)呈明显正相关性 ,且两者联合对TNFα激活的RASF核转录因子NF κB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未观察到FK5 0 6对TP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FK5 0 6可显著增强TP对滑膜细胞COX 2和iNOS的表达及其产物PGE2和NO合成  相似文献   
247.
泽泻中二个三萜新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继前文鉴定的七个泽泻醇类成分后 ,又从泽泻中分离、鉴定出六个三萜成分 ,其中 11 乙酰 2 5 脱水泽泻醇A(2 5 anhydroalisolA 11 acetate,Ⅳ )、2 4 乙酰 2 5 脱水泽泻醇A (2 5 anhydroalisolA 2 4 ac etate ,Ⅴ )为新化合物 ,新泽泻醇 (neoalisol,Ⅵ )为新天然产物 ,其它已知成分是泽泻醇A(alisolA ,Ⅰ )、2 4 乙酰泽泻醇A(alisolA 2 4 acetate ,Ⅱ )、2 5 脱水泽泻醇A(2 5 anhydroalisolA ,Ⅲ )。  相似文献   
248.
居室尘螨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等多种过敏性或变应性疾病。近据我国台湾大学林学系科学家Shang TzenChang等在美国昆虫学会主编的《医学昆虫学杂志》2 0 0 1年 5月号报道 ,主产于台湾省中部海拔 180 0至 2 6 0 0m山区的台湾松 (Taiwaniacryptomerioides) ,其香精油可用于防治居室尘螨。S .T .Chang等首次检测了台湾杉心材中香精油及其组份的杀灭居室尘螨活性。结果证明 ,用量为 12 .6 / μg/cm2 的台湾杉香精油 ,在 4 8小时内对居室尘螨的毒杀率为 36 .7%~ 6 7.0 %。…  相似文献   
249.
小麦醇溶蛋白盒结合因子基因启动子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Source Thesequencewasdeterminedfromare versePCRproduct,whichwasligatedtopMD1 8 Tvector(TaKaRaBiotechnologyCo .) ,fromnucleargenomicD  相似文献   
250.
用APAGE技术检测了43个春小麦品种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在计算Jaccard相似系数的基础上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42种不同的带型,电泳共分离出37条带,其中33条具有多态性。品种间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很大(0.0000~0.8148),平均遗传距离GD=0.5073。说明43个品种在醇溶蛋白编码位点上存在较大变异。聚类结果显示,除佛手麦白成一类外(GS=0.28),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与大多数育成品种(GS=0.46)分属不同的亚类,说明育成品种同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在醇溶蛋白编码基因上存在较大变异。育成品种间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不高,这一结果提示在这一地区进行与醇溶蛋白相关的品质育种很难在现有的育成品种间杂交的基础上取得成功。从遗传多样性的演变趋势来看,历史上以地方品种间醇溶蛋白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大(GD=0.5455),50年代引进品种变异程度最小(GD=0.3310)。从60~90年代,育成品种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有一先增后减的过程,但总体上变异程度要低于地方品种,其原因与亲本单一和育种目标由高产到优质变化条件下人工选择压由弱到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