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31.
为了探索雌二醇与β-防御素(sBD-1)表达量的关系,体外模拟蒙古绵羊(Ovis aries)生理周期.用添加雌二醇浓度10-11、10-10、10-9、10-8、10-7、10-6 mol/L的培养液及不添加雌二醇的培养液(即对照组)分别培养蒙古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作用24 h、48 h、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应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雌二醇培养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1的相对表达量0.000 740~0.001 758,与对照组0.000 190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小于10-8 mol/L雌二醇添加浓度与sBD-1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基本呈正相关.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参与机体防御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2.
麻叶千里光抗菌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受试菌,采用体外抑菌圈法追踪抗菌活性部分。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麻叶千里光的水提醇沉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苄基-O-α-L-广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1)、(6S,9S)-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2)和(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3)。它们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3.
半夏属 (PINELLIA)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细胞学 〔1〕、形态学 〔2〕和比较解剖学 〔3〕的研究之后 ,我们又对半夏属的花粉粒和醇溶蛋白作了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这些性状的变异与分类学价值。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采自华东 3省的不同地区。在南京栽植至少 1年后 ,在盛花季节 ( 5月 )选有花植株的花粉和地下块茎作实验分析。各材料的种名、群体编号和产地见表 1。表 1  供实验用的半夏属 5种植物群体材料的来源Table1  Sources of material for experiment of the populationsbelonging to5species of Pinellia种名Species群体编号No.of populations产地Lo…  相似文献   
134.
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紫茎泽兰(Eupal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原产中美墨西哥,现在滇南一带广泛分布,对林、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其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 从紫茎泽兰的叶和花序中,分到九个单体,经详细的光谱解析和与标准品对照,其中五个成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正三十二烷n-dotriacontan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豆甾醇stigmasterol(3),蒲公英醇棕榈酸酯taraxasteryl palmitate(4),蒲公英醇乙酸酯taraxastcryl acetate(5)。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桃果实易受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侵染引起软腐病,导致果实采后腐烂损失严重。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杀菌剂是控制桃果实采后病害的主要方法,但长期使用容易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病原菌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研究生物源抑菌成分1-辛烯-3-醇对桃果实软腐病的控制作用,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和控制采后桃果实软腐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1-辛烯-3-醇熏蒸接种匍枝根霉(R.stolonifer)后的桃果实,对果实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和酶活性进行测定。通过离体试验,研究1-辛烯-3-醇熏蒸对匍枝根霉(R.stolonifer)菌丝和孢子的影响。【结果】55.80μg/mL 1-辛烯-3-醇熏蒸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桃果实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提高几丁质酶(chitinase,CHI)和β-1,3葡聚糖酶(β-1,3-glucanase,GLU)的活性以及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NPR1)、病程相关蛋白1(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PR1)、CHIGLU的基因表达量。离体试验结果显示,1-辛烯-3-醇可抑制平板上匍枝根霉(R.stolonifer)菌丝的生长,使菌丝体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同时显著降低麦角固醇含量(P<0.05),抑制孢囊孢子的萌发和芽管伸长,并通过破坏孢子的膜结构,引起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暴发与线粒体损伤。【结论】以上结果证实,1-辛烯-3-醇熏蒸处理不仅能直接破坏匍枝根霉(R.stolonifer)的菌丝与孢子,还可通过诱导桃果实的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抑制采后软腐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6.
几种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抑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种鳞毛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不同浸提液对几种常见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它们普遍表现了很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效果最好,最大的抑菌率达到90.4%;通过对鳞毛蕨科3个属的抑菌作用比较,耳蕨属(Polystichum)的普遍抑菌作用占优势;从浸提方法上看,醇提取的方法并不比水提取的方法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敲除副产物途径,提高重组大肠杆菌D-1,2,4-丁三醇(D-1,2,4-Butanetriol,BT)产量。【方法】利用Red重组技术敲除木糖途径xyl AB基因及2-酮-3-脱氧木糖酸代谢途径的yag E及yjh H基因,考察其对重组菌生长、BT生产及副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敲除xyl AB基因后,重组菌生物量降低57%,BT产量降低20%,单位菌体产量提高84%,木糖酸积累量提高52%。yag E或yjh H基因单独缺失重组菌生物量分别提高10%和5%,BT产量提高36%和14%。基因共同缺失后重组菌生物量降低了21%,BT产量提高184%,达到2.44 g/L,单位菌体产量提高258%。而共同敲除两途径,生物量降低了72%,虽然单位菌体产量提高了约4倍,但BT产量仅提高43%。p H调控下,重组菌木糖酸积累量下降,BT产量进一步提高,最高达3.11 g/L。【结论】xyl AB基因缺失后,虽有利于提高BT途径的效率,但由于木糖无法进入PPP途径及木糖酸积累,造成生物量降低,不利于BT合成。单独敲除yag E或yjh H后BT产量略有提高,而共同敲除这两基因更为有效地调整碳流向BT合成偏转。两途径共同敲除利于BT的合成,但由于菌体量的减少,无法大量获得BT。  相似文献   
138.
人参皂苷Compound K (CK)是一种具有抗癌抗炎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在天然人参中暂未鉴定出,工业上主要通过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去糖基化进行制备。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的去糖基化法,利用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水解酶制备CK具有特异性强、绿色环保和高效稳定的优点。本文根据水解酶作用的糖基连接碳原子的差异将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水解酶分成了3类,发现大多数能制备CK的水解酶为Ⅲ型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水解酶。此外,对水解酶在制备CK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评估,旨在为人参皂苷CK的大规模制备及其在食品和药品行业中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蛛形学报》2010,19(1):36-3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枢强实验室利用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行为学测定相结合的途径,从北京幽灵蛛(Pholcus beijingensis)织结的蛛网上分离鉴定出了该种蜘蛛的雌性信息素-(E,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混合物(浓度比为2:1),它们对雄性蜘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是中国学者首次从蜘蛛类群中鉴定出信息素成分,也是国际上首先发现蜘蛛的多组分信息素。  相似文献   
140.
松油烯-4-醇对粘虫的致毒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强  冯俊涛  张兴 《昆虫知识》2006,43(6):785-788
采用华氏呼吸仪法、常规生化酶活力测定等方法,测定松油烯-4-醇熏蒸处理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幼虫呼吸作用、血淋巴理化性状、体内酶系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油烯-4-醇显著地影响粘虫的呼吸作用,不同中毒阶段试虫的呼吸率均显著提高,呼吸商发生改变;血淋巴理化性状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血淋巴总量随中毒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兴奋期、痉挛期、昏迷期血淋巴总量分别为对照试虫的85.55%、70.39%、38.47%,血淋巴比重呈上升趋势,pH值和渗透压变化不大;体内Na+-K+-ATP酶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头部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的抑制率在兴奋期、痉挛期分别达36.4%、80.2%,中肠组织中Na+-K+-ATP酶活性的抑制率达50%左右,对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影响不大,对酯酶则是先激活后抑制。松油烯-4-醇对Na+-K+-ATP酶活性的抑制可能与粘虫最终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